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论语串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老师和学生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舐犊之情溢于言表,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的感情,就是我们的表率,这是传染病,学生根本不让老师进屋的,孔子心疼学生,还是要握手告别,将心比心,这就是孔子为什么成为至圣先师。孔子对待学生,并不是一味的奉献,因为孔子也有生活,为了推行他的思想,他的理论,孔子在收徒的时候的条件就是——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圣人这里的条件,我不清楚一点,那个时候的束脩,是否就是厚礼了,现在人的理解,礼尚往来,重视礼的表现吧,所以我觉得是孔子更看重的是师礼吧,不然孔门就不会有那么多出身寒门、生平寒微的穷学生,如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孔子并不嫌贫爱富,相反,他坚持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将许多贫寒的弟子培养成了君子.

孔子对待学生一直一个原则,就是用爱来对待学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不幸短命早逝,孔子大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见孔子当时的悲痛,孔子的孩子去世,也没有留下许多言论,所以孔子更看重学生的才华,因为颜渊在孔子眼里,就是学生的完美代表了——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所以孔子在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父子、朋友的关系,亦师亦友,所以才有学生跟随老师周游列国,才有孔子老年的感慨——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孔子用心对待学生,学生也是尊重老师——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想想现代的老师和学生,我不是指全部,因为经济社会的影响,连课后补课,都得教育部明令禁止,如果查到就会开除公职,就会给予处分,还不是因为不好好课堂上课,课后收费补课啊,如果能做到孔子的教授心得,谁还会去抓你的补课呢。——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讲授的理论,是没有“隐”的,而且讲课方法活灵活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不复,是孔子早就有理论“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也认识到——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所以才有孔子的不复的。

孔子因人而异,循循善诱,所以对待每个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劝导——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 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就是至圣先师。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