弟子规意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3
问题一: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一、学习弟子规的好处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生最好的交际,“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如果孩子有叛逆、好动、沉溺网络,不愿与人交往的表现,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学习《弟子规》的礼仪开始。学习《弟子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系统教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做起。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二、学习《弟子规》的用处孟子说:“得道者多助“,一个从小懂得礼仪知行之人,必定是一个有道德之人,那么在以后的成长中,必定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必定是成就人生大器之人。

三、学习《弟子规》的妙处弟子规是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处事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特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是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好读物。学习《弟子规》和其他传统经典,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及方法,还能从小让孩子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等好处。这样的孩子人见人爱、人亲、人敬,将大大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学习弟子规有什么好处?
最近百家讲坛正在播放钱文忠教授讲解的弟子规,很好看。
我总结了几点孩子学习弟子规的好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弟子规》融读经与识字、为学与为人为一体,教导儿童读诵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践香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
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的语感。《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
2、增长孩子的见识。《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接触到《论语》、《三字经》、《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德育故事》等相关内容,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
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读诵《弟子规》等经典内容,孩子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中国语言文字之根在文化经典当中,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警句范文。这些好语录、文章、诗词记得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久而久之,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4、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小孩子天真无邪,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导。《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讲要给孩子很好的善良的教育,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弟子规》就是一本很好的启蒙素材;
5、提升孩子高贵的气质。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朱熹也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刘梦溪教授也说过“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6、心态方面。诵读《弟子规》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使孩子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态。
总之,学习《弟子规》还有很多好处,以上只是列举了几条比较显著的,所以这么好的书,是值得反复学习的,而且大人也值得来学习。
总之,学习《弟子规》还有很多好处,以上只是列举了几条比较显著的,所以这么好的书,是值得反复学习的,而且大人也值得来学习。...>>

问题二:企业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通过逐步消化和吸收【弟子规】的智慧,在家庭和工作中身体践行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帮助个人成长,使个人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企业经营成功,国家强盛,世界和平,获得真正幸福\圆满的人生。

问题三:学习弟子规有什么意义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 *** 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

问题四:弟子规对现代孩子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在中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弟子规》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通篇讲的是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总之,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弟子规》也是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弟子规》所讲的道理,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讲述了古代很多的典故。

问题五:弟子规的现代教育意义?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即是学生,不仅仅指儿童,扩大讲,凡欲学古圣先贤文化的人,都可称之为其弟子。规即是规范。弟子规即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惜的是,百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亟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础。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来人类幸福,美满。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保持到近二十世纪前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被废除掉。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呢?
《弟子规》教我们的是: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
父子父慈子孝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治内,夫妻能各尽本分
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爱
朋友人与人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
这是人伦大道。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我们要明白,顺此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中国传统教育总纲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让我们细细地去领悟其中的真实智慧,并将此融会贯通,应用于教学实践,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寻求社会安定,以德治国的当今时代,重绽光芒。
中国人的远祖(4500年前)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总纲
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学之序有五博学;审问;慎思(所以穷理也);明辨;笃行(修身,处事,接物)。
笃行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诚实,敬礼,不,不贪,不痴);处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道义为原则,为依准;不为私利,不图己功。只问是否合乎道义,不问是否利己,亦不求有功);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学用弟子规的重要性
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先贤文化教育为人处世的根基,弟子规里面有许多孩子日常行为规范,可指导、引导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弟子规》光会念、会背不管用,要能做到,每一句都要落实,坚持一生一世;学弟子规就像我们盖一栋大楼,这是楼的架构、钢架!学一切经论是房屋里的装饰陈设。所以学习弟子规要真正相信他的重要,深入理解实实在在去做,不光做表面,大楼构架才能坚固,久垂后世;儒家所讲孩子做人的的大道理在弟子规里......>>

问题六:弟子规它现在的名字包含什么样的意义 弟子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现在的社会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知识,而疏忽了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道德,弟子规这本书应当让孩子从小学起,来教会孩子对父母有孝心 、对兄弟要团结 、爱护群众等,相信你的孩子长大后具备这些道德修养,相信离他成功一定不远。

问题七:怎么理解弟子规的作用? 一部《弟子规》,三言一句,三百六十句,共一千零八十个字,多年来被很多有识之士重新认识、广泛弘扬,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才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大家几乎把弟子规当成只是教育小孩子的东西了,很多人也只是把弟子规给自己的小孩子当做一门课外读物对待,对弟子规的理解竟有如此,实在是可惜可叹。
《弟子规》其实是后世根据孔夫子《论语》学而篇的一段话,总结发挥出来的,也算是详细解释了老夫子这段妙语。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老夫子这一段话,简短的二十几个字,已经把我们人生的行为准则几乎无所遗漏的表达出来。《弟子规》中就算把这一段话总结成了总叙一段,文字略有出入,而主要文字一字不遗。
这一段说了七个做人的行为准则,就是: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学这七个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又涉及很多具体细节,对后学弟子可谓是教诲精细,要把这些都说清楚,绝非短篇小论可以完成
,今勉为其难,只略将此处七条大规则浅说一下。

说到孝道,我们不必急于论述,且看老夫子对孝的解释,这里咱们借用第二篇为政的一段话来说明。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我们来看看,子游问什么是孝道。老夫子说:现在人所说的孝,就是能赡养父母了。这是不是孝,且不说,说到养活,就算是自家的犬和马,都能喂饱养活;对待父母不是出自内心的恭敬,和喂养犬马有什么分别吗?
老夫子此言说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可是我们看看,今天说起孝来,有多少人就是以为,给父母好吃好穿、多给零花钱就是孝了,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很多人家喂养的宠物们,哪一个不是好吃好喝呢?我们不是从内心恭敬父母,只是从外在的吃穿上表示孝道,那真的和对待犬马一样对待父母没啥两样了。
老夫子这个敬字意义很广泛,要恭敬,内心敬而外貌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让父母担忧,不光要能赡养父母的身体,更要能奉养给父母精神食粮,让父母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这才是最基本的孝道。

说起悌道,简单理解就是兄弟姊妹之间互敬互爱、一团和气,这种兄弟姊妹的和睦相处,其实除了悌的本身之外,已经包含有孝道在内了,因为父母看到自己的所有子女都能和睦相处,自然是满心欢喜,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道的一种好的表现了。
而儒家讲的孝悌之道,都是要推广开来的,也就是推己及人,因为孝敬自己打父母,而推及于其他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姐而推及于其他比自己年长的人,爱护自己的弟妹而推及于其他比自己年小的人。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说,老夫子对弟子们行为规范的教诲七条,并不能单一的来看,其中都要互参互用的。

谨之一字,更可谓是意义深远,虽然我们对于谨慎小心、慎重言行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时常是会明知而故犯的。多少事情都是在将要成功或结束时,我们一个不小心,大意失荆州,把事情弄得个功败垂成。谨言慎行,何独是远离怨恨、防避失误的根本,其实我们一切学习、生活,都不能不注意,一旦我们放任了自己的小性子,败毁就会随之而来。
这一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得好:慎终若始。谨慎小心对待一切事情,到了最后还要像一开始那样。
这个谨慎小心当然也不全是针对我们个人的,我们做很多事谨慎小心,也是为了不影响他人,比如在公共场所说话声音过大,就会影响别人,这时候我们如果能用一个谨字来约束自己,就不会做出那些不雅而会影响他......>>

问题八: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含义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