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汤斌字孔伯河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1.

9、D10、A 11、A12、(1)汤斌派人重新查堪,发现水并没有退,即使田已露出水面的地方也无法耕种,上疏奏请废掉先前余国柱的意见。

(4分)(2)常州知府因失察下属而降调,汤斌知道他很廉洁,奏请将他留任。(4分)(3)正好汤斌带病入朝,于是传言越传越广,听到的人都哭泣落泪。

(3分) 9、D(愆:过错)10、A (A拿,用,介词;B①代词,他;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议。C①句中,表提顿,不译;②……的情况。

D①那;②代词,自己)11、A(“朝中大臣已推荐了合适的人选”错,原文“方廷推”的意思是“正赶上朝廷推荐大臣)12、(1)汤斌派人重新查堪,发现水并没有退,即使田已露出水面的地方也无法耕种,上疏奏请废掉先前余国柱的意见。(4分)(2)常州知府因失察下属而降调,汤斌知道他很廉洁,奏请将他留任。

(4分)(3)正好汤斌带病入朝,于是传言越传越广,听到的人都哭泣落泪。(3分) 用户 2017-10-07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6df1\u5733", userProvince = "\u5e7f\u4e1c", zuowenSmall = "0";。

2. 《清史稿·汤斌传》的翻译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朝末年,农民军攻陷睢州,其母赵氏为保全志三桥语文网

节而死,事情记载于《明史·列女传》。父亲汤契祖为避战乱,带着汤斌到了浙江三桥语文网

衢州。顺治二年,汤斌事奉父亲回到家乡。三桥语文网

九年,中进士,选作庶吉士,又授为国史院检讨。当时正讨论修《明史》,汤三桥语文网

斌根据皇上的诏书进言说:“《宋史》在元朝至正年间修撰,然而不避讳文天祥、三桥语文网

谢枋得的忠诚;《元史》在明朝洪武年间修撰,而同样记载了好礼、巴颜布哈的建三桥语文网

议。顺治元年、二年间,以前明朝的臣子中有为保全志节而宁死不屈、临危献身的三桥语文网

人,不能一概以反叛来记载,应该命令纂修各大臣不要瞻前顾后,顾虑太多。”皇三桥语文网

上将此议下到明史馆,大学士冯铨、金之俊认为汤斌奖励叛逆,代皇上起草圣旨严三桥语文网

厉训斥,世祖却特意召汤斌到南苑安慰他。当时,很多府道缺少官员,皇上认为正三桥语文网

值用人之际,应当选拔学问、品行兼优的人,并以学问作为经世济民的标准,选择三桥语文网

翰林院的官员。后选到陈(火广)、黄志遴、王无咎、杨思圣、蓝润、王舜年、范周、三桥语文网

马烨曾、沈荃及汤斌共十人。三桥语文网

汤斌被派出做潼关道副使,当时正在关中用兵,到处征发。总兵陈德调往湖南,三桥语文网

率领两万人马到潼关后想暂驻,汤斌用计策将他送走,结果队伍到洛阳后哗变溃散。三桥语文网

十六年,汤斌调任江西岭北道。南明将领李玉廷率领部下万人占据零都山寨,向汤三桥语文网

斌表示归降,还没到归降期,而郑成功进攻江宁。汤斌估计李玉廷一定要改变计划,三桥语文网

连夜奔往南安设防。李玉廷因为大兵来到,见有防备,连忙撤退。汤斌派将追击,三桥语文网

捕获李玉廷。三桥语文网

汤斌考虑父亲年老,以有病为由请求辞官休假,后父死,为父守丧。守丧期满,三桥语文网

听说容城人孙奇逢在夏峰讲学,便背着书箱前往跟随他学习。康熙十七年,皇帝下三桥语文网

诏开博学鸿儒科取士,尚书魏象枢、副都御史金钅宏推荐汤斌,考试得一等,授翰三桥语文网

林院侍讲,参与修《明史》。二十年,充当日讲起居注官、浙江乡试正考官,后升三桥语文网

为翰林院侍读。二十一年,任命为《明史》总裁官,升为唐事府左庶子。二十三年,三桥语文网

提升为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缺员,朝廷大臣已推举了候选人,皇上说:“现在称为三桥语文网

道学者,有的言行不一。我听说汤斌跟随孙奇逢学习,操行很好,可以补江宁巡抚。”三桥语文网

汤斌临行时,皇上对他说:“做官应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三桥语文网

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三桥语文网

观念。”并赐鞍马一匹、衣料十块、银五百两,又赐亲笔字三幅,说:“现在该远三桥语文网

离京城了,打开它,便如同见我的面一样。”十月,皇上南巡,到苏州,对汤斌说:三桥语文网

“一向听说苏州阀门为最繁华的地区,今日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崇尚虚华,安于享三桥语文网

受,从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应当使他们去掉奢侈之习返归淳朴,事事都要追三桥语文网

求它的根源,以农业为本,也许可以挽救颓废的风气。”皇上返回时,汤斌跟随到三桥语文网

江宁,皇上命他回苏州,赐予亲笔字及狐腋做的绣蟒官服。三桥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C小题2:A小题3:(1)君主的口不严密则容易失信于臣下,臣下的口不严密则会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

(2)趁着这个机会,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们。小题4:①为人谨慎,从处理太子废立的意见上表现明显;②文武双全,年少时便习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③聪明机智,军事才能出众,在打仗时特别善于动脑筋。

(① ③点2分,②点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如果此题仅按一词多义理解则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还要联系上下文看看是否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

C项“阙”通“缺”,缺点,过失。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文言虚词也在词义上大多是多个义项的,而意义不同是用法(即语法功能)不同的结果。此题考查的均是常用虚词。

A.因为,介词;B.竟然,却/于是,就 均作副词;C.他的,代词/恐怕,副词;D.尚且/将要,均作副词。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要抓住重点实词、特殊句式及其他特殊文言现象,这些既是知识点又是考点。本题重点词语:密,严密;失臣,省略句“失(信于)臣”;身,自己(的性命);济,渡过;弗之觉,倒装句 “弗觉之”。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主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性格)是由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文言文人物传记多是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在记载事迹的同时偶有对传主的评价,所以我们逐个梳理传主事迹并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就能找到人物形象特征。

本文先后记载了以下事迹:贺若弼父亲遇害时对他的遗训,在回答废立太子时对周武帝的“诡对”(表明其小心谨慎);“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文武双全);接受高祖重托吞并江南(表现其军事才能)。参考译文: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若敦,因有武艺忠烈而闻名,在周任官为金州总管,遭宇文护妒忌而杀害。

临刑时,叫贺若弼来对他说:“我一定要平定江南,但这志向没有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而且我是因舌头说话而死,你不可不引以为训。”于是用锥刺贺若弼舌头直到出血,警诫他讲话要谨慎。

贺若弼少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有大志,勇敢而善于弯弓骑马,会写文章,博览群书,在当时很有名声。周齐王宇文宪闻名而很敬重他引他为记室。

不久以后,被封当亭县公,升为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不具有做帝王的才能,臣也曾与贺若弼谈论过。”

皇帝叫贺若弼来问,贺若弼知道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恐怕祸难落到自己头上,就讲假话说:“皇太子道德学问日有提高,没有看到他的缺点。”皇帝沉默不言。

贺若弼回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说:“君主的口不密则失信臣下,臣下的口不密则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等到宣帝即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而贺若弼却避免了杀身之祸。

不久与韦孝宽一起征伐陈朝,攻克数十城,其中多数是贺若弼的计谋。拜官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高祖杨坚为丞相,尉迟迥在邺城作乱,恐怕贺若弼有变化,派长孙平骑驿马去取代他。高祖称帝,暗有并吞江南的打算,寻找可以担负此重大任务的人。

高颎说:“朝延的大臣当中,从文武才干来说,没有一个比得上贺若弼的人。”高祖说:“您算说对了。”

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委任他平定陈朝的大事。贺若弼很高兴地把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任务。

与寿州总管源雄同任官于重镇。贺若弼送诗给源雄说:“交河是骠骑将军的帐幕,合浦是伏波将军的军营,勿使在骐阁上,没有我二人的名字。”

他献上攻取陈朝的十项计策、皇帝认为很好赐给他宝刀。开皇九年,大举征伐陈朝,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

即将渡江,他用酒洒地祝愿说:“贺若弼亲受皇帝庙算谋略,远处去宣扬国家威望,征伐有罪的人,救民于水火之中,除去凶恶暴虐的罪犯。上天和长江,你们明鉴这一切。

如果你们想使善人得到福气,坏人得到灾难,那么大军就能顺利渡江;如果事情与这相反,那么我们就在长江葬身鱼腹之中,死也不遗憾。” 早先,贺若弼请求沿江防守的士兵每在交接的时候,必定要集中在历阳。

于是每次在历阳树立了许多旗帜,军营帐幕漫山遍野。陈朝人以为大兵来攻,征发了全国大部分士兵马匹来防御。

过后知道是隋驻防的士兵交替,他们许多征集的士兵也就散走了。后来多次这样,以为是平常的事,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

趁着这个机会,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们。贺若弼袭击陈的南徐州,攻克了,抓获它的刺史黄恪。

隋军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沽买酒喝,贺若弼立即斩首。他进军驻屯蒋山的白土冈,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率领强劲士兵抵抗。

田瑞先攻贺若弼军,贺若弼把他打跑了。鲁广达等军相继进攻,贺若弼军屡屡败退,贺若弼估计他们士兵已经松懈,而且疲劳就严厉督促将士们殊死战斗,于是大败陈军。

4. 汤斌 清官

嗯,确实是清官!

汤斌(公元1627-1687),清初理学名臣。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人。汤斌出身明朝阀阅旧族,家教甚严,崇祯十四年(1641年)应童子试,十五岁前读毕《左传》、《战国策》、《公羊》、《史记》、《汉书》等,汤斌任职期间大力推行清 *** 所倡导的文化政策,禁书坊出版物。但生活简朴,鱼肉荤腥不入衙署,每日以豆腐作菜肴,人称“豆腐汤”。他的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二十六年(1687年)改任工部尚书,未一月病死。入贤良祠。著有《汤子遗书》。

5. 有没有关于汤斌的诗词

汤斌(1627年—1687年),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河南睢州(今睢县)人。

出身阀阅旧族,家教甚严,崇祯十四年(1641年)应童子试,十五岁前读毕《左传》、《战国策》、《公羊》、《史记》、《汉书》等,康熙五年(1666年)拜孙奇逢为师。清顺治九年进士,任国史院检讨。顺治十二年,出任陕西潼关道,为不扰地方百姓,他买了三头骡子,主仆各坐一头,另一头驮著两副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康熙二十一年充《明史》总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升任内阁学士,是年出任江苏巡抚。任职期间鱼肉荤腥概不入衙署,每日只买三块豆腐作菜肴,人称“豆腐汤”。二十五年(1686年)升任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二十六年(1687年)改任工部尚书,是年十月病死。入贤良祠。著有《汤子遗书》。并著有《潜庵语录》、《潜庵文钞》、《春秋增注》等十几部书。

6. 黄伯思文言文阅读答案

自幼聪颖,日诵书千余言,复述无遗误。少时习作诗词,文采甚丽。青年入太学,成绩屡占上游。元符三年(1100)中进士,授职磁州(今河北磁县)司户参军。不久,改任通州(今江苏南通)司户、河南府户曹参军。任满,留守邓洵辟为右军巡院,崇宁元年(1102),调任祥定九域图志编修官,兼六典检阅文字。不久,监护崇恩太后园陵使司,掌管笺奏。以修书恩,后又擢升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秘书郎。政和八年(1118)病故。[1]

个人成就

黄伯思著《东观余论》二卷

黄伯思学问淹通,自《六经》及历代史书、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研究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书讨论备尽。善篆、隶、正、行、章、草、飞白,皆精妙,亦能诗画。曾初,淳化中博求古法书,命待诏王著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伪庞杂,考引载籍,咸有依据。著有《法帖刊误》2卷,此书纠正了《淳化阁帖》不少错误。又著有《东观馀论》,另有《博古图说》11卷及《文集》50卷,已佚。 组合家具图册《燕几图》也是黄伯思所著。

黄伯思,字长睿,其远祖自光州固始徙闽,为邵武人。祖履,资政殿大学士。父应求,饶州司录。伯思体弱,如不胜衣,风韵洒落,飘飘有凌云意。自幼警敏,不好弄,日诵书千余言。每听履讲经史,退与他儿言,无遗误者。尝梦孔雀集于庭,觉而赋之,词采甚丽。以履任为假承务郎。甫冠,入太学,校艺屡占上游。履将以恩例奏增秩,伯思固辞,履益奇之。元符三年,进士高等,调磁州司法参军,久不任,改通州司户。丁内艰,服除,除河南府户曹参军,治剧不劳而办。秩满,留守邓洵武辟知右军巡院。

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研究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书讨论备尽。初,淳化中博求古法书,命待诏王著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伪庞杂,考引载籍,咸有依据,作《刊误》二卷。由是篆、隶、正、行、草、章草、飞白皆至妙绝,得其尺牍者,多藏弆。

又二年,除详定《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兼《六典》检阅文字,改京秩。寻监护崇恩太后园陵使司,掌管笺奏。以修书恩,升朝列,擢秘书省校书郎。未几,迁秘书郎。纵观册府藏书,至忘寝食,自《六经》及历代史书、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凡诏讲明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赝,以素学与闻,议论发明居多,馆阁诸公自以为不及也。逾再考,丁外艰,宿抱羸瘵,因丧尤甚。服除,复旧职。

伯思颇好道家,自号云林子,别字霄宾。及至京,梦人告曰:"子非久人间,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觉而书之。不逾月,以政和八年卒,年四十。伯思学问慕扬雄,诗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翼骚》一卷。

二子:诏,右宣教郎、荆湖南路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讠乃,右从事郎、福州怀安尉,裒伯思平日议论题跋为《东观余论》三卷。

望采纳。

7. 贺若敦,河南洛阳人也文言文翻译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若敦,因有武艺忠烈而闻名,在周任官为金州总管,遭宇文护妒忌而杀害。

临刑时,叫贺若弼来对他说:“我一定要平定江南,但这志向没有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而且我是因舌头说话而死,你不可不引以为训。”接着用锥刺贺若弼舌头直到出血,警诫他讲话要谨慎。

贺若弼少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有大志,勇敢而善于弯弓骑马,会写文章,博览群书,在当时很有名声。周齐王宇文宪闻名而很敬重他引他为记室。

不久以后,被封当亭县公,升为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不具有做帝王的才能,臣也曾与贺若弼谈论过。”

皇帝叫贺若弼来问,贺若弼知道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恐怕祸难落到自己头上,就讲假话说:“皇太子道德学问日有提高,没有看到他的缺点。”皇帝沉默不言。

贺若弼回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说:“君主的口不密则失信臣下,臣下的口不密则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等到宣帝即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而贺若弼则避免了杀身之祸。

不久与韦孝宽一起征伐陈朝,攻克数十城,其中多数是贺若弼的计谋。拜官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高祖杨坚为丞相,尉迟迥在邺城作乱,恐怕贺若弼有变化,派长孙平骑驿马去取代他。 高祖称帝,暗有并吞江南的打算,寻找可以担负此重大任务的人。

高说:“朝廷的大臣当中,从文武才干来说,没有一个比得上贺若弼的人。”高祖说:“您算说对了。”

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委任他平定陈朝的大事。贺若弼很高兴地把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任务。

与寿州总管源雄同任官于重镇。贺若弼送诗给源雄说:“交河是骠骑将军的帐幕,合浦是伏波将军的军营,勿使在骐阁上,没有我二人的名字。”

他献上攻取陈朝的十项计策、皇帝认为很好赐给他宝刀。 开皇九年,大举征伐陈朝,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

即将渡江,他用酒洒地祝愿说:“贺若弼亲受皇帝庙算谋略,远处去宣扬国家威望,征伐有罪的人,救民于水火之中,除去凶恶暴虐的罪犯。上天和长江,你们明鉴这一切。

如果你们想使善人得到福气,坏人得到灾难,那么大军就能顺利渡江;如果事情与这相反,那么我们就在长江葬身鱼腹之中,死也不恨。”早先,贺若弼请求沿江防守的士兵每在交接的时候,必定要集中在历阳。

于是每次在历阳树立了许多旗帜,军营帐幕漫山遍野。陈朝人以为大兵来攻,征发了全国大部分士兵马匹来防御,过后知道是隋驻防的士兵交替,他们许多征集的士兵也就散走了。

后来多次这样,以为是平常的事,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到此,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贺若弼袭击陈的南徐州,攻克了,抓获它的刺史黄恪。

隋军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沽买酒喝,贺若弼立即斩首。他进军驻屯蒋山的白土冈,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率领强劲士兵抵抗。

田瑞先攻贺若弼军,贺若弼把他打跑了。鲁广达等军相继进攻,贺若弼军屡屡败退,贺若弼估计他们士兵已经骄傲,而且疲劳就严厉督促将士们殊死战斗,于是大败陈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