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内阁”“外阁”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内阁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明代内阁诸大学士,和以往宰相不同,在制度上始终没有监督六部、百司执行皇帝诏令之权。后来的君主和臣属自觉不自觉地逐渐把内阁塑造成了实际上代替宰相的机构。

内阁学士为明、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内阁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春秋晋国,晋文公回国后,组建三军六卿,由晋国六卿掌管军政要务,晋国由此而强,成为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

外阁

中央政府,历朝历代皆为外阁制(中央官品阶等级体系,地方则建立地方政府,以中央统领地方,至于具体环节,历朝历代皆有不同,比如两周时期的诸侯封疆,秦汉时郡县制度,唐的节度使制度)。内阁是指从明朝太祖起的一种制度,个人认为是以多人之能代丞相之职。清廷沿袭明制,也设有内阁。内阁,明、清最高官署名。

扩展资料:

内阁:是对组成中央政府的各行政权力机关的一种总称谓。内阁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中国,而英国的内阁却是出现于18世纪。

内阁是一些国家中央政府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渊源于英国由贵族组成的枢密院,原为英王的最高咨询机关。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王威廉三世任命少数议员为枢密院成员,又选出议会中最有势力一派的领袖负责,共商政务。该组织被称为内阁。1717年起,由于乔治一世为日耳曼人不懂英语,故经常不参加内阁会议,内阁也逐渐摆脱国王控制,成为掌管全国政务的组织。

参考资料:内阁-百度百科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