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动物灭绝的资料

最好准备3份(只是最好而已)
对了,还要是文字资料和有数量的资料

第1个回答  2005-12-10
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

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一直被认为种类和数量众多,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开始面临灭绝的命运。

科学家们据此推断,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也认为,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把调查到的英国蝴蝶情况推及英国其他昆虫,及整个地球上的无脊椎动物,那我们显然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物种是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群体。已经灭绝的物种是指在过去的50年里在野外没有被肯定地发现的物种。“大灭绝不单是一个物种灭绝,而是很多物种在相对比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即几十万年,或者是几百万年里灭绝了。”蒋志刚博士说。

托马斯说:“昆虫物种量占全球物种量的50%以上,因此它们的大规模灭绝对地球生物多样性来说是个噩耗。”

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已有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普氏野马、台湾云豹等物种不复存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表明,目前,世界上还有1/4的哺乳动物、1200多种鸟类以及3万多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前5次灭绝自然而为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

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

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创。而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第四次发生在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次,统治地球达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

前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主要是由于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例如,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那次则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第6次灭绝人是祸首

现在进行之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成为罪魁祸首。专家认为,人类是否会列入其中也很难说。

蒋志刚博士也不否认,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比如大熊猫种群目前就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口不断地增加,需要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多。如此这般,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农田、水库……

生物的自然栖息地被人类活动的痕迹割裂得支离破碎。“每一条道路对于动物来说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就连分布在道路两边的蝴蝶种群都产生了隔离,不再像以前那样飞来飞去进行基因交流。”蒋志刚博士痛心地说:“更不用说藏羚羊、狮子、老虎等这样的大型动物了。”有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但是因为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倍到1000倍。

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新物种难以产生

现有的物种在不断走向衰亡,新的物种却很难产生。

根据化石记录,每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高级类群。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迅速繁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但蒋志刚博士认为,生物总是在不断地进化之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生物都是经过漫长年代进化而来的。所以,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

就像虎一样,如果给它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它自由地捕猎,它可能还会进化,产生一种类似虎的新物种,但是现在活动的空间有限,它要生存下来都很难了,就不用说进化了。

地球表层,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有生命的物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生物圈,人类也是其中一员。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消失,却很难像前五次那样产生新的物种,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如果人类由于自身的行为而造成灭顶之灾最终时刻的来临,人类会成为幸存者吗?

2050年地球百万物种灭绝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由于气候变暖已经是既成事实,因此在将要灭绝的物种中,有十分之一的物种的灭绝将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从现在起各国控制全球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努力将能够拯救更多的物种免遭同样的命运。

高山生物幸存机会大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那些生活在高山地区的生物物种幸存下来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区的大一些,因为这一地区的物种在全球气候变暖时,可以向更高也更凉爽的地区转移。

那些生活在地势平缓地区的生物,比如在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生物,它们未来的生存环境将非常脆弱。这些地区的生物要想适应变化了的气候和环境,只能向千里以外的地区转移,而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鸟类最有希望生存

而鸟类靠着强有力的迁徙能力在理论上是最有希望幸存下来的物种之一。为了找到更适于生存的地区,鸟类可以长途飞行,但是由于森林和其他自然条件的恶化,它们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真正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就是只能面对死亡。

上述科学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生物保护学专家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过低估计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

澳12种蝴蝶要消失

科学家们的另一些惊人的发现是,在澳大利亚被纳入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

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五分之一的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研究显示,在该地区的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

欧洲受影响最小

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其大地区的动植物。但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到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1870种动植物种,三分之一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

新闻链接 科学家提出“性别失衡论”

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 按照科学界流行的看法,恐龙灭绝是外来天体撞击地球所致。但外来天体撞击究竟引发了何种后果直接加速了恐龙灭亡,却众说纷纭。比如,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新提出的一种观点则认为,外来天体撞击引发的气候变冷,有可能造成恐龙后代雄多雌少,恐龙最终因“性别失衡”而走上绝路。

英国利兹大学戴维·米勒教授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上指出,哺乳动物、鸟类、蛇、绝大多数蜥蜴和一些鱼类,其后代性别是受染色体或基因决定的。以哺乳动物为例,后代遗传了两个X染色体的为雌性,遗传了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的将是雄性。但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和乌龟等,它们下的蛋在孵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将影响到后代性别。研究人员说,恐龙等一些早已灭绝的物种,后代性别很可能也受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

米勒等人认为,距今约6500万年前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很可能使大量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层,全球气候因此变冷,结果导致恐龙的后代中雄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衡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推测,哺乳动物雄性中的Y染色体,可能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种灭绝而进化出来的。这种通过遗传决定性别的机制,可以保障后代中两性比例的平衡。他们认为,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变暖趋势,有可能给现存一些靠环境温度决定后代性别的物种生存构成威胁。
第2个回答  2005-12-10
>>巨型爬行动物统治地球

>>最早的恐龙出现

>>会飞的爬行动物飞向天空
点击进入

三叠纪墓群

三叠纪是整个地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会飞的爬行动物翼龙第一次飞向天空,巨大的爬行动物第一次畅游大海。在陆地上,爬行动物包括大型肉食性动物,轻巧的捕猎动物,身披鳞甲、嘴巴像猪一样的植食性动物和像鳄鱼一样的食鱼动物,它们与最早的恐龙生活在一起。许多爬行动物比最早的恐龙大而且更常见,但这些爬行动物与恐龙都比最早的哺乳动物大得多;这一时期出现的哺乳动物长得都不比老鼠大。

体大如牛的肯氏兽撕扯植物的根和叶子。大小如猪的水龙兽拉断野草。另一只水龙兽在附近的水塘中打滚。它的鼻孔在头顶很靠后的位置,因此,只要它的头顶露在水面之上就可以呼吸。
二齿兽的洞穴世界:三叠纪以这样的一些植食性动物为特点,它们的咀嚼方式与此前及之后的动物均不相同。当时,在单一的超级大陆上,大型二齿兽类遍布世界各地,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大声咀嚼着食物。它们的名字意为“两个犬牙”。它们的上颌末端有喙,两个獠牙从喙下伸出,就像狗的尖利的犬齿。在强大颌肌驱动下,獠牙与下颌上相对的凹口 (切迹)将粗硬的植物切断。

一些二齿兽可能利用它们强壮的吻部在地下做窝。小头兽(右图)有一楔形的吻部,非常适于挖掘。在南非发现了三叠纪的螺旋形地洞,在里面,科学家发现了二齿兽的骨骼和蛋。

虽然二齿兽类是当时最常见的植食性动物,但一些二齿兽也以昆虫为食。身长仅20厘米的小型二齿兽类猬蜥有长长的腿和细小的牙齿,用来抓捕和咬食昆虫。

--------------------------------------------------------------------------------
恐龙之前的杀手:在恐龙之前和与恐龙同时,生活着许多其他类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没能活过三叠纪。最大的动物体重可达三叠纪恐龙的两倍。这些巨型的早期爬行动物就是最后的槽齿类,它们四足行走,是鳄鱼和恐龙的祖先。三叠纪时,槽齿类长得轻巧了一些,行走能力加强,像恐龙一样,四肢位于身体之下。

但是所有早期爬行动物近亲中最成功的是犬齿兽类。大多数犬齿兽是肉食性动物,极少数可超过90厘米长。它们与哺乳动物有许多相同点。犬齿兽和哺乳动物都能在咀嚼食物时呼吸。它们都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牙齿。和哺乳动物一样,犬齿兽有胡须,也许还有体毛。犬齿兽四肢位于身体之下,能快速奔跑。或许,犬齿兽已经是温血动物。

引鳄正在温暖的三叠纪土地上捕猎。这种长4.5米的槽齿类爬行动物远比它的犬齿兽类猎物三尖叉齿兽大,但远不如后者快捷。

兔鳄食兔子般大小的肉食性动物,可能是恐龙的祖先

用两条腿站起来:三叠纪晚些时候,一些新的小型肉食性爬行动物出现了。它们尾长身体短,能以两条后腿奔跑。这些动物中,一类以蜥蜴为食,体长仅30厘米,可能是恐龙的祖先:还有一类以昆虫为食,体型小,生活在树上,可能是会飞的爬行动物的祖先。

你怎样区分植龙和鳄鱼?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们的鼻子。植龙的鼻孔几乎与眼睛平齐,而鳄鱼的鼻孔靠近吻部前端。然而,不用担心一起发现这两种动物,植龙已经绝灭2亿年了。

--------------------------------------------------------------------------------
翼龙:在鸟或蝙蝠之前很久,最早会飞的脊椎动物是爬行动物。我们称之为翼龙。它们在三叠纪时长出翅膀。它们中的一些并不比知更鸟大。另有一些则是巨型的,有喷气式战斗机那么宽,是迄今最大的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最早的翼龙宽度不超过1.8米,有牙齿和尾巴。它们属于喙嘴龙类,生活于世界各地的海边。

过了很久,在恐龙时代快要结束的时候,翼龙进化了,没有牙齿,也没有尾巴。其中一些非常巨大,超过12米宽,以至于科学家认为它们一定是利用并不高明的飞行技艺在空中滑翔。

真双型齿翼龙是一种早期翼龙,比今天的乌鸦还小。但这种爬行动物飞行敏捷,它很可能像鹈鹕一样从水中抓鱼。

大多数翼龙以鱼为食。它们低空翱翔在水面之上,用窄窄的下颌将鱼抓起来。少数翼龙发展出更特化的摄食习性。我们知道有一种翼龙叫南方翼龙,它的嘴里有一口像梳子一样的牙齿。就像今天的许多鲸鱼一样,它用这样的滤网将水过滤,能够滤出很小的生物作为食物。

像侮鸟一样,翼龙骨骼中空,脑子大。同样像鸟的是,翼龙能看得很远,但嗅觉却不好。但是翼龙没有羽毛。它们具有皮膜和绒毛,翼是从极度伸长的第四指上
长出的。前面的三个指头可能用作钩子,以帮助它们栖息在树枝和悬崖之上。

会飞的爬行动物的脸部

翼龙的翼展宽度变化极大,小如知更鸟,大似战 斗机。但比个体大小更能区分多种类型翼龙的是它们的牙齿和头骨的形状。

无尾颔翼龙是小型翼龙,是一类短尾、飞行灵巧的龙类类成员,出现于侏罗纪晚期。它的细小的牙齿显示它可能利用其飞行技巧捕捉昆虫面不是鱼。

准葛尔翼龙是中国白垩纪的翼龙,这种中等大小的会飞的爬行动物体长接近3米。它的头上有一个罕见的脊,这个脊的功能还无人知晓。

南方翼龙产于阿根廷,它有一个奇怪的长嘴,下牙形状像篦子。这种翼龙可能用其下颌舀起水,再通过篦子滤出而捕获微小的动物。

羽蛇神翼龙的冀展达12米,头骨巨大,无牙。这种巨型翼龙可能像鹈鹕一样潜入水中用嘴抓鱼。它的脊可能在飞行中帮助保持稳定。

脊颌翼龙是遍布南美的白垩纪翼龙,它的头骨前部和后部都有奇怪的脊,翼展6米。

--------------------------------------------------------------------------------
海中的爬行类怪物:2.35亿年前,爬行动物于三叠纪中期进入水中。它们的身体长到像鲸鱼那样巨大,并在随后的1.7亿年里统治海洋直至恐龙时代结束。最早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是幻龙类。它们的牙齿长而尖,适于捕捉鱼类,脚趾具蹼有助于划水。盾齿龙类生活于同一时期。这些海生爬行动物体长1.8米,体侧具甲。盾齿龙用大而平的牙齿压碎并摄食海底贝类。它的牙齿长在颌骨边缘和口腔顶部。

到了2亿年前,蛇颈龙类出现了。这些海生爬行动物尾巴短,前肢呈宽阔的桨状,大多数脖子很长。短颈的上龙类是所有蛇颈龙中最大的,体长12米,超过大型运货车。鱼龙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它长得更大,体长 15米。它们在9000万年前谜一样地消失了。同样大小的沧龙是凶猛的海生爬行动物,以鱼为食,它们则存活到 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结束。

水下丑八怪

斜横蜥类是奇怪的、具甲胄的两栖类,三叠纪时生活于欧洲。它们用羽状的鳃呼吸,在池塘、湖河底部等待猎物。古怪的异螈是体长1米的斜横蜥。它的头部和身体宽平,有体甲和很小的四肢。

大头鲵类是个头大得多的两栖类,它可能捕食斜横蜥类。环耳螈体长如鳄鱼,四肢很小,离开水几乎不能支撑它的身体。

(左图)一只长脖子的蛇颈龙在水面附近用嘴抓住一条鱼。

--------------------------------------------------------------------------------
恐龙出现于三叠纪中期,大约2.28亿年前。但直到三叠纪末,恐龙才成为陆地上最常见,最大的动物。

我门已知的最早的恐龙是肉食性动物,它们中的一些并不比卷毛狗大。但它们不同于以前的所有动物。包括它们的爬行类祖先。恐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们的踝关节和髋部使四肢在行走时直接位于身体之下。因此,与同时代的其他陆生动物相比,即使最早的恐龙也属快速奔跑的动物。到了 2000万年之后的三叠纪末,植食性恐龙也出现了,它们中的一些体长接近9米。

恐龙的脚趾(左图)紧紧并在一起,形成窄窄的只能前后运动的脚。结果恐龙总是脚尖着地。 当你以最快的速度奔跑或跳芭蕾舞时,你的步态就像一只恐龙。

始盗龙(下图)追赶一群三尖叉齿兽。这种肉食性恐龙生活于2.28亿年前。他们生活的茂密森林如今是阿根廷西北部的沙漠。

吃同类的动物

早期恐龙不仅仅捕猎其他动物,有时它们也吃同类。在美国西南部,科学家发现了几十具虚骨龙骨架。虚骨龙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在它们成年个体的胃中,可能有同类小恐龙的骨骼。虚骨龙可能吃自己同类的幼崽。

晚三叠世绝灭事件

我们认为6500万年前恐龙的绝灭是世界上最大的绝灭事件之一。但是,2亿年前,当恐龙兴起并主宰陆地的时候,更多种类的动物消失了。在海洋中,许多种类的菊石、双壳类和牙形石绝灭了。在陆地上,许多早期爬行动物近亲、大型两栖类以及植物被毁灭了,而恐龙却存活下来了。

海面的快速下降可能消灭了许多动物。海面下降不仅改变了海洋条件,它还能使陆地上产生极端环境。但是海面为什么下降呢?也许,世界的单一大陆沿后来成为大西洋的地方缓慢裂开造成了大洋面的下降。

--------------------------------------------------------------------------------
生命之初--前寒武纪||早期生物--寒武纪|海底世界--奥陶纪|登陆--志留纪和泥盆纪||荒蛮--石炭纪和二叠纪
爬行动物--三叠纪 || 恐龙崛起--侏罗纪 || 恐龙时代--白垩纪 || 哺乳动物与鸟类的竞争--古新世和始新世
哺乳动物统治地球--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艰难时势--更新世||难以把握的明天--全新世||其它灭绝动物
本内容大部分摘自唐·莱塞姆所著DINOSAURS TO DODOS:AN ENCYCLOPEDIA OF EXTINCT ANIMALS。王元青 史立群译。
第3个回答  2005-12-13
有种叫非耳丝甲虫的,最后一只被我吃了,啊啊啊啊啊啊,我真痛苦啊
第4个回答  2005-12-12
,怎么成清晰的象?黑色吸收所有色光啊!
第5个回答  2005-12-10
走进科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