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若释重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成语: 若释重负 成语简解
    编号 : 2299 成语 : 若释重负 注音 : ㄖㄨㄛˋ ㄕˋ ㄓㄨㄥˋ ㄈㄨˋ 汉语拼音 : ruò shì zhòng fù 参考词语 : 如释重负 释义 : 义参「如释重负」。见「如释重负」条。 Emoji符号 : 若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若释重负”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如释重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春秋鲁国的国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纪轻轻的就即位了,但却整天嬉戏无度,没有把心思放在国事的治理上,昏庸无能。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鲁公的家族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孙氏的权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时,三桓联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齐国。后来又到了晋国,晋君把他安置在干侯这个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鲁国几乎七年没有国君。当初昭公在出走时,先居于郓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郓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溃乱。因此《谷梁传》形容昭公离开郓城出奔到晋国,对郓城的人民来说,好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一样。后来「如释重负」被用来形容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亦用来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 典源 : 此处所列为「如释重负」之典源,提供参考。《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经〕冬十月,郓溃。 〔传〕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则恶矣,亦讥公也。昭公出奔1>,民如释重负。 〔注解〕 (1)昭公出奔:昭公出走至晋国的干侯。 书证 : 01.《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居之如执朽索,去之若释重负。」 02.《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成语接龙

    “负”字开头的成语

      负荆请罪 负薪救火 负重致远 负义忘恩 负德忘恩

    “若”字结尾的成语

      从容自若

    “若”字开头的成语

      若无其事 若出一辙 若释重负 若丧考妣

    “负”字结尾的成语

      如释重负 若释重负 如释负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若释重负。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若释重负”分成的单字详解:

若, 释, 重, 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