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对孟浩然李贺白居易或陶渊明 的诗的理解的文章

对李杜,孟浩然,白居易,李贺。陶渊明,三曹,屈原
的诗的理解
要具体的对他们某些诗的理解的文章。
用来做期末考试的,哪位有,谢啦~最好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每个同学都要交的。

第1个回答  2007-01-20
孟浩然(689--740)对社会、对人生怀有积极的抱负和理想,是生活的挫折、精神世界中的波澜,使他成为一位盛唐时期别具个性的真正的隐士。他的热情,他的痛苦,以及他在山水清音中邀游心胸的超逸,都带有盛唐时代的天真与浪漫。盛唐的独特的社会现实,他的出世与隐居的痛苦选择,造就了他的诗作的独特的风韵。是从初唐到盛唐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诗歌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以及隐士的高雅行经和闲逸情趣.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静愉悦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在艺术上,语言冲淡自然而诗情醇美.诗人将普通的农村景物,平常的朋友聚会,用近于口语的朴素的文字轻松自然地表现出来,平易亲切而又诗意浓郁,情致悠然.语言的朴素自然中见锤炼,景物的随意挥写中有匠心.整首诗写得浑然省净,自然天成.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 ——方回《瀛奎律髓》
"通体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沈德潜《唐诗别裁》

孟浩然一生写了大量山水诗。诗人乘兴徜徉于山水之间,写下动人的诗句,因此他的诗作很善于在山水景物中传达微妙的情绪,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作中的佼佼者。

在《宿建德江》中诗人以月印清江写月与人的亲近。江面平静空旷,只有一轮明月可以与诗人相依相伴,却反衬出人的孤独,以江天空阔烘托游子的乡愁。在景色的描绘之中表现的是诗人自己内心的微妙的心理感受,这就是孟浩然诗作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舟中晓望》一首诗人充分发挥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以侧面的烘托渲染,引发人对天台、赤城如仙如幻的联想,展现诗人的落落风概,这正是此诗的神气所在。

在《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诗人将怀古的幽思与个人的悲慨融化在江山无限、人事代谢的宇宙大化之中,造就了高绝超迈的意境。尽管人事代谢、往者已矣,但真正的志士贤人,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不朽的声名。面对人生的短暂,其内心渴望建立不朽声名的人生意气始终不曾泯灭。

孟浩然诗歌多采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一气直贯的句法,平畅疏朗的节奏和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景物不事雕琢,创造出淡远清旷,超然脱俗的诗境,表现出朴野素淡的生活情趣,自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而以疏淡孤清的艺术个性迥异于精密高雅的都市时调.
孟浩然诗歌追求率性平畅的表达方式,很明显受到陶渊明诗歌艺术范式的影响.但他的诗比陶诗整严,也更突出主体感受,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山水田园诗发展的结果.
然而,他的过于追求率性平畅,在日益精密凝练的盛唐诗坛的艺术走向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表意过于直露,缺乏幽深韵致,有的诗意贫弱,思想内容不够丰富.所以,北宋苏轼曾讥讽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

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离开家乡,到长安去应举。然而事与愿违,他竟然落第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仍然仕进无门,开元17年冬他返回家乡。盛唐时代,朝野上下虽然形成了浓厚的荐贤风气,但在实际的现实政治中,任人唯亲、不能取人至公的现象还是不能避免的,在盛世表象下潜伏着矛盾。他在长安的作品,开始反映这些不合理的现象,早年那种激昂的抱负,此时化为感士不遇的不平之气。他的诗作有了更多的锋芒。

从离开长安到去世,孟浩然的精神世界有了一些变化。他对隐居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找到了精神的安顿处,那就是放弃功名的诱惑,在隐居家园中保持人格的纯洁。晚年孟浩然的超脱闲淡,都源于他内心悟到的一个“真”字,他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与这个真字相比,世俗的荣华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这种精神境界成为他的诗作的表现的对象。如他的著名的诗篇《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人间任何一个清晨的魅力,都在于从倦怠中逐渐复苏的生机。这是清晨最动人的地方。这诗的妙处,正在于捕捉了这种难描难画的意境。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清新活泼。孟浩然这首诗正是一个最生动的代表。作为一个盛唐诗人,孟浩然偏爱从清新生动的一面去感受晨光,他以高妙的笔力,将自然的生机复苏的意境诉诸于文字,以反映孕育于自己内心的时代精神。从表面上看,孟浩然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淡,构思似乎也没有多少奇特之处,这就于平淡中形成了高雅脱俗的品格,诗人从看似寻常,实则极有匠心的构思命意中,体现了自己超人的艺术功力。

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我们今天称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孟浩然偏爱从清新生动的一面去感受晨光,感受春光,他以高妙的笔力,将自然的生机复苏的意境诉诸于文字,以反映蕴涵于自己内心的时代精神。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追求以独特的艺术情趣观察自然,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孟浩然正是其艺术上的典范之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22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又称建德江。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泊舟新安江时所作,抒发了羁旅愁思,描绘了向晚江景。

行舟途中,天色向晚,只见江中有一座雾气笼罩着的小洲呈现眼前,那朦胧中渐呈清晰的林木岸石,顿时使黄昏江上的景色增添了一抹诗意,于是将小舟轻轻地靠过去,准备在此停桡暂宿。旅人夜宿,最易触动乡思,尤其是在舟行途中,飘荡的江流给人以不定之感,天色渐晚,一天的旅途结束,但夜宿时的客愁却正刚刚开始。触景生情,十分自然。正因客愁乡思,入夜亦难以成眠,只见新安江两岸原野平旷,极目望去,天空显得特别的低,似乎覆盖在远方的树林之上,而近处江流,则清澄见底,一轮明月倒映,似乎就在船舷旁边,伸手可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写景名句,写原野开阔并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天、树关系展开极广的视野,衬托出原野的极度旷阔,写江水清澄也是通过月、人关系,由江水为中介,使实际上极遥远的距离被拉至极近,如此描写,极见艺术匠心。

羁旅行役本为传统题材,历代诗人所作对乡思愁情莫不大加渲染,孟浩然此诗却删汰了具体的环境描写与复杂的情思内容,仅以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影、江水倒映中的一轮月魄,在极简净的景境中托出一缕滤净的乡思,从而使传统的羁旅愁情演化为一种澄澈的意境与传神的韵味。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于赴杭州途中,描写了江南水乡的如画景色。由于人在旅途,诗中纪景亦有一个过程,自黄昏至初夜,诗人抓住这两个时段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妙的构思,展现出两幅绝妙的图景,而又统一于秋色水乡的景境,极有特色。

向来写江上暮色,皆着眼于迷茫感受和朦胧之美,白居易此诗却显然不同。诗人抓住夕阳返照时瞬间的景象特点,作出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感受,“残阳”只有“一道”反射过来,景象已非常独特,而这一道残阳返照江中,就如同一匹绸缎平铺在水面上,一个“铺”字极具匠心,正因这残阳之色平铺水上,就使得江水截然分为两种颜色,残阳“铺”到之处呈现一片艳红,没有“铺”到之处,则一片青绿,同一条江水分为两色,对比鲜明,色调浓艳,使人叹为观止。入夜之后,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新月如钩,高挂江上,江畔草木葱茏,露珠满缀,在月光映照下,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这样一幅秋夜图景,使人感到既凉爽幽静,又景境独特,因为正值凉秋九月,所以草木露重,又因是初三之夜,所以新月如钩,正是特定的时间构成了特定的景境。在这首诗中,从傍晚到入夜,一色彩浓艳,一晶莹爽寂,两幅图景形象都极为明晰,在暮景描写中颇具特色。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钱塘湖,即西湖,著名游览胜地,在今浙江杭州。孤山,西湖中山名,位于西胡北半部,南临外西湖,北靠里西湖,和其它山不相连,因而得名。孤山寺,建于南朝陈代,后废。贾亭,贞元年间贾全任杭州刺史时所建,名贾公亭,今已不存。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景色,诗人通过对具体景物细微变化的把握,透露出春的意趣和春的活力。

开篇以孤山寺和贾亭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画出西湖的地理坐标,以水面初平和云脚低表明季节的特征,一冬过去,本来山寒水瘦的西湖经过几场春雨,湖水渐渐涨满堤岸,而远处云脚低垂,空气中充满了湿润气息。以下描写早春的具体景象特点。春回大地,黄莺早啼,然而毕竟春寒料峭,它们又争相飞向朝阳的树枝,新燕初至,忙着衔泥筑巢。春花初放,尚未达到姹紫嫣红的程度,所以有“渐欲迷人眼”的感受,春草如茵,尚未长到一定的长度,刚刚才能遮没马蹄。通过候鸟、飞禽的声息和乱花、浅草的形态,敏锐地捕捉到早春的信息。而从纯粹的景物描写到“人眼”、“马蹄”的出现,已将观景之人置于画面之中,因此最后两句直写自身感受,由“最爱湖东”到“绿杨荫里”,将更美的景象与更喜悦的心境一起融揉到“白沙堤”,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收到兴象俱佳的效果。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松按 杨慎从不说老王一句好话 呵呵]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陶渊明:<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是颇令人脸红耳热的字眼。齐人不食嗟来之食,为后人传为美谈。但陶渊明却写了一首《乞食》诗,如实地记录了自己乞食的经历。回归田园,是陶渊明毕生的追求。 然而陶渊明的田园隐居生活却充满了酸甜苦辣,诸般滋味,其为弃功名利禄,四十一岁辞归,归隐田园,四十四岁时,家中又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贫苦。
一个「驱」字,说明本能的需求有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出得门来,却挪不开双脚,不是不知路,而是耻辱、难堪的感觉缠住了他的脚。
走了,却是「行行」而「至斯里」。行行,走啊走啊。倒不是行程遥远,而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饥饿而身体乏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去乞食而难为情。到了一个可以行乞的地方,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却口将言而嗫嚅,到口的话却怎麼也说不出。
由「驱」而「去」,既「去」又「不知竟何之」,「至」却「拙言辞」,诗人乞食时的形象、神情已是活灵活现,恍
然在人目前。
大概是从诗人忍饥挨饿的痛苦,那副难堪、窘迫的神态中,善解人意的主人主动替诗人解了围。「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两句看似在说诗人因主人的慷慨相赠而感到满意,其实透过诗歌至此一变而转轻快的语调,我们彷佛看到诗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难堪没有了,窘迫消失於无形。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一经交谈,却发现原来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於是,酒兴未阑,诗兴又发。当此之际,物质生活的困乏,乞食路上步履的沉重,皆已忘怀,唯有其乐也融融,乐也陶陶。诗人之乐,除了「情欣新知欢」外,当也与他任真自得的思想相关吧。
似乎到临走了,诗人才想起自己乃是乞食而来,话题才又回到了这一题上: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主人的礼待与厚赠,让诗人感愧不已。虽然说愧非韩才,但诗人援用这一典故,再联系他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却可看到诗人心有所不甘、不平。「衔戢知何谢?」抱负无法实现,才干无法施展,隐居以终老,所以就只能「冥报以相贻」。虽是答谢主人的殷勤之辞,却也隐含了诗人生平遭际的几分沉痛。
陶渊明一生追求适意逍遥的人生境界,他还毫不隐讳地写出了隐逸过程中的种种艰难苦辛,以及面对这些艰难苦辛所做出的种种回应,《乞食》便是其中之一。
苏轼在《书李简夫诗集后》写道:「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一个「真」字,的确抓住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特徵。
《乞食》一诗,即表现出陶渊明真实、真率、不做作,更不滑头混帐,乞食便乞食,难堪便难堪,写进诗里,也要交代个明明白白。「觥至则倾杯」,「言咏遂赋诗」,你看他来得何等爽快、痛快,这大概也属於人们经常提到的陶诗的「豪放」吧。「冥报以相贻」,说得又何
其忠厚,真正是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
「乞食」本身并不是光彩的事,更不值得称道,但通过「乞食」而体现出来的真的人品却足以垂范后来。

屈原:<九歌>
《九歌》是《楚辞》中别具风格的作品:健康、积极,表现一种淳朴的乐观主义,与《骚》异趣。 《九歌》作为祭神乐歌,里面却没有一种神诛鬼罚的东西,所有的神和鬼都和蔼可亲,这点超过希腊神话。只有管人寿命的大司命是幅冷酷面孔,但人们还是“结桂枝兮延伫”,愿和他交朋友。因为他告诉人们“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只要不自损毁身体,是会有正常寿命的。少司命则是位多情的女子,专和人类讲恋爱。《山鬼》一上来就说它是个“人”,而且是个含睇宜笑的少女。 《九歌》绝大部分是爱情故事,结局是悲剧。但情调不是悲伤或哀怨,而是一种真挚的情操,带有狂热追求和乐观精神。他究竟爱不爱我呢?还在犹豫吧——“君思我兮然疑作”。她不来了,怎么办呢?对着风高歌吧——“临风兮浩歌”。——“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凡事都不能一下子成功,要在从容中去追求。 《九歌》的词极美。它的音乐如何呢?词中有两段是提到乐的。一段在《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这乐分三段:先是鼓奏。然后一段节拍疏缓、韵调安祥的歌唱,大约是无伴奏的独唱。接首是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合唱。这时,服装美丽的巫女高低起舞,香气满堂。最后是一段音调繁赜的交响乐。礼成。 另一段在《东君》:“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縆瑟”是急弹瑟;“交鼓”是二人对打一面鼓,使鼓声有力;“箫钟”是猛击钟,连架子都摇晃起来了。篪和竽想也是使劲地吹。这都因为所迎的是日神,日神是“乘雷”来的,非常威武。这个乐队显然是个band,瑟作打击乐器用。下面写有大合唱和群舞,都“应律兮合节”;节奏强,日神动作应该如此。 《九歌》的乐舞究竟如何,没有知道。我却看见过。那是一九四二年,郭沫若的《屈原》在重庆抗建堂首演,楚王宴张仪,郑袖背对观众下令:“奏九歌之歌!”于是,钟鼓齐鸣,诸神一个接一个在天幕边上场,但随即落下大幕。虽然只是走过场,我却印象很深。
第3个回答  2007-01-20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0.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2.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是因为他创造性的使用9个实词纯用白描勾画出一幅漂泊羁旅图。这9个实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陆游的《游山西村》: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6.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着人生普遍哲理的诗句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

18.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第4个回答  2007-01-2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请求援引的诗,是诗人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函相张九龄的。全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联为前部分,描写作者所见洞庭湖的雄宏景象:水势浩淼,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罩云梦,波涛鼓荡,撼动岳城。其中“混”字把水天相接的恢宏气势描摹至极;再如“蒸”字活现出雾气笼罩蒸腾的飘缈之感;还如“撼”字极写洞庭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仿佛有撼山动地的伟力。

后两联为后部分,由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起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人援引,这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类比点非常相似而又巧妙。“端居耻圣明”,本自《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在表明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始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任求官还是心向往焉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于是在“坐观垂钓者”一句中,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徒有羡鱼情”,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并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映。因此,便不露痕迹地表明了自己要求援引的心情。

本首诗语言得体,委婉含蓄,分寸得当,不卑不亢,不失身份,一直被后人所称颂。
第5个回答  2007-01-23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作俑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 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 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孟浩然(689--740)对社会、对人生怀有积极的抱负和理想,是生活的挫折、精神世界中的波澜,使他成为一位盛唐时期别具个性的真正的隐士。他的热情,他的痛苦,以及他在山水清音中邀游心胸的超逸,都带有盛唐时代的天真与浪漫。盛唐的独特的社会现实,他的出世与隐居的痛苦选择,造就了他的诗作的独特的风韵。是从初唐到盛唐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诗歌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以及隐士的高雅行经和闲逸情趣.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静愉悦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在艺术上,语言冲淡自然而诗情醇美.诗人将普通的农村景物,平常的朋友聚会,用近于口语的朴素的文字轻松自然地表现出来,平易亲切而又诗意浓郁,情致悠然.语言的朴素自然中见锤炼,景物的随意挥写中有匠心.整首诗写得浑然省净,自然天成.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 ——方回《瀛奎律髓》
"通体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沈德潜《唐诗别裁》

孟浩然一生写了大量山水诗。诗人乘兴徜徉于山水之间,写下动人的诗句,因此他的诗作很善于在山水景物中传达微妙的情绪,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作中的佼佼者。

在《宿建德江》中诗人以月印清江写月与人的亲近。江面平静空旷,只有一轮明月可以与诗人相依相伴,却反衬出人的孤独,以江天空阔烘托游子的乡愁。在景色的描绘之中表现的是诗人自己内心的微妙的心理感受,这就是孟浩然诗作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舟中晓望》一首诗人充分发挥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以侧面的烘托渲染,引发人对天台、赤城如仙如幻的联想,展现诗人的落落风概,这正是此诗的神气所在。

在《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诗人将怀古的幽思与个人的悲慨融化在江山无限、人事代谢的宇宙大化之中,造就了高绝超迈的意境。尽管人事代谢、往者已矣,但真正的志士贤人,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不朽的声名。面对人生的短暂,其内心渴望建立不朽声名的人生意气始终不曾泯灭。

孟浩然诗歌多采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一气直贯的句法,平畅疏朗的节奏和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景物不事雕琢,创造出淡远清旷,超然脱俗的诗境,表现出朴野素淡的生活情趣,自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而以疏淡孤清的艺术个性迥异于精密高雅的都市时调.
孟浩然诗歌追求率性平畅的表达方式,很明显受到陶渊明诗歌艺术范式的影响.但他的诗比陶诗整严,也更突出主体感受,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山水田园诗发展的结果.
然而,他的过于追求率性平畅,在日益精密凝练的盛唐诗坛的艺术走向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表意过于直露,缺乏幽深韵致,有的诗意贫弱,思想内容不够丰富.所以,北宋苏轼曾讥讽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

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离开家乡,到长安去应举。然而事与愿违,他竟然落第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仍然仕进无门,开元17年冬他返回家乡。盛唐时代,朝野上下虽然形成了浓厚的荐贤风气,但在实际的现实政治中,任人唯亲、不能取人至公的现象还是不能避免的,在盛世表象下潜伏着矛盾。他在长安的作品,开始反映这些不合理的现象,早年那种激昂的抱负,此时化为感士不遇的不平之气。他的诗作有了更多的锋芒。

从离开长安到去世,孟浩然的精神世界有了一些变化。他对隐居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找到了精神的安顿处,那就是放弃功名的诱惑,在隐居家园中保持人格的纯洁。晚年孟浩然的超脱闲淡,都源于他内心悟到的一个“真”字,他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与这个真字相比,世俗的荣华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这种精神境界成为他的诗作的表现的对象。如他的著名的诗篇《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人间任何一个清晨的魅力,都在于从倦怠中逐渐复苏的生机。这是清晨最动人的地方。这诗的妙处,正在于捕捉了这种难描难画的意境。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清新活泼。孟浩然这首诗正是一个最生动的代表。作为一个盛唐诗人,孟浩然偏爱从清新生动的一面去感受晨光,他以高妙的笔力,将自然的生机复苏的意境诉诸于文字,以反映孕育于自己内心的时代精神。从表面上看,孟浩然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淡,构思似乎也没有多少奇特之处,这就于平淡中形成了高雅脱俗的品格,诗人从看似寻常,实则极有匠心的构思命意中,体现了自己超人的艺术功力。

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我们今天称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孟浩然偏爱从清新生动的一面去感受晨光,感受春光,他以高妙的笔力,将自然的生机复苏的意境诉诸于文字,以反映蕴涵于自己内心的时代精神。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追求以独特的艺术情趣观察自然,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孟浩然正是其艺术上的典范之一。
回答者:qq5301 - 门吏 三级 1-20 12:37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0.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2.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是因为他创造性的使用9个实词纯用白描勾画出一幅漂泊羁旅图。这9个实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陆游的《游山西村》: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6.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着人生普遍哲理的诗句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

18.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于赴杭州途中,描写了江南水乡的如画景色。由于人在旅途,诗中纪景亦有一个过程,自黄昏至初夜,诗人抓住这两个时段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妙的构思,展现出两幅绝妙的图景,而又统一于秋色水乡的景境,极有特色。

向来写江上暮色,皆着眼于迷茫感受和朦胧之美,白居易此诗却显然不同。诗人抓住夕阳返照时瞬间的景象特点,作出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感受,“残阳”只有“一道”反射过来,景象已非常独特,而这一道残阳返照江中,就如同一匹绸缎平铺在水面上,一个“铺”字极具匠心,正因这残阳之色平铺水上,就使得江水截然分为两种颜色,残阳“铺”到之处呈现一片艳红,没有“铺”到之处,则一片青绿,同一条江水分为两色,对比鲜明,色调浓艳,使人叹为观止。入夜之后,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新月如钩,高挂江上,江畔草木葱茏,露珠满缀,在月光映照下,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这样一幅秋夜图景,使人感到既凉爽幽静,又景境独特,因为正值凉秋九月,所以草木露重,又因是初三之夜,所以新月如钩,正是特定的时间构成了特定的景境。在这首诗中,从傍晚到入夜,一色彩浓艳,一晶莹爽寂,两幅图景形象都极为明晰,在暮景描写中颇具特色。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钱塘湖,即西湖,著名游览胜地,在今浙江杭州。孤山,西湖中山名,位于西胡北半部,南临外西湖,北靠里西湖,和其它山不相连,因而得名。孤山寺,建于南朝陈代,后废。贾亭,贞元年间贾全任杭州刺史时所建,名贾公亭,今已不存。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景色,诗人通过对具体景物细微变化的把握,透露出春的意趣和春的活力。

开篇以孤山寺和贾亭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画出西湖的地理坐标,以水面初平和云脚低表明季节的特征,一冬过去,本来山寒水瘦的西湖经过几场春雨,湖水渐渐涨满堤岸,而远处云脚低垂,空气中充满了湿润气息。以下描写早春的具体景象特点。春回大地,黄莺早啼,然而毕竟春寒料峭,它们又争相飞向朝阳的树枝,新燕初至,忙着衔泥筑巢。春花初放,尚未达到姹紫嫣红的程度,所以有“渐欲迷人眼”的感受,春草如茵,尚未长到一定的长度,刚刚才能遮没马蹄。通过候鸟、飞禽的声息和乱花、浅草的形态,敏锐地捕捉到早春的信息。而从纯粹的景物描写到“人眼”、“马蹄”的出现,已将观景之人置于画面之中,因此最后两句直写自身感受,由“最爱湖东”到“绿杨荫里”,将更美的景象与更喜悦的心境一起融揉到“白沙堤”,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收到兴象俱佳的效果。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松按 杨慎从不说老王一句好话 呵呵]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陶渊明:<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是颇令人脸红耳热的字眼。齐人不食嗟来之食,为后人传为美谈。但陶渊明却写了一首《乞食》诗,如实地记录了自己乞食的经历。回归田园,是陶渊明毕生的追求。 然而陶渊明的田园隐居生活却充满了酸甜苦辣,诸般滋味,其为弃功名利禄,四十一岁辞归,归隐田园,四十四岁时,家中又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贫苦。
一个「驱」字,说明本能的需求有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出得门来,却挪不开双脚,不是不知路,而是耻辱、难堪的感觉缠住了他的脚。
走了,却是「行行」而「至斯里」。行行,走啊走啊。倒不是行程遥远,而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饥饿而身体乏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去乞食而难为情。到了一个可以行乞的地方,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却口将言而嗫嚅,到口的话却怎麼也说不出。
由「驱」而「去」,既「去」又「不知竟何之」,「至」却「拙言辞」,诗人乞食时的形象、神情已是活灵活现,恍
然在人目前。
大概是从诗人忍饥挨饿的痛苦,那副难堪、窘迫的神态中,善解人意的主人主动替诗人解了围。「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两句看似在说诗人因主人的慷慨相赠而感到满意,其实透过诗歌至此一变而转轻快的语调,我们彷佛看到诗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难堪没有了,窘迫消失於无形。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一经交谈,却发现原来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於是,酒兴未阑,诗兴又发。当此之际,物质生活的困乏,乞食路上步履的沉重,皆已忘怀,唯有其乐也融融,乐也陶陶。诗人之乐,除了「情欣新知欢」外,当也与他任真自得的思想相关吧。
似乎到临走了,诗人才想起自己乃是乞食而来,话题才又回到了这一题上: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主人的礼待与厚赠,让诗人感愧不已。虽然说愧非韩才,但诗人援用这一典故,再联系他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却可看到诗人心有所不甘、不平。「衔戢知何谢?」抱负无法实现,才干无法施展,隐居以终老,所以就只能「冥报以相贻」。虽是答谢主人的殷勤之辞,却也隐含了诗人生平遭际的几分沉痛。
陶渊明一生追求适意逍遥的人生境界,他还毫不隐讳地写出了隐逸过程中的种种艰难苦辛,以及面对这些艰难苦辛所做出的种种回应,《乞食》便是其中之一。
苏轼在《书李简夫诗集后》写道:「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一个「真」字,的确抓住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特徵。
《乞食》一诗,即表现出陶渊明真实、真率、不做作,更不滑头混帐,乞食便乞食,难堪便难堪,写进诗里,也要交代个明明白白。「觥至则倾杯」,「言咏遂赋诗」,你看他来得何等爽快、痛快,这大概也属於人们经常提到的陶诗的「豪放」吧。「冥报以相贻」,说得又何
其忠厚,真正是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
「乞食」本身并不是光彩的事,更不值得称道,但通过「乞食」而体现出来的真的人品却足以垂范后来。

屈原:<九歌>
《九歌》是《楚辞》中别具风格的作品:健康、积极,表现一种淳朴的乐观主义,与《骚》异趣。 《九歌》作为祭神乐歌,里面却没有一种神诛鬼罚的东西,所有的神和鬼都和蔼可亲,这点超过希腊神话。只有管人寿命的大司命是幅冷酷面孔,但人们还是“结桂枝兮延伫”,愿和他交朋友。因为他告诉人们“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只要不自损毁身体,是会有正常寿命的。少司命则是位多情的女子,专和人类讲恋爱。《山鬼》一上来就说它是个“人”,而且是个含睇宜笑的少女。 《九歌》绝大部分是爱情故事,结局是悲剧。但情调不是悲伤或哀怨,而是一种真挚的情操,带有狂热追求和乐观精神。他究竟爱不爱我呢?还在犹豫吧——“君思我兮然疑作”。她不来了,怎么办呢?对着风高歌吧——“临风兮浩歌”。——“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凡事都不能一下子成功,要在从容中去追求。 《九歌》的词极美。它的音乐如何呢?词中有两段是提到乐的。一段在《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这乐分三段:先是鼓奏。然后一段节拍疏缓、韵调安祥的歌唱,大约是无伴奏的独唱。接首是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合唱。这时,服装美丽的巫女高低起舞,香气满堂。最后是一段音调繁赜的交响乐。礼成。 另一段在《东君》:“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縆瑟”是急弹瑟;“交鼓”是二人对打一面鼓,使鼓声有力;“箫钟”是猛击钟,连架子都摇晃起来了。篪和竽想也是使劲地吹。这都因为所迎的是日神,日神是“乘雷”来的,非常威武。这个乐队显然是个band,瑟作打击乐器用。下面写有大合唱和群舞,都“应律兮合节”;节奏强,日神动作应该如此。 《九歌》的乐舞究竟如何,没有知道。我却看见过。那是一九四二年,郭沫若的《屈原》在重庆抗建堂首演,楚王宴张仪,郑袖背对观众下令:“奏九歌之歌!”于是,钟鼓齐鸣,诸神一个接一个在天幕边上场,但随即落下大幕。虽然只是走过场,我却印象很深。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