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拥有很多名将,明朝为何还会灭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5

引言:

崇祯皇帝的大明末年,一直以来都是许多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一段时期,同时,也是大多数人的一段心结。因为,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硬气”的一个王朝,在其统治末端同样不乏当世名将,最终却还是逃不过覆灭的悲局。

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言,崇祯皇帝非“亡国之君”,乃末代之主,在他统治的最后十余年间,一直致力于如何恢复祖宗基业,可谓呕心沥血。然而最终的结局我们想必都知道,他于煤山脚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为大明保留下最后的尊严:

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那么,正是一位如此殚精竭虑的皇帝,为何最后没有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明呢?我们不妨以史料为依据,重看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一,覆灭的根源:明末疲惫不堪的经济

在任何封建朝代,经济都是维系一个政权的根源所在。百姓有了经济,他们方能安居乐业,不动异心。士兵有了经济,他们才能安心戍守边疆。官僚阶层也需要经济作为他们坚守岗位的基础。所以说,经济,是这个政权能否有效运转的命脉所在。

崇祯皇帝在接手大明之初,就军事局势来看,还算是比较稳定:

    比如关外的满人八旗军队被阻拦在关宁防线以外;辽东的明军,朝鲜的李氏王朝和蒙古林丹汗所部,从三个方向压缩着八旗军的生存空间。虽然这三方势力在和八旗军交战的过程中时有输赢,但从整体局势来看,八旗军在这一阶段并没有改变三线作战的处境。前线战况虽然焦灼,却也相对稳定。

除此之外,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实际上还处于中央的管控之下,尽管时有地方流民起义,但这些都在朝廷的可控范围之下。也就是说,从表面上来看,大明距离灭亡,似乎还是为时过早。

然而,这只是表面。我们不妨抛开假象,来看看大明末年的经济状况。

从万历四十六年大明与关外满人开战以来,明廷就开始从全国征收“辽饷”200万两,用来补给辽东边军。之后的两年,即万历最后两年,总共又从地方加征了900多万两。到了崇祯三年,朝廷则又加征了白银660万两,用在了战事频频的辽东前线。

更为致命的是,这些巨额白银的征收,是建立在地方灾害频发的基础之上。比如从万历四十七年起,京畿各省接连陷入自然灾害的侵扰之中。仅看崇祯一朝,自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十余年间,诸如旱灾、洪涝、地震及蝗灾不止,频繁重创着北方诸省的经济。

而作为中原贵地:河南,它的疫情更为严重,整个崇祯一朝,肆虐中原大地的蝗旱灾害几乎没有中断过,致使“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

在更为广阔的的范围之下,诸如山西、山东、两湖两广、宁夏各地皆出现不同程度旱灾,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米价飞涨,朝廷的财政收入减少,不得不加派税赋。在已经征收上千万辽饷的基础上又继续加征,致使税赋沉重,进而导致大批无法承担繁重税赋的平民成为流民。在形成严重的流民现象同时,也使得明朝的税源进一步缩减,形成恶性循环。某种程度上这无异于自毁根基。

现在我们知道,明末接连遭遇的灾情实际上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崇祯一朝恰逢史上第四次寒冷期的时间段内,此时期降雨量大幅减少,平均干旱指数居500年首位。在天灾与战乱的双重影响下,崇祯年间明朝的经济状况显然疲惫不堪。

时至今日,当人们聊起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之时,会认为崇祯裁撤驿站,使得一名驿卒失业,为生计所迫,他不得已投入到起义的浪潮之中,而这名驿卒便是李自成。

然而实际上就崇祯一朝百姓的生存状况来看,即使没有李自成这名驿卒,也会有王自成,赵自成的出现。崇祯朝的农民起义就像一桶火药,差的只是一根导火索罢了。

对于这桶火药,假使崇祯能够预料得到,但他也没有无弥补财政空缺和消灭天灾的超能力。

废弛的兵备:大明成为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大明经济凋敝已成必然,加上天灾的爆发,致使全国上下掀起了数起农民起义。面对这种局面,此时的崇祯皇帝唯一能够依靠的便只有手中的“百万强军”。

然而所谓的百万强军,并不强。到了明末,随着明廷各方面的腐朽破败,这支军队实际上成为了敌军眼里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比如自明中期以来,根据全国各地卫所上报的定额,兵员在账面上本该为314万人,然而经过实际校核却仅有845000人的实额,兵员缺额比例超过70%。

军户锐减、兵员缩水并不是卫所制面临的最大危机,更为致命的是随着明朝后期土地兼并问题的日渐加深,大量军户丧失耕地,进而纷纷选择逃亡,最终成为一股流民势力,更有甚者,不惜落草为寇。而仅有的军户则成为卫所军官的家丁,帮助军官耕种土地,所得的收益却与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无关。

面对这样的结果便,明朝政府首先想到的便是再次加征军费以招募新兵。到了崇祯一朝,关内的农民起义频频爆发,关外的满人八旗又是虎视眈眈,在双线开战的压力之下,朝廷的军费开支更是显得尤为紧张,难以为继。

除了兵员的流失,明军的后勤系统也是问题频现:

    明朝建制以来,在军事方面吸取了之前历代王朝武将专权的历史教训,所以在军制队的建设方面非常重视分权制衡之术。比如地方各省的统军之权分别交给五军都督府把控,又与兵部互相制约;日常训练的将领不再负责统兵,统兵之将另选他人,并用文臣巡抚、总督、科道员加以监察;大军出征之际,由于各军的归属卫所和所属都督府都不同,在粮草的补给上全由兵源所在卫所提供,导致后勤供应的效率良莠不齐。

很难想象,这样一支兵不识将,后勤混乱的大军,崇祯皇帝该怎样依靠他们对外扫平满人八旗,对内镇压起义。假使年轻的皇帝想要翻盘,他面临的挑战也是接踵而至。

以抵抗后金骑兵最为关键的战马为例,由于北方马场管理混乱,加上地方世家豪强的侵占,原本可供应20万匹军马的北方边镇,到了崇祯年,却连2万匹军马都凑不齐。

而骑兵的大量缺失所酿成的后果也是尤为深远的,一方面导致辽东前线缺乏有生力量抵抗后金的骑兵部队;另一方面,面对关内四处流动作战的闯军,明朝也缺少有力的机动兵力对农民军进行封堵与追剿。

如此低迷的战事,更加使得本就穷困潦倒的明廷捉襟见肘。崇祯皇帝的翻盘之路如此看来可谓是毫无胜算。

南迁?还是议和?面对历史抉择,大明葬送了最后的机遇

前面我们分析了大明在江河日下之际所遭遇的难以扭转的颓势局面,这些局面本就注定了崇祯皇帝翻盘之举的失败结果。

然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充满着无限可能,而问题得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即使把握。所以说,崇祯皇帝虽然面临着上述一系列艰难的挑战,但是他的翻盘之路也并非全无可能。不过令人惋惜的是,面对这些历史机遇,崇祯似乎没有把握住。

(1)崇祯的第一次翻盘机会在崇祯九年。

崇祯九年六月,后金铁骑突进华北平原,并一度推进到了北京城下,所幸边境各部队勤王及时,成功击退了来犯敌军。后金部队撤兵之后,崇祯皇帝开始思考究竟是放下关内的战事,集中兵力抵御外敌,还是抽调边境兵力入关,镇压流民起义?

正在崇祯犹豫不决之际,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向他提出了三个方案:

    一是先安内方能攘外;二则足食方能足兵;三为保民方能荡寇。

这三个方案如今看来可谓是正中要害。比如在第一条上,杨嗣昌搭建了一张地方各部队联动的防御网,以孙传庭部作为主力军,限制、封锁李自成的行进范围,进而达到将乱军锁死的效果。

为了编织这张大网,杨嗣昌特意向后金方面释放出了议和的态度,以减轻边防压力,为关内腾出更多的兵力。而这一点也得到 了崇祯皇帝的默认。

早在崇祯五年,皇太极便向明朝致以书信,以期求和,崇祯皇帝原本有意斟酌,奈何朝中议论纷起,打退了皇帝的念头。 只不过历史总是在重演。杨嗣昌的议和请求这次依然遭到了朝臣的极力反对,朝中对此的批评之声有如洪雷巨响,而皇帝的态度此刻也变得摇摆不定,议和的进程再度中断。 这一次议和中断带来的影响,在几年后才得以完全体现。

随着关内局势稍显平静,加之后金在边境蠢蠢欲动,崇祯皇帝大手一挥,不顾杨嗣昌的极力反对,将原本执行封锁任务的大军调回边镇防御后金。这是一次致命的误判,因为中原地区的内乱远远没到平息的地步,待中原地区明军兵力空虚,李自成及张献忠所部又卷土重来,甚至拉起了比之前更为浩大的声势。

当明廷急忙又将边军调回关内平乱时,局势已然无法逆转,叛军已成气候,再难剿灭。严格来说,崇祯皇帝一口气错过了两次翻盘的机会,一为杨嗣昌的封锁计划,二为对后金的议和计划。两次关键机会的错过,最终使得大明朝的局面,一步步滑向覆灭的终局。

但平心而论,对后金的议和确属不可为之事。自万历朝萨尔浒之战以来,后金在辽东地区屠杀汉民无数,欠下累累血债。倘使崇祯草草议和,更是对天下民心一次沉重的打击。在这个问题上,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选择,总会招来不好的结果。

(2)崇祯最后的翻盘机会:“南迁”商议。

南迁提议的声音起先十分微弱,而后随着北方战局逐渐严峻而随之扩大,到了崇祯十七年二月,已如洪雷之响。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崇祯皇帝曾在文华殿召开了一次严肃的讨论,论证南迁一事的可能性。毕竟此时南方诸省形势尚称稳定,纵使无力举兵北伐,划江而治的实力尚能保证。记录显示,皇帝此时的态度显得十分焦虑急躁,或许是心中隐隐有了预感,王朝崩溃的日子也许将要到来了。

这是崇祯皇帝最后的翻盘机会。倘若他能顺利抵达南京,便可调动南方各军镇的资源,守卫长江各渡口,之后坐视闯军与清军(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争斗。纵使明朝再不济,至少也能达成南宋时南北对峙的局面。 不过他还是错过了。

致使崇祯皇帝没能下定决心南迁的致因有二:

    一则是大量朝臣的坚决反对,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家眷及家业都在北方,一时之间难以割舍;二则是崇祯皇帝自身对局势的错误判断,这一失误在杨嗣昌时期已然展现过,即是对目前的战局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前线各部仍有战胜敌兵的希望。

这种幻觉放在如今,便好比残血的英雄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反杀敌方,孰料最后只是送了一波人头。送人头这个形容实际上毫不夸张,当北方战局彻底无可救药时,朱家王朝在京师的整个皇室血统,最后没有一个得以逃到南京,完完整整地交待在了闯军手里。

这一“团灭”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彻底瓦解了南方各省的凝聚力,南方各个藩王纷纷站出来争夺正统地位,即使在清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他们的内斗也从未终止,最终给了清军以逐个击破的机会,仅仅花费十余年便扫平大明全境,宣告明朝彻底覆亡。 好在这一切崇祯皇帝都看不见了,不然等不到他上吊,就先得被气死过去。

结语:

总而言之,崇祯的这个翻盘梦在不幸的流年和艰难的时局之下被击得粉碎。他留给后世无数的惋惜和遐想,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逃不过“王朝命数”这一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 

第2个回答  2020-11-15
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