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

有什么起源吗?

第1个回答  2007-09-04
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原始人是用“结纯记事,楔木以文”。后来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把象形文字写在龟壳上,称之为”甲骨文”,到了殷商时期,有了青铜器,人们又把文字写在青铜器上,称之为“金文”。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也统一了全国的文字,用的是李斯发明的“小篆”。到汉代出现了“隶书”。书法的高峰时期是东晋时期,王羲之开创了“行书”的先河,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已是流芳千古,到目前为止也只存有一些后人的临摹作品。到了唐宋时期,一些书法家更是人才辈出,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正楷,张旭的狂草,还有苏轼、黄庭坚等堪称书绝。宋代的权奸秦桧还发明了“宋体”字,因为他害死了岳飞,故后人不称秦体而叫宋体,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国家专门成立了汉语文字委员会,从事汉字的研究和改革工作,将一些笔划繁多,书写难度较大的文字进行了简化,故而有简化字,由于港台地区还是沿用解放前的汉字,是没有经过简化的,还是繁体字。
第2个回答  2007-09-04
为了使全世界使用汉字汉语的中华民族的力量更加坚强, 象国家需要统一一样, 汉字也需要统一, 这个问题已经广泛渗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它也是两岸统一中的一项很实际的内容,并且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如何对待祖宗遗产的大事,现写出此文呼吁, 并不敢奢望" 一唱雄鸡天下白" , 但愿能够"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起社会上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解放后, 我国政府已经公布过多次汉字简化方案, 执行以来, 确实大大方便了学生、作家和全国人民,节省了他们无法数计的精力和时间。因此,简化汉字方案已得到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国际活动空间迅猛扩大,几乎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往来,为了便于交流各种经济和学术信息,我国的文字--汉字,也成为各国人民学习和追求的热门学科,而且,随着我国实力的迅速壮大,汉字也象英语、法语……一样,存在着发展为世界通用语的势头。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使用汉字汉语的国家和地区,除我国大陆本土外,其他还有以台湾、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遍布全世界广大地区的华裔人民,而由于我们过去的闭关锁国政策,根本没有对这些人宣传我国早已实行了汉字的简化,所以,迄今为止,他们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未简化前的汉字。

不错,我国大陆本土有十二亿人民,是使用汉字汉语的主体,但大陆以外的华裔人民, 在使用汉字汉语的问题上,也有他们的优势,那就是地域辽阔,他们所使用的传统汉字在全球都得到公认。在这种两者都各有其优势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交流阻碍,为了表示友好,我们在对外交往中,便不得不采用了一套并非必要的作法,即:对大陆内仍然使用我们的简化字,对大陆外的许多地域则使用传统的繁体字。不知当局是否注意到, 这样作法至少存在四大不利之处:

1. 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多设置了一道屏障,例如,据说最近台湾当局就作出了规定,把使用“正体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繁体字,作为大陆出版物进入台湾的必须条件之一;

2. 与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境外华人的相互交往都不方便,削弱了他们对大陆中国的认同感;

3. 降低了想学汉字汉语的外国人的积极性, 因为他们不知汉字是以大陆的简化字为准?还是以海外普遍使用的传统汉字为准?从而影响了汉字的世界化趋势。

4. 最需提及的一点是:对于大陆上年轻一代不了解繁体字来源的人来说,在使用繁体字时,往往将不应繁体化的汉字也机械地写成繁体字,结果造成了文字语意的混乱,或者令人不知所云, 例如姓“范”的范,本来就应该是"范"字, 可是在机械化的繁体化处理时, 竟无例外地改写成了“变三点水为车字旁的'范'”,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此外,头发的“发”和发达的“发”,干部的“干”和乾燥的“干”、里程的“里”和里外的“里”,虽然各自都是使用相同的简体字,但在繁体字上则各有各的专门用字,其他如“系”、“谷”、“制”、“准”……都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在繁体化时将它们转变,反而是“画蛇添足”了;试问,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转变, 才能不闹出“大别字”的笑话?

由此看来, 做为国家统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份, 大陆本土上使用多年的简体字和台湾以及全球都还在沿用的传统繁体字, 也有必要通过适当协商, 使其一致起来。这个问题看起来牵扯面大,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原则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4-05
汉字简化既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汉字现代化的方向,更符合今天汉字使用的趋势。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之间存在字形、词汇以及存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因为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
1、字形差异,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汉字字形本身存在着明显差异。
2、词汇的差异,例如简体中文中多用的“圆珠笔”,在繁体中文中称“原子笔”。
3、存在时间的差异,简体中文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扩展资料:
1、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简字数,废除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异体字。
2、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
3、繁体分为「台湾正体」和「港澳繁体」两种,用字有一定差异。台湾正体是最复杂最原始的旧字形繁体字,港澳繁体则是经过了一定简化和异化的新字形。日语中的当用汉字是台湾正体+港澳繁体+简化字的综合。
如「学」字和「国」字是跟简体中的一样而不是繁体的(这其实是因为中国大陆的简体字方案参考了部分日语)。「污」字写作「汚」,是异体繁体。而「图」字则写作「図」,「单」字写作「単」,这是和中国不同的简化方案。
4、目前汉字的使用人数在17亿以上,范围包括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日语中由于受中华文化影响也使用部分汉字)、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海外华人地区。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广泛使用简体中文,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使用繁体中文。
5、1955年我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二是减少笔画。1964年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共有简化字2238个,把平均每字16到19画的繁体字简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画的简化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繁体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简化字
第4个回答  2019-11-18
为了会有简体字?为了更容易。其实在民国也有推行过简体字,只是没能坚持下去。简体字多是过去已有的通用简化字(如“万”,早就民间通用,存在即是硬道理),或是复古字(如“个”,其形源自小篆字的“个”),生造出来的很少,但也有,而且挺不错,如“灭”。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