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一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19
小人不才,就匆匆翻过一遍,所言如有片面/错误/理解不深之处还望各位谅解。

这本书知名度很高,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当作“神作”,或者是刷新世界观的伟大作品来拜读。出口闭口谈到民族,谈到国家就蹦出一句“哼,想象的共同体罢了。”(然后通常这个时候会配合一脸逼格特高的样子,老子见识广懂得多云云)

也许是因为许多人看书单时候被推荐然后就翻翻这本人们交口称赞的神作,然后就没有再看过相关的著作,然后就自以为了解了民族/民族主义的定义啥的,其实这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狭隘,一本书是代表不了一个的领域的观点的,你需要多看几本去对比看看才能有更多收获,而不是片面地去读了一本之后把它当作此领域的圣经,自以为了解了。

好的,唠嗑完毕,下面正文。

-----------------------------------
容许我说一句: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但是本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的牛逼(意思也是挺牛逼)。

还有:
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其强调的是民族主义/民族的发展起源过程而不是单单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概念啊摔!!!

先说好的吧:

1.观点十分新颖,富有启发性,我举几例:
1.作者通过比较方法和历史社会学的方式,从南北美殖民地入手,避免了霍布斯鲍姆、安东尼史密斯等人的历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他认为最早的民族/民族主义起源是在美洲,而西方传统认为的起源于欧洲是一种片面的“地方主义”,欧洲以及后来的“民族主义”只是对第一波美洲民族主义的“盗版”。

2.在我看到他在论述中世纪拉丁文衰落(可以参考我的回答),王朝崩溃,还有很有趣的“时间观念的变化”的观点时,我不禁叹服于他的天才想法,而他所强调的是印刷资本主义在建构这一种共同体的想象中的作用,以及在他分析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中的“朝圣之旅”的天才构想和第二波“语言民族主义”中的精彩论述,让我受益匪浅。
...

2.论述充分,语言很棒,再举个栗子:
官方民族主义是欧洲王朝国家对1820年来蔓延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的反动

安德森很贴切地形容道 :官方民族主义是“一种把民族那既短又紧的皮肤撑大到足以覆盖帝国庞大的身躯的手段 ”(意思是说官方民族主义以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想要用民族的合法性来作为自己庞大帝国的合法性基础)

当然这一本书有很多很棒的观点都让我叹为观止,对于民族主义这样建设性的阐释,它还有有很多的优点等你去发掘发掘,这本书是所有文科学生的必读书,是一部很具有启发性的著作。
-----------------------------

其中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学术界反对观点不在少数,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很有启发的著作,但是根本就不能当作一本非常严谨可以作为世界观的“正确”著作来读,来建构你的世界观。

1.观点较为激进:
《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属于比较强调主观因素的社会建构论这一民族理论派别的,和他一伙的还有我们很熟悉的霍布斯鲍姆。
现代著名民族主义学者A.D Smith在他的著作《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这样评价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这一类的强调主观因素的民族概念理论:

强调将情感、意志、想象和感受作为民族和民族属性的标准很难将民族与其他集团如区域、部落、城邦国家和帝国等区分开来,因为这些集团也具有相同的主观依恋。
关于民族的定义之类的,可以参考我的回答(见下方):可以说[斯大林的民族概念理论]和[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或是更强调主观的唯意志论观点]是民族理论的两个极端——也就是说,你们所奉为神作的这部书实际上是比较激进的,这样固然好像打破了你原本的世界观,感到自己焕然一新深受启发,实际上这样也会存在很多的坏处,就像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一样,不存有理性的批判性思维是很危险的。
当然在民族/民族主义这个学术圈子里可以说是派系林立,有人捧有人喷,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长处,所以还是保持着一个谨慎的心理去看待这些观点。

2.有许多理论缺乏和不足之处:
一.
《想象的共同体》作者在中国出生,老爸在中国工作了三十多年,他自称自己避免了其他学者如霍布斯鲍姆等人的欧洲中心主义,他认为民族主义的发源根本不是欧洲,而是美洲——但是!他却完全忽略了对于中国还有阿拉伯地区的分析!
葛兆光《宅兹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想象共同体理论对中国提出挑战的语境下写出来了(我怎么又提到了这本书...),最后对这样的理论提出了反驳。

后现代历史学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思路与论据,一方面来自于被瓦解和被分割的殖民地经验,如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这种已经被撕裂的族群和国家的重建中,确实有按照新的民族国家重新建构历史的现象。这个共同体是实际的,而不是“想象的”,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新理论的有效性,似乎在这里至少要打折扣。 ——葛兆光,《宅兹中国》,中华书局,2011.
二.

第二 ,安德森认为民族是“想象 ”的 ,那也就意味着这种想象可以随意改变 。是否可以寻
找一种新的基础来重新营造一个共同体 ,从而代替民族呢 ? 同时 ,安德森也没有为我们提供解释 ,为什么民族认同应该高于其他认同 。...为何民族认同作为众多认同中的一种 ,它就要高于其他形式的认同 ? 为什么民族就能产生某种不言自明的合法性 ?这说明安德森的民族概念中暗含了一 种道德评判观念 。安德森在解释民族为什么能引起无数人为之牺牲时 ,使用的是一种宿命的观点 。 他认为 :“终极的牺牲 ( ultimate sacrifice)这种理念 ,乃是经由宿命的媒介而与纯粹性 (purity)的 理念一同孕育的 。”这就是说 ,由于民族存在一种“自然属性 ”,即肤色、性别、出身、出生等 , 这些属性是不容选择的 ,因此带有一种宿命性。这种解释显然有欠说服力 。
——马衍阳. 《 想象的共同体》 中的 “民族” 与 “民族主义” 评析[J]. 世界民族, 2005 (3): 70-76.
安东尼史密斯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宣称“我们准备为之牺牲的仅仅是自我感觉为高尚和无私的事务,如家庭和民族。”,但是他认为事实上是相反的:“正是由于我们感到我们的认同、我们的利益需要、我们的生存都被连接到并依赖于“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民族,我们才觉得应该要为他们做奉献并且准备作出巨大的牺牲。”

三.
接受美学理论的挑战:不是说上面宣传下面就乖乖的听话和接受的。
将印刷资本主义对于塑造民族想象的功用过分理想 化, 安德森一厢情愿地鼓吹印刷技术革新和科技传播的 重大影响, 完全忽视了印刷媒介的接受群体。如果引入罗 兰·巴特关于“作者死了”的提法及其对“可读的文本/ 可写的文本”的区分, 或者是参照接受美学理论, 就会发现印刷媒介并非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受众实施“皮下注射”。其间关涉到期待视野、接受动机、误读等复杂情况, 安德森的论述显然过于武断和乐观。 ——邹赞, 欧阳可惺. “想象的共同体”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叙述的困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