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小时候看的一套童话书,时隔30年,经典读物为何不再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某天我在豆瓣刷到一个贴。楼主寻找小时候看过的一篇童话,插图是古风:

原贴是二月发的,时隔小半年,突然有人回了一嘴并准确说出了名字:

这个名字「哗」一下勾起了回忆。我小时候和楼主看过的是同一套书!故事梗概和插图历历在目,共享记忆的感觉实在太妙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也看过:

这套书是1990年出版的,算起来比我年纪还要大。原书怎么出现在老家的也记不清了。时隔这么些年,虽然细节模模糊糊,但瞥到一个没什么人回复的帖子,一个契机,童年回忆又脑内重现起来:

以下配图截自一套网上找到的扫描版pdf, 难免有线条模糊,可以点开放大

「一座座朝阳亭修在霞光里,没涂色的瓦檐自个儿披着红。一座座水楼台迎着月,月照着水、水映着月,楼台格外分明。一片片竹林有风没风总是潇潇地响,竹亭上听起来好像细雨声。」

「一道回廊绕山桥腰,廊子底下一脉清泉,断断续续滴进深谭潭里,忽紧忽慢,忽轻忽重,坐在廊子里好像听到水弹琴,波奏曲。楼顶上没有钟没有铃,却听到铃儿响钟儿鸣,原来是留住风声响回音。」

「精雕细刻的宫门殿窗,清巧秀丽还不算。左手开门响好像金鸡儿叫,右手拉门音响好似凤凰鸣。推开窗子声儿颤颤响,好像抑扬拉琴声……一步一物都是绝景,简直把山水、云雾、风林、星月都修进了宫殿里。」

贴中提及的《金花路》,其插画作者张卫民是中国美协会员,擅长连环画,并拥有深厚的国画功底:

不过更令我惊艳的是画了其他两个故事的余耀庭。描绘清末民国的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市井街巷、滚滚红尘,都十分精细,招贴画一般美。

《画眉》中,鸟儿从锦衣玉食的笼中生活中逃离,看到世间底层的残酷。从宫殿到闹市车马,绫罗绸缎到破衣烂衫。《瞎子和聋子》开头,一组文字是对仗,插图也是对应的。

小时候没意识到,长大后重温,才发现是如何的名家云集: 叶圣陶 、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宝葫芦的秘密)、 任溶溶 (没头脑和不高兴、安徒生长袜子皮皮等著名童话的译者)、 孙幼军 (小布头历险记、怪老头儿)、 严文井 (下次开船港)、 陈伯吹 (儿童文学一代宗师)、 宗璞 (冯友兰之女,作家),也包括 《神笔马良》 、 《猪八戒吃西瓜》 这样的民间故事童话。

好些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二十年代的作品,经过时间验证历久弥新的经典。

我小时候比较喜欢的是大林小林、下次开船港、小布头之类有情节的冒险故事。但一提到金花路、贝叶、画眉这样的短篇还是有印象,翻出重温,再看插画风格迥异,与各家文字珠联璧合,宁静清丽,读下来如沐春风。

其中记忆犹新的一篇,是中篇童话 《宝葫芦的秘密》 。情节说来简单,就是主角无意间得到一个有求必应的宝葫芦,然后发现是大坑的故事。最初创作于1958年,放到当下也是本土儿童文学的经典。

除了作者张天翼先生的文笔亲切流畅外,插图为故事增色不少。相比现在童书插图里的小人儿不是过于幼态,就是像青少年的极端,图中的小学生真的一看就是小学生。

社团活动与家中摆设透出时代的印记,豆腐块那么大的小人书插图画出了景深,电影感油然而生——还是那种老电影的风格。

到后期男主发现所谓心想事成的神功都是从别人那里搬运来的。被手脚不干净的老相识大赞「如意手」,直到考试「偷」了同学做好的试卷,形象全面崩盘。葫芦没有肢体表情,却邪气尽显。

一副黑白线描,谁是好学生,谁是小流氓,一眼便知:

讲到故事高潮,画面张力跃然纸上:

《宝葫芦的秘密》一直有再版。再搜当下的装潢,封面五彩缤纷,但一点风格、美感与记忆点都没有了。2007年还有一部翻拍电影,查无此片到连清晰剧照都搜不出来(就不放图了)。我实在接受不了把葫芦画出五官安了脚塑造成萌萌的样子。那个蛊惑人的邪葫芦多带感啊!

也许小孩子不懂构图、分镜与画风,但至少他们知道看起来舒不舒服。

相对地,1960年出版的《宝葫芦的秘密》插图由女画家林菀崔绘制,寥寥几笔简洁又灵动。我在一份拍卖会的记录资料中找到了大图:

重温起来,书中收录的很多都不是传统的起承转合的英雄大团圆故事。譬如 《贝叶》 :少女为救村民嫁给恶龙生儿育女,龙却破了不吃人的斋戒,于是少女以叶为舟持剑与龙搏斗,并失手斩了自己的儿女,在火中同归于尽。

唯美、梦幻又带着悲凉。这是宗璞细腻的文字令我倾倒的开始,直到现在家里还藏有她的散文集。

还有丛书的开篇:中国第一部童话作品,叶圣陶 《稻草人》 。创作于1922年。稻草人看着主人的庄稼被肉虫吃掉,渔妇无力照顾病儿,鱼僵死在桶里,妇人在被卖掉前夜投河自杀,都无能为力,最后自己也倒在田中。

小时候懵懂只觉得晦涩,长大再看,通篇都是凄苦,联系到那个年代的兵荒马乱,也读出作者字里行间的慈悲。

当时浅显地领会了一些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珍惜食物、脚踏实地之类的道理。长大后重温,除了感叹历经时光沉淀的图文之美,又读出很多遥远的年代的细节与政治隐喻。

譬如《老兵与桃树》中对军阀和乡绅的反抗;《小布头历险记》插叙回忆因灾害和地主压迫而饿死的贫农女儿;还有《大林与小林》对资本家剥削阶级的讽刺。很多故事用「宝物(技艺)不能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里」的情节,表达不畏强权的精神。

其中象征意味最重的应该是这篇《奇异的红星》。恶魔声称自己是「所有只会享福而不做工的人的父亲」,穷人的力气理应卖给有钱人。而打败恶魔的红星代表某种真理的传承,力量掌握在人民自己手里。

故事写于1956年,半个世纪过去,那个时代的坚持是否成为了一种遥远的浪漫?不知道多少人忘却或摒弃了理想,转而附和那位「恶魔」的话,想做《大林与小林》中的富豪养子大林哩。

30年前没有「正能量」一说,我更愿意称之为 「真善美」 ,追求独立平等是为 「真」 ,悲悯与人文关怀是为 「善」 ,文字与插图的甄选是为 「美」 。

意识形态隐喻,荒诞阴暗的情节,并无避讳的悲剧结局与死亡的概念。都没有给我或那个帖子楼主留下阴影,反倒图文精致有趣到现在还记得,并为能有这样的美学启蒙而庆幸。

当下「小孩子这不能看那不能看」的风气大行,少儿读物趋于工业化、扁平化、低智化。审查越来越严,质量却越来越糙。外加当下充斥着短平快的网络用语。插画也被分镜华丽、颜色丰富的漫画取代,更吸引眼球的是视频的声光刺激,却鲜有人愿意阅读一段文字再抒发想象了。

怀念这套丛书中那份隽永的,一定不止我一个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