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左翼与魏玛共和国》第一章 执政的社民党: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措施 引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在魏玛共和国的历史篇章中,德国社会民主党(Deutsche Demokratische Partei)曾短暂地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在地方政权中。1918年革命的浪潮过后,战败和旧秩序的崩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改革契机。社民党与左翼力量竞争,力图通过宪法途径实现社会主义理念,同时必须与自由派保持合作,抵制暴力革命的诱惑。然而,这种理想主义在1920年后遭遇挑战,社民党逐渐失去主导,开始参与资产阶级联合政府的构建。

1928年,社民党与天主教、左翼自由派以及保守自由派联合,共同组成了新的政府,试图在多元力量中寻求平衡。然而,他们之间的分歧尤其在税收和失业问题上日益突出,最终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联合政府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社民党在地方政治上影响深远,从州级到乡镇,如在普鲁士,他们主导社会福利和教育改革,党内非社会主义者被称为"Bürgerlich"。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作为社民党的重要领袖,见证了这段时期的起伏。1919年的普选引入了普遍投票权,但官员任命的传统依然保留。这一时期的政党格局复杂,德国人民党(Deutsche Volkspartei)和独立社会民主党与社民党并立,"社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反映了对工业生产社会控制的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鲁道夫·希法亭(1877–1941),1917年至1922年为德国独立党员,后转投社民党,担任过财政部长等重要职务,他在1922年至1933年间对社民党的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政治生涯和决策,如1923年和1928-1929年间的执政经历,都被详尽地记录在Leuschen-Seppel 1981的研究中。

然而,第五章讲述了米勒联合内阁的瓦解,这标志着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政策尝试的阶段性结束,也为后续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这段历史的详细描述和深入分析,为理解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角色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