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县康姓由来。从那里迁到此处!宗祠在哪?祖坟在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3-07
旧城
第2个回答  2024-05-16
上世纪90年代,利辛县的康从功老先生,曾经组织利辛县,涡阳县,阜阳县,凤台县,4个县的有名望的康姓族人,考察本地康姓始祖来源。
根据他们考证,本地康姓来自于山东东平府,辖地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济宁,汶上,东平等地,自明朝洪武17年,即公元1384迁来,祖坟分为三支:1、蒙城县楚村镇康老庄;2、利辛县阚疃镇西北的康庄;3、利辛县马店镇心悟寺庄。现在利辛县,涡阳县,阜阳县,凤台县,4个县的康姓大部分都是这几位始祖的后代。粗略估计已经发展繁衍57个村庄,合计大约两万人了。
至于山东康姓始祖,据说源自于周文王第九子姬封。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姬发有个同母的弟弟叫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城,这就是后来的康叔。周公姬旦扫平武庚和三监叛乱后,为了更有效地治理殷商遗民,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姬封,建立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卫成为当时大国之一。姬封仁政爱民,治国有方,为民众所爱戴和拥护,死后谥号“康”,寓有“使民安康”之意,这是对他生平事迹的一种褒扬,此后,子孙便取其谥号为姓,这是康姓的最早来源。即朝歌(淇县)是康姓的发源地。另:据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由桑君编著的《新百家姓》记载康姓的由来,康姓正宗起源于谥号,周公旦平“三监”,武庚之乱以后,封小弟姬封在殷墟一带,建立卫国,让他管理那里的“殷氏七族”。由于他按周公的嘱咐办事,治国很有成效,周成王便任命他为周朝的司寇。他死后,谥号为“康”,意思是能够“令发安康”。他的庶子以谥号为姓,称康氏。
当时的卫国,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甚大。都城最初定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康氏子孙一代代在此相传。后来,卫国又曾几次迁都:卫文公时迁都楚邱(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卫成公又于公元前629年,渡过黄河,徙都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公元前254年卫国为魏国(西周时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诸侯国)所灭,成为魏的附庸,秦战败魏后,卫被迫迁到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几次迁都,使得康姓后世在更大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当然春秋战国时代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还是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这期间,康叔的后代繁衍成了好几个姓氏,除了以谥号为氏的康姓之外,还有以国为氏的卫姓,乃至“本自卫之公族,以非正嫡,号庶氏”的庶姓等等。先秦时期,康姓还主要分布在河南境内,但其子孙至秦代已经开始向西、向东、向南繁衍播迁,后来在陕西、山东、河南三省形成了早期康姓四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府、东平府、朝歌郡、南阳府一带的望族。
由此推测,利辛县、涡阳县,阜阳县,凤台县,4个县的康姓始祖源自于山东,而山东康姓始祖源自于周文王第九子姬封,姬封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一带建立卫国,姬封的后代由以河南淇县为核心的祖居地逐步迁徙至山东古东平府一带广泛分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