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为什么字典“以错为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最近,我刷到一段视频,很有意思,名字叫做“凭什么把‘对’的读音改成‘错’的?”视频作者说,他在电脑里敲下“荨(qián)麻疹”三个拼音时,还感觉自己是个文化人。因为,很多人会把“荨(qián)麻疹”错读成“荨(xún)麻疹”。没想到,输入法提醒他,正确读音就应该是“荨(xún)麻疹”。

他当时就不乐意了,拿出字典来查。结果发现,在《新华字典》里,这个词真的读“荨(xún)麻疹”。原来,这个词之前是读荨(qián)麻疹的,荨(qián)麻是一种植物,但因为大多数人都读错,字典将错就错,把原本正确的读音给改了。

作者顺着字典查下去,血压更高了。骑车的“骑(qí)”,在《新华字典》里只有一个音,就是“qí”,另一个读音“jì”被取消了。上学的时候,老师明明反复纠正过这个音,在成语里应该读“jì”,像是“一骑(jì)绝尘”。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读错,所以少数服从多数。对这些读音的改变,作者表示“我不理解”。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以错为对”的做法,乍一听是不合理,但字典这么做,是不是也有它的道理呢?在知乎上有一篇高赞回答,是一位名叫“难得糊涂”的语文老师写的,很有启发,值得跟你说说。

这位老师说,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正因如此,语言才能保持鲜活力。刚才提到的读音变化,可能让你一时难以接受。但其实,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认为绝对正常的读音,放在过去也是错误的。

比如说“叶公好龙”的“叶”字,其实在几百年来,都读成“shè”。“叶”是一个古代城市名。“叶”作城市名时,应该读成“shè”。但大多数人都记不住什么时候该读什么,干脆都读成“yè”,久而久之,叶字就只剩下一个读音了。还有“忍俊不禁”里的“俊(jùn)”,其实很早以前读成“qùn”。但大家觉得“qùn”读起来很拗口,都读成“jùn”。慢慢地,它的读音就变成“jùn”了。

像这种例子真是数不胜数。我们平时吃的蔬菜,“芥蓝”,很久以前的读音是“ɡài lán”,但基本没人这么读,所以目前读音已经改成了“jiè lán”。“呆板”本来读“ái bǎn”,后来顺从大家的习惯,读音改为“dāi bǎn”。等等。

这位老师还提到,如果让我们穿越回古代,我们肯定无法跟古人交流。且不说我们理解不了古汉语的意思,我们首先过不了听力关。因为我们祖先讲话是大舌音,就像俄语、意大利语的发音,他们讲话我们压根听不懂。如果我们坚持读音不能变化,那我们的现代汉语岂不就是一个错误?

好,我们刚说到的是文字读音的演变。其实,在词语的含义上,我们也已经“颠倒是非”很久了。当然,这里的“颠倒是非”是加引号的。

比如,我们现在用到的很多成语,跟它本来的意思已经相差万里。像是“呆若木鸡”,现在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痴傻发愣。但它最初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一只斗鸡,只有被训练到看到任何对手都镇静自若,像木头鸡一样,才能以静制动,百战百胜。再比如,“不足挂齿”,现在是表达客气的意思。但它曾经是一个有轻蔑意味的词,形容一个人无足轻重。

另外,除了字音和词义,还有一些错误的语法,也在被我们长期使用,以至于变成了正确。比如“凯旋归来”这个词,你察觉到没有,“旋”字已经有“归来”的意思了,后面再加“归来”,意思就重复了。类似的,“高声喧哗”,喧哗就是高声吵闹。“亲眼目睹”,目睹就是亲眼看见。等等。这种重复虽然在语法上有错误,但是读起来很顺口,大家用起来很习惯。有必要纠正吗?恐怕没有必要。

说到底,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方便大众使用。也正是因为这样,近些年,权威词典的编写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业内公认,字典的功能主要在于记录和描述,被民众广泛使用的,就是规范。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大部分省份已经取消了字音和字形题。

说到这儿,你发现没有,语言的发展充满了演化论的思想。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和规范,而是自下而上的演化。“约定俗成,便是正确——这就是语言文字的特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