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状元为官一般是几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中了状元为官一般是几品?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一般考取状元后,朝廷会录取状元到翰林院充当翰林。翰林,就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相当于六品。虽然官阶不高,但是由于可以帮皇帝拟诏,所以实权极大。 状元做几年翰林之后,考核过得去,就会被放外任--到地方去当官,如果在地方任上能力卓越,政绩斐然。那么就可以从此直步青云了。

可见,状元不是官阶,只是一种文凭认可罢了。
现在的处长等于以前的几品官?
按照满清九品官制列表

现在的处长=县长,明清时期的知县,正七品

现在的科长,正八品

现在的股长,正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定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
翰林院修撰,这个官职简单一点要怎么称呼?普通老百姓要怎么称呼他?
普通老百姓称呼官员就叫“老爷”,或者“大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具体的供位和其代表的意义。就像我们现在的老百姓也一样,一般见了官员就叫“领导”。

楼上讲翰林院修撰就是状元是不准确的。明代翰林院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修撰只是中级官员,不可能都由状元担任。只是状元起点较高而已。
中了状元一般担任几品的官?
状元并不是官职所以没有品位,当了状元只能说你拿到了一个可以当大官的资格证,至于当几品官那还要看皇帝怎样用人了。历史上的状元,有当7品县官的,也有进翰林院的,也有直接辅佐朝政的,也更有落魄的,都不一定。

在明清时期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副厅级秘书】。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正处级秘书】。

官虽小,但因为在翰林院,以后升迁速度非常快。不过状元在历史上很少有做到宰相位置的,娶公主更是小说中的无稽之谈了。

历届武状元中官最高的是,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天下兵马副元帅 封汾阳王。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届文状元中官最高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官至宰相,正一品。他也是历代文状元中最为出名者。



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参考资料:zhidao.baidu/...0&si=7
历代翰林院官职编制
官职 定员 品阶 部署 备考

学士 1人 正五品 翰林院

侍読学士 2人 従五品 翰林院

侍讲学士 2人 従五品 翰林院

侍読 2人 正六品 翰林院

侍讲 2人 正六品 翰林院

五経博士 9人 正八品 翰林盯

典籍 2人 従八品 翰林院

侍书 2人 正九品 翰林院

待诏 6人 従九品 翰林院

孔目 1人 未入流 翰林院

史官修撰 没有定员 従六品 翰林院

编修 没有定员 正七品 翰林院

検讨 没有定员 従七品 翰林院

庶吉士 没有定员 未入流 翰林院

追问:这是那朝代,这些人都做什么事回答: 翰林院的职责是:

(一)充经筵日讲:每年秋天举行经筵典礼,先由翰林院开列直讲官满、汉各8人(满讲官由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充任;汉讲官以翰林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侍郎、内阁学士、詹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充任),奏请皇帝钦派四人值讲。

(二)掌进士“朝考”之事:清代科举制度,每科于“殿试传胪”后,礼部以新进士名册送翰林院,由掌院学士奏请“御试”于保和殿。

(三)论撰文史:其所撰有祝文、册宝文(册立、册封后妃)、册诰文(册封王公)、碑文、谕祭文等。此外,纂修实录、圣训、本纪、玉牒及其他书史,或由翰林院承办,或由翰林院派编修、检讨参与纂修。而对书史的编辑校勘,则是翰林院官的主要职务。

(四)稽查史书、录书:六科根据红本辑录的史书(送内阁),录书(存科),为防止“玩忽潦草”,每年派翰林官两人专司稽查。

(五)稽查官学功课:宗人府的宗学、觉罗学,内务府的咸安宫官学及八旗的官学,都派翰林官稽查教习功课。

(六)稽查理藩院档案:理藩院的档案关系重大,须随时整理,例由翰林院派翰林官稽查,以重其事。

(七)入值侍班: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谕,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从之臣,分班值宿,以备顾问,并在景云门内建造值房,翰林官分班入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定翰林官在尚书房侍值。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定于圆明园值班。

(八)扈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定皇帝巡幸京城内外及王府等处,翰林院例应派员随从。

(九)每遇直省文武乡试、会试、殿试时充主考官、读卷官;顺天乡试,掌院学士充正、副主考、侍读、侍讲以下担任考官。各省乡试,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会试,掌院学士充任正副考官,侍读、侍讲学士以下充同考官。武科会试,侍读、侍讲学士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

(十)考选、教习庶吉士: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中选择学问优异者担任小教习。

翰林院内部组织有典簿厅与待诏厅。

典簿厅掌奏章、文移及吏员、差役的管理事务,并保管图书。额设典簿满、汉各1人,孔目满、汉各1人,笔帖式若干人(满40人,汉军4人,分在两厅办事)。

待诏厅:掌缮写、校勘之事,额设满、汉待诏各2人,笔帖式若干人。满待诏掌校时,翻译章奏、文史;汉待诏掌校对,缮写所撰之史。

这个是我抽取清朝的,由于清朝重视汉化以笼络人心,翰林院的职务有所提升,尤其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升至从二品,只是不常设定从二品:【部级】

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从四品:【厅级】

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中央党校校长】

从五品:【副厅级加】

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

从六品:【县处级加】

翰林院修撰

正七品:【县处级】

翰林院编修

从七品:【副处级】

翰林院检讨

从八品:【副科级】

翰林院典薄

......
清代官阶几品是怎么分的?
一、官员的品级:清时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末入流”。列表如下:1、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2、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3、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4、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5、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6、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7、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8、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9、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省知州;(武)守备10、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11、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12、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13、正七品——(文)翰林院修编,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14、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15、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16、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17、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18、从九品——(文)翰林院待诏,刑都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19、末入流——(文)京、外县典吏,驿丞,河泊所所官;(武)无末入流
清朝刑部尚书是几品啊?
清朝的刑部尚书是从一品!!!

清官员的品级:

文官: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恭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武官: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古代,最高官居几品?
九品十八阶

古代官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未入流者为吏。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督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古代官至几品可被视为尊贵
九品十八阶

古代官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未入流者为吏。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督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通常三品以上大员就可以称为高官了。
古代中状元后,状元是几品官衔.
状元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钉。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