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间集》,还有“艳科”,希望有较专业的名词解释!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7-18
《花间集》是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选的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实一种流派。

“花间词”自然以温庭筠为最。他是唐初开国丞相温彦博的后裔,自幼聪明伶俐,少便能做诗词,被时人予为“才子”。不过年轻时也许由于家境落魄,显得有点不学无术,终日泡于青楼,芸香温情,风花雪月。他中年却能做词,并且独出心裁,始创“花间词”。成了现代“花间派”的鼻祖爷。
《花间集》中作品最多的也是温庭筠,以富丽香艳的措词,婉媚细腻的笔致,描摹女性的容貌体态、抒发闺情离愁,被奉为“花间鼻祖”、“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向。 《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18家共500首词。其中巴蜀词人(或在蜀任官,或在蜀生活)的作品占大部分(305首),再加温庭筠等选入《花间集》的词作,共达380余首,它们很自然地形成了花间词的主流。因此,要探讨花间词“词为艳科”局面形成的原因,就有必要对晚唐五代时的巴蜀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欧阳炯在《花间集叙》中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肋妖娆之态。”正如他说云,花间词多为描写闺阁生活的作品,它基本上是围绕着人的情爱、与两性有关的生活情形和风花雪月的文化氛围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具有绮靡侧艳的色彩。人们称词的这种性质为“艳科”。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花间词的合理性在于:它既是晚唐五代国家崩裂、战乱不断、人命危浅、乃至醉生梦死、追欢逐欲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反映物,又是中唐以后,随着巴蜀城市经济的畸形繁荣,市民阶层悄然崛起,以儒雅为宗旨的传统士大夫文化开始向艳俗文化为宗旨的市民文化这一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它既是文人品格的一次“堕落”,又是人性性情的一次张扬,这种张扬更因蜀地独特的文化的兴盛而显活跃。因此,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词,在千年词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