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在语言尚未统一的时候是如何交流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6-27
这个上古的时候,大家说话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定论,但是有差别是肯定的(最近一位师姐写过根据三家诗论证先秦各地方言语音差异的论文,甚塙。有兴趣可以上知网了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战国以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尤其是数量多但松散的人群流动)几乎是没有的,同时上朝的话几乎大家都是亲戚或者在国都住了几代十几代几十代…的老相识了,交流上不会有太大问题。当涉及到外交,大家互相之间也听得懂,毕竟各地方言野语不会渗透到上层并占据优势的——除了吴越楚这样的南方,但楚王不谷不谷地说多了大家也都知道了(当然这个不是单楚王用的),所以通用语是存在的。
第2个回答  2019-06-27
魏晋以后随着佛经的传入和翻译,古人渐渐发现了语音之有声韵调,并一步步开始形成一种系统地注音方法——反切。反切法的形成给予了古人最重要的正音统音工具,也将当时的官话雅音记录下来了。当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民族融合没有对语音规范的形成起到特别大的作用,但古人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音韵的自觉,比如比较为人知的文学上的“齐梁声律论”背后就是对声律自觉研究地直接推动为后来的正音统音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3个回答  2019-06-27
有记录的历史看,周代是有文字以后的首个详细记录的时代,东周文字已经相当成熟,东周末诸侯割据,文字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甲骨文演化,表意与字形基本接近,唯一的区别是语音差异大。为统一语音,至少书面上可以官方化语言,周天子在士大夫阶层推广雅言,就是当时的普通话了,官方交流层面作用还是不小的。
第4个回答  2019-06-27
两汉以迄魏晋,朝堂上大家都说官话,交流没有障碍。这个时候大家也开始搞语音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文》很多说各地方言名物之不同的,最有名的是扬雄的《方言》,在这部书里每一条都有字头,这个字头便是当时的“雅言”一类。
第5个回答  2019-06-27
桂林官话是明朝江浙移民带来的,属西南官话,然而口音并不是难懂,算是岭南彼时少有的官话区。当时的桂林读书人也是黑,跑到广东去骗人,不过不学习官话就不能进学,也是苦了广东人。曾经广东粤剧因为粤音不被外来官员喜悦,谓之“南蛮鴃舌”。外来桂剧班大量冲击粤东戏班,本地戏班改学桂林话,粤剧本不是用粤语唱的。所以遂皆成优伶口吻算是高级黑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