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5《人间小暖》汪曾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汪曾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朱自清等。语文作文满分100分,沈从文先生却打120分。汪老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随便翻阅老先生的照片,都能看出这是一位对生活极其热爱的人。于是一下子买了他的四件套:《人间小暖》,《人间有味》,《人间有趣》,《人间草木》。

《人间小暖》以“爱和温暖”为主题,收录了汪曾祺经典小说与散文共36篇。这些文字饱含生命由繁华与浓烈归于平静后的从容与淡雅,倾注了汪老对光阴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间生活的关注与温爱,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透过文字,汪老向我们传递了他的处世智慧:人生如梦,唯有将一颗真心安顿好,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馈赠

汪老的作品,总能拉家常一般把一个个身边的小人物拉到读者面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一草一木皆得光阴温爱,一笔一书不负岁月深情。旧时候的慢时光,风俗人情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字字似漫不经心,不着痕迹,却句句钻入心底,引人入情入景。人间小暖,都是民间故事,真挚朴素。或温暖人心,或叹息遗憾,或会心一笑,或感同身受。人生需要很多指导,但更需要带有温情审美的雅意来浸润性情。汪老文章就是这种浸润性情的容器。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汪老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言语有趣。如在《牙疼》写道“我对牙疼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地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来!”,在《腊梅花》中写道:“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写什么屁小说!”,如在一篇《复眼》,写道“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不胜枚举。汪老在文中是这样看待幽默的:“幽默要轻轻淡淡,使人忍俊不禁,不能存心使人发笑,如北京人所说”胳肢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汪老先生淡然自若的心态,望尘莫及。岁月带不走的就是人的心境,那是历练出来的,真实的感受。万物皆有灵气,人性也有情有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是空虚时的填充。是挂在碗口的一滴米酒,甘醇的流过记忆;似屋檐下嗷嗷待哺的乳燕,只知道世间爱的浓情。当时间匆匆流过,先生的文字终于停留,再读、再忆时,已是泪流。

平淡是真,温暖如春,人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美。汪老的文字总是能让人豁然开朗。他的文字并不惊奇,却朴实的令人羡慕。用感恩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把每一处细节都能想象成是美好的事物。他的内心里充满了爱。

结语:人间小暖,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摘抄

1.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2.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

3.为有才华翻蕴藉,每于朴素见风流。

4.人总要老的,但要尽量使自己老得慢一些。要使自己老得慢一些,首先要保持思想的年轻,不要僵化。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办法,是和年轻人多接触。

5.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6.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7.为什么大雁南飞要头朝着西呢?草原上的人说这是依恋故土。

8.向阳门第常春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