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汇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它起源于哪个年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7-18
老公“親切﹐"老婆“溫柔 多次與朋友爭論"老公“"老婆“作為稱呼語的問題﹐總是耿耿于懷。終於白紙黑字﹐把自己的憤慨寫下來。 以便將來若被後人責備﹐為什麼我們的語言變得如此沒有文化時﹐可為自己有個托辭。 雖然多年未在國內生活﹐但還是能非常肯定地說普通話或北京話里原本是沒有"老公“ 這個稱呼的。而"老婆“ 則是很粗俗的稱呼﹐只有缺少文化修養的人才用的。這一點在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可見一斑。而上海的朋友們也說原本是很少聽到"老公“"老婆“的。但不知何時起﹐"老公“"老婆“ 卻在全國上下﹐大江南北﹐大行其道﹐成了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間稱呼自己和他人丈夫和夫人的通用語。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先生“ "太太“ "丈夫“ "夫人“ ﹐還有"妻子“ "愛人“等都不用﹐卻全國人民再加上海外游子都整天"老公“長﹐"老婆“ 短的。確實值得探討探討。 首先﹐我想搞清一下"老公“"老婆“ 原本的初處。請教了一些朋友﹐大體得知香港和台灣很久都是用"老公“"老婆“的﹐但一般也是在非正式場合。記得香港那些武俠和生活片中﹐的確是有很多"老公“"老婆“的。姑且不談香港這些娛樂的東西是否是中國語言文化的精粹﹐但香港的娛樂媒體在大陸也流行了二十多年了﹐而"老公“"老婆“ 似乎是近幾年才盛行全國的。或許是近年來大陸與台灣﹐香港間日趨密切的人員交往推動了"老公“"老婆“的傳播。然而我想最大的“功勞“恐怕要歸于大陸自己的傳媒中﹐現在也是"老公“"老婆“ 不絕于耳。也許有些藝術場景需要"老公“"老婆“來達到藝術效果﹐但若是滿耳只有"老公“"老婆“﹐則實在是蹧蹋語言文化了。 其次﹐我想知道"老公“"老婆“為什麼如此為大家所愛戴。這與媒體中那麼多的漂亮"老公“"老婆“肯定是分不開的。老百姓當然是聽多了不怪﹐說多了習慣。許多人覺得"老公“"老婆“是親切﹐隨意的稱呼。不象"先生“ "太太“ 那麼正式。但其實這個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受媒體傳播的影響。試想﹐若電視中只有日本鬼子說"老公“"老婆“﹐國人一定不會覺得它們親切的。 再有則是不少人用"老公“"老婆“來稱呼自己的丈夫和夫人﹐實際上下意識中是一種謙虛的表達。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不應炫耀自己配偶的。雖然我認同這一點是中國文化優美的地方﹐但還是要堅決反對"老公“"老婆“的盛行。 原因很簡單﹐單從字面上說﹐"老“已經老了﹐再加上"公“和"婆“ ﹐則是老上加老。不知哪位年輕女士或英俊男士自願被稱為"老婆“或"老公“。 雖然"老公“比較起來好象還好聽一點﹐但我每每聽到"老公“時總是想到﹐字面上與之對應的其實也可以是"老母“﹐那可就實在太難聽了。即使"老公“"老婆“的擁護者﹐大多也承認只是在熟悉和隨意的場合才如此稱呼。我想不會有哪位朋友讚同﹐我們的胡總和溫總也整天"你老公“"我老婆“的﹐那還成何體統。即使是隨意自在的場合﹐"老公“"老婆“也還是不尊重的稱呼。尤其是若當事人並不相識或被指的人不在場時。這一點大家也許都不服氣或喊冤枉﹐但為什麼"先生“ "太太“ "丈夫“ "夫人“這些尊重的稱呼不用﹐而用"老公“"老婆“這字面上就已很成問題的稱呼呢? 有人會說﹐語言本身就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都接受就是合理的。但我不同意。語言雖有約定俗成的一面﹐但也有語言的保潔淨化的一面。 們央央大國﹐號稱五千文明﹐難道只能用"老公“"老婆“來稱呼自己和他人愛戀的婚姻伴侶了嗎? 俗了點兒吧? 這裡我想舉個反面的例子。大家在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娛樂媒體中經常會聽到Fuck或Fucking. 它成了Coolness的象征。以至于不但美國Fuck盛行﹐連中國的不少帥哥們也跟著Fuck起來了。但即使如此Fucking的美國﹐當他們那位最高Fuck, 用Fucking來形容新聞記者後﹐還是引發了許多震驚和指責。而大家都會同意﹐Fuck的確不是美國人有文化﹐有教養的標誌。 可見在語言上﹐存在并不等于合理。語言的保潔淨化是非常必要的。而媒體對語言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說到語言保潔﹐讓我想起另一個讓我氣憤的語言現象。那就是"小姐“這一稱呼的被蹧蹋。不久前在北京﹐所到之處都被告知不可稱呼服務人員為"小姐“﹐而要稱"服務員“ 。原因是"小姐“ 已成了某"特殊行業“從業人員的代名詞。我實在震驚了! 我每每無法按捺自己的憤怒。"小姐“本是對年輕女性的尊敬稱呼﹐難道就這麼被費了?! 祖先創造和繼承下來的語言文字怎能經得起如此蹧蹋! 試想若是今後再涌現出幾個新"特殊行業“來﹐我們豈不是要象殖民地一樣用Waiter或Miss來稱呼服務人員了嗎? 那時恐怕祖先也要在地下捶胸頓足地罵我們了。 我希望大家能藉此考慮一下﹐是否一定須要用"老公“"老婆“來表達親切和隨意。雖然"老公“"老婆“ 不象濫用"小姐“那麼大罪過﹐但既然有更文明﹐更傳統的詞彙﹐為什么不人往高處走﹐水往底處流呢? 若是只有粗俗才能體現親切和隨意的話﹐那中文里還很多更難聽的稱呼呢。是否都要拿來試試呢? 若是哪位朋友實在捨不得"老公“的親切和"老婆“的溫柔﹐其實也無妨大雅。只希望您起碼能在下一代面前﹐不要總是那麼親切和溫柔。以便孩子們能有機會了解到﹐我們五千年文明的語言除了那親切和溫柔外﹐也有豐富的稱呼語來表達尊敬﹐平和或端莊。 于是,有人回答如下: 作者可能因为是北京人,过去很少听到, 所以比较不顺耳。语言本身是有弹性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词汇。 老公老婆之说, 我现在查不到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但宋明以降一定就已经有了。金瓶梅和红楼梦里都有,不过确实是私人场合用语,而且在南方比在北方要常用得多。作者说上海人以前是不说的,这个以前是指建国之后,改革开放前 其实早在解放前这两个词汇基本上在南方地区就大行其道的,后来,改革开放了,语言禁锢取消,也就自然而然“死灰复燃”罢了,并不是从港台进口。以我之见,一个国家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其生命力和丰富性。同一个意思在各种不同语境下是否有大量选项可用是真正体现该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数。在这方面中国语言文字凭其绵长的历史绝对是世界冠军。我们在对此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该想到,正是因为每个历史时期都用带有时代特色的词汇得到重点使用,我们的词汇库藏才会越来越丰富。拙荆是宋代人喜欢的称谓, 代表着那是谦逊和重男轻女的时代作风,爱人代表着共产党宣传的新式家庭的价值理念, 夫人原是上古三代时国君配偶的称呼,后来在贵族阶层弥漫,成为敬语,私下使用好象显得过于隆重。老婆老公在中国目前的大量使用体现出一个平民社会逐渐成熟,不再需要向过去的贵族时代自觉靠拢,也不再需要被迫使用标准化的党语言“爱人”了,开始拥有平民化的自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两个词汇所表现出来的随意性让人欣喜,中国的老百姓终于在精神上放松了,能够在官方词汇和正式词汇之外使用自己喜欢的轻松词汇,还生活本来面目。这种要求不仅是现代人,古代人也有。举个例子,红楼梦里不要说爱说笑话的王熙凤,那么严肃的贾政回到家里说话也是老婆长老婆短的。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只有区区几人,中国的词汇宝库有的是选项让他们找到合适的词汇用在合适的地方。这一点上我同意萨冲的观点,我也希望能教孩子们知道,在我们伟大的文字语言宝库里同一个意思有多少种替代可能,这才是我们真正只得骄傲的地方。和别的语言比较起来,老公老婆也并不粗鄙,不过意思是我家的老公公,我家的老婆婆。这是语言学上的间接他称现象,称自己的先生为爷爷,自己的太太为奶奶,其实非常富有生活情趣。(插一句,太太最早也是奶奶的意思,和老婆半斤八两,连奶奶这个词自己也有妻子的意思,甚至还是尊称)相比之下,英语里不管什么场合只有一个wife,词汇非常贫乏。 德语更糟糕,居然太太和女人是一个词Frau,细想一下,其实他们是这样介绍自己夫人的:这是我的女人! 我的观点归结成一句:语言词汇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的风貌,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古今中外有过多少次所谓的语言纯洁运动,最终无一不失败,因为全都犯了螳臂挡车的错误。语言只有在说,在用才有生命力,对语言进行硬性的规定会切断语言最重要的活泼性,使语言的发展处在停滞状态上。譬如说共产党只让人民使用爱人这个词汇,在近40年的时间里,大家居然只能使用这个没有性别的词汇,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全部免用,这才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最大摧残。一代有一代的语言,只要大家用得身心愉快,说明这些词汇有活气,作者大不可耿耿于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