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大伯去世了,他家出嫁的女儿请村里人帮忙没人帮。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在农村确实偶尔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当事的主家个人原因造成。

比如前几年,我舅舅的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位老汉活着的时候,村里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不去帮忙,不赶人情不随份子。这样的人家,在我们当地的农村有一个词形容叫:“过死门子。”

这位老汉去世后,远在外地的儿子回来处理后事。结果左邻右舍、乡里乡亲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忙。无奈之下,他只能挨家挨户磕头去请人家帮忙。好歹有几个人碍不过情面,过来帮忙。但是出殡那天,无论如何也是凑不够16个人来抬杠。村里能抬杠的人,要么是推脱家里有事,要么就是闪了腰身体不舒服。实在没有办法,老汉的儿子只能花钱在邻村雇人过来抬杠。

丧事尚未办完,他们家发生的事就在十里八村流传,成为乡里乡亲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柄。

谢邀:

题主问,大伯去世,出嫁的女儿请村里人帮忙没人帮,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在当今大环境下,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去外地打工。仅剩下极少数出不了远门的一些人也会就近找点活干,其码每天能挣个一头二百。由于利益的驱使,或是工作单位不容易请假,所以才导致这尴尬局面。

二,有些人瞧上不瞧下,做事讲究回报。他家没有儿子,女儿又嫁到外乡,给他误工帮忙,自己一旦有事,也用不到他,所以就不做这赔本买卖。

三,亡者在世时或因种种原因得罪了一些小人,或得罪了在村里有些影响的人。这些人趁机从中作梗,就是给予难堪。

题主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少见的。农村人都憨厚老实,乡情味浓,常说,"死者为大"。只要孝子孝女去请了,就是有天大过节,也应一死百了。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摒弃前嫌主动的去送亡者一程!

首先,可以判断这位大伯没有儿子。一个出嫁的女儿披麻带孝向邻里求助帮忙,而怜居却视若罔闻,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在一般情况下,农村里的白事情都是不请自到的,哪有主人上门央求这种情况?在我们当地有出殡三声炮的说法。三声炮响之后,邻居壁舍、亲朋好友、乡里乡党都不约而同赶到逝者家中,听从总管号令,完成涉及丧葬的一切事宜。

即使逝者生前得罪人很多,但“一了百了”,死者为大。作为在世之人,不会和一个死者斤斤计较。故村里人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应当出手帮忙。如果拒绝帮忙,就有点不尽人情和小家子气了。如果所请之人都不肯帮忙,那么这里的村风就有问题了,真的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使不相往来”啦。

毛主席曾说过:村里的人死了,要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因此,凡村里有白事情,一定要出手帮忙,且不可隔岸观火,看笑话。

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

前一段时间,老家有一位亲戚去世了,丧事我牵头操办的。刚开始村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还是一些老弱病残,其中一位连走路都是颤颤巍巍的。组长告诉我,村里能来的都来了,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就是留守儿童和妇女,还有这些空巢老人。我看着荒废的田地,杂草丛生的乡村小道,还有无人居住且破败不堪的房屋,我知道组长说的是实话。如果不是我打电话给外地的本家兄弟,他们纷纷返乡共同操办这场丧事,我估计连抬棺上山的人都凑不齐。这就是真实的农村现象,尤其是那些偏僻而又贫穷的小山村,那里人烟稀少,人去楼空已经很普通了。

村里有老人去世了,已嫁女儿请人帮忙没人帮,也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去世老人的儿子没有出面,而是由出嫁的女儿去请的,人家压根不买帐。农村里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习俗,就是老人去世了,应该由孝子贤孙出面请人帮忙,面子是给他们的,下次帮忙人家里有个什么大寒小事,孝子贤孙也是要去帮衬的。在我们老家,这种相互支持和帮忙叫“换工”。倘若是结婚了的女儿出面请求帮忙,人家为什么会拒绝呢?在农村人的观念里,嫁出去的女,如同泼出去的水,女儿说话没有份量,被请的人没有受到尊重,再者说了这些被请之人家里真有个什么事,做女儿的会来帮忙吗?所以,女儿出面去请人帮忙不妥,肯定效果不明显。

二是去世老人没有儿子,只有已经出嫁的女儿。由于女儿出嫁,村里面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做女儿的跟他们没有什么联系互相走动,更没有什么人情往来。父亲去世,临时抱佛脚请求他们来帮忙,人家肯定不乐意不接受。在这个方面我的父母亲做得很好,我们一家离开老家近四十年了,在那里已经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但父母亲始终与左邻右舍保持联系,谁家有个什么事,就会电话通知我去凑个热闹,就算人不能去,人情必须到位,包括那些孤寡老人去世,也会要求我回老家去帮忙办丧事。可以这么说,父母亲已经为我们兄弟姊妹在老家积累了很深很厚的人脉资源。

三是去世的老人存在自身原因。这话怎么讲呢?就是老人在世时,性格古怪,不懂得人情世故,或者因为几寸田地和一米吧的地基,与左邻右舍发生过争执和不快,关系不是那么和谐。也许老人过去一直很强势,属于那种无事生非和胡缠蛮搅的人,把村里的人都得罪了。尽管老人去世了,女儿也出面请求帮忙,但依旧没有人愿意料理他的后事。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通过这件事情给我们提了个醒。做人做事要与人为善,不要斤斤计较,一个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还得魂归故里,化作清风明月与泥土融为一体。争来夺去和荣华富贵也是一生,平淡无奇和粗茶淡饭也是一世,带不走一片云彩。人脉是一种资源,不能只讲索取而不付出。人情是把锯,拉过来拉过去。只有悟懂了这些道理,我们才会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些尴尬和责怪。

农村这种事,如果去世者有儿子的都是儿子去下跪求人帮忙不是嫁出的女儿去的,如果去世者没儿子,就会侄儿去的。另外是不是去世者生前为人处事有不妥对人之处。

去世之人没有儿子?也没有侄子(期服侄或功服侄)?如果有儿子或侄子,其女儿去请人,就难怪没有人去帮忙了。如果是没有儿子,也没有侄子,女儿去请人,人不去,说明死者活着时人缘不好,是德不配位的人。

90%是因人缘不好!我村70多户,姐嫁城镇,我们三兄弟都在城里工作,都是离家20好几年了,而且父母都随我们过,老屋都烂的不成样子。父母亲相隔几年都相继去逝,拉回去土葬,在家热闹了几天,都很顺利的出了殡。

父母在世时,村里的红白喜事我们都随着礼,有空时还亲自回去坐坐!每次回村都去村里转转,从不摆架子!带一些零食在村头孩子玩的,大人聚的地方散散!

…………

如今父母都不在了,回村随礼,回城时还是满车箱是亲情,东家拿几个土鸡蛋,西家拿几个冬笋,左邻右舍送些不常吃的土东西什么的!

农村人呀,不怎么看好你拿多少钱给他,聊聊天他们的话题就足够了,村里路面硬化没要我出钱,我就私自买了一批树送给他们种路边,数目不大的,村里要什么的适当捐赠一些!

我工资也不高,如今将临退休也才7000一个月。

人,讲究相互帮助与走动,帮助,如果平时没有帮助过村里的人。走动,平时邻居之间,没有人情往来,过年过节又没有给他们拜年送礼。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为了自己的面子与自尊,最好不要求别人。为什么呢?

因为求别人,别人都会想着看笑话,原因就是自己平时关系没处理好。即使关系好,最好还是金钱解决,不然会欠别人一份天大的人情,欠人人情,心情压抑生活的也不开心。

农村有一句俗话讲"亲戚只为亲戚好,隔壁只望篱笆倒″。篱笆就相当于现在的院墙,它倒了之后,别人的视野会更开阔,心情会更好。现在的农村淳朴的人少,能不坏你的事,就算不错啦!我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平时不能够帮助别人,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最好的办法还是有的,花最少的钱,就可以办好。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就是这种情况,他在外地工作,平时回老屋的时候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不愿同他住在一起,在老家病故,很多人想看笑话,还有的人,等他跪地求人葬父。

想不到,他在老屋把老人放了几天,该放鞭炮时就放鞭炮,下葬请挖机二个小时就搞定,就是这么简单。

我认为在生对父母好,出殡少花钱,也是对父母,亲人最大的孝顺,因为他们也希望活着的后人,日子过的更好!

无论是出嫁的女儿还是在家的儿子,家里老人去世了,没人来有没人来的道理,很正常,不必纠结。不要拿过去的眼光衡量当今的 社会 ,婚丧嫁娶,目前在农村都是很简单的,跟过去没办法比,以前谁家大事小情的半个村的人都来张罗,都是相互帮助,因为家家都会有事,人情味浓厚。

如今就不一样了,人人都是在努力赚钱,村里没闲人,锁门闭户,年纪大的附近打工,年轻的外地打工,人与人之间感觉冷漠了,人情味也淡了很多,一般情况下老人去世,披麻戴孝的一部分,张罗人一部分,人并不是很多,现在丧事都简化了,一条龙外包了,只要多花点钱这些事情一样能过去。尤其是疫情期间,更简单。

未来村里帮忙的人是越来越少,这也是 社会 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老人在世的时候,多尽点孝心比啥都强,比去世后为了面子瞎折腾强的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