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与太岁是什么 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9-06

导读:在古籍中,我们看见经常出现以岁星、太岁纪年的记载,那么,你知道“岁星”与“太岁”是什么吗?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又是怎么操作的呢?想知道岁星与太岁是什么,就来瞧瞧小编对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介绍吧。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即十二次。古人观测到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行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并用其纪年,所以木星古称岁星。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这个度次,这一年就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行到玄枵,就为“岁在玄枵”。由此类推,十二年一轮回,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如《国语·周语》所说:“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国语·晋语》中“岁在大梁,将集天行”,用的都是岁星纪年法。不过,岁星运动的恒星周期实际上并不恰好为十二年,而是11.86年,即岁星不用十二年便可绕行黄道一周。这样,时间一长,岁星的位置便会超前。例如,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本应该是“星纪”年,但岁星的实际位置已经到达“玄枵”次,所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的记载。

太岁纪年法

太岁纪年法是在岁星纪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避免岁星纪年法与实际的恒星周期的误差问题,古人虚拟了一个相对岁星反向运动的“假岁星”——太岁,又称岁阴或太阴。太岁沿着以十二辰划分的十二个地平方位匀速运动,一年走一辰,以太岁每年所在辰位纪年。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十二地支,其排列顺序与十二次相反。为了回避地支之名,古人又在十二辰的基础上给十二度次配了对应的岁名:

《吕氏春秋·序意篇》说:“维秦八年,岁在溶滩。”其中的“溶滩”就是岁名,即申年。《汉书·天文志》记载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

古代从事数术活动的方士为了占卜的需要,具体规定了太岁运行辰位与岁星运行星宿的对应关系。如《淮南子·天文训》云:“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钩,则岁星行二宿。”其中,“四仲”是指卯、酉、子、午四个辰位,因为它们正好位于东、西、北、南四方的中央,故名四仲;“四钩”是指丑、寅、辰、巳、未、申、戌、亥八个辰位,因为它们分别位于四方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故名四钩。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中,也有关于太岁与岁星对应关系的记述:“岁星与大阴应也,大阴居维辰一,岁星居维宿星二;大阴居仲辰一,岁星居仲宿星三。”

民俗小百科:“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中的“太岁”与太岁纪年法中的“太岁”不是一回事。干支纪年以60年为一周期,传说每一干支年,上天都会派相应的一位神仙值年,被称为值年太岁,六十甲子对应着60太岁,所以其统称为六十甲子神,他们的名字如下:

甲子金赤,乙丑陈泰,丙寅沈兴,丁卯耿章

戊辰赵达,已已郭灿,庚午王清,辛未李素

壬申刘旺,癸酉康忠,甲戌誓广,乙亥伍保

丙子郭嘉,丁丑汪文,戊寅曾光,己卯伍仲

庚辰重德,辛已郑祖,壬午路明,癸未魏明

甲申方公,乙酉蒋嵩,丙戌向般,丁亥封济

戊子郢班,己丑潘佑,庚寅邬桓,辛卯范宁

壬辰彭泰,癸已徐舜,甲午张词,乙未杨贤

丙申管仲,丁酉康杰,戊戌姜武,己亥谢寿

庚子卢起,辛丑汤信,壬寅贺谔,癸卯皮时

甲辰李成,乙巳吴遂,丙午文折,丁未缪丙

戊申俞忠,己酉程寅,庚戌化秋,辛亥叶坚

壬子邱德,癸丑林薄,甲寅张朝,乙卯方清

丙辰辛亚,丁已易彦,戊午妙黎,己未傅税

庚申毛幸,辛酉文政,壬戊洪范,癸亥虞程

古人认为值年太岁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的祸福,每年要祭拜值年太岁,祈求平安;若冲犯太岁,将招致灾祸。旧俗中每有建筑动土之事,必先探明太岁的方位以避之,这便是俗语“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来历。

至今,我国许多地方仍保留着祭拜太岁的习俗。北京的白云观中就供奉着六十花甲神的神像,每年春节,这里的香火都很旺,人们纷纷前来祭拜值年太岁和本命年太岁,祈求一年的平安。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岁星与太岁是什么,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岁星与太岁是什么 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介绍
太岁纪年法是在岁星纪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避免岁星纪年法与实际的恒星周期的误差问题,古人虚拟了一个相对岁星反向运动的“假岁星”——太岁,又称岁阴或太阴。太岁沿着以十二辰划分的十二个地平方位匀速运动,一年走一辰,以太岁每年所在辰位纪年。为了回避地支之名,古人又在十二辰的基础上给十...

太岁纪年法是怎么回事 我国主要的纪年方式
太岁纪年法是一种古代的纪年方式,源于岁星纪年法,通过设想一个假岁星——太岁来与十二辰顺序保持一致进行纪年。具体来说,由于岁星的实际运行周期与人们期望的十二年并不吻合,且运行方向与十二辰顺序相反,古人便设想出一个与真岁星做反向运动的假岁星——太岁,以它来纪年,使纪年与十二辰顺序一致。我...

太岁纪年法是怎么回事我国主要的纪年方式
太岁纪年法源于岁星纪年法。古人发现岁星(木星)运行一周天的周期大约是12年,于是将黄道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星次,以岁星每年所经过的星次来纪年,这种方法称为岁星纪年法。然而,由于岁星实际运行周期略短于12年,导致岁星的位置逐年提前,与十二辰的顺序方向相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设想出一个假...

太岁纪年法是怎么回事我国主要的纪年方式
“太岁纪年法”源于“岁星纪年法”。我国古人发现岁星运行一周天的恒星周期是12等分,并且根据这一运行规律把黄道自西向东平均划分为星纪、玄枵、嫩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星次,以岁星每年所经过的星次纪年,史称此方法为“岁星纪年法”。2. 岁星纪年法的不足 不...

什么是太岁
天干地支相配,形成了天干地支纪年法。需要注意的是,岁星是每十二年轮回一次,而太岁星是每十年轮回一次(此处可能存在表述上的差异,因为通常天干地支纪年法是六十年一个周期,但太岁星在此概念中主要用于与岁星相对应,并非直接决定纪年周期)。风水学中的意义:凶位象征:在风水学中,太岁星每年所在的...

太岁纪年法是怎么回事 我国主要的纪年方式
太岁纪年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岁星纪年法”。古人观察到岁星(即木星)绕天一周的恒星周期是12等分,因此将黄道自西向东划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星次。他们根据岁星每年所经过的星次来纪年,这一方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然而,岁星自西向东的运行方向与人们熟悉的十二辰顺序相反...

太岁的由来和传说
太岁,又称“岁”、“太岁星君”,其由来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和纪年方法密切相关。古人观测到木星约十二年绕天一周,于是将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这就是岁星纪年法。然而,由于木星自西向东运行,与人们熟知的十二辰方向相反,为了简化纪年,古代天文占星...

什么是“太岁”与“犯太岁”
“太岁”一词源自古代纪年法,最初是用于描述岁星(即木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按照十二地支来对应岁星的十二次运行,形成了“太岁纪年”。然而,岁星的真实运行周期大约为11.86年,稍长于十二年,因此在纪年中引入了“超辰或超次”的概念,并假设了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太岁”天体,用来调整纪年...

太岁咒太岁起源
在古代,太岁被视为十二辰之神,与地支相对应。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古人将这一周期与地支相结合,形成了太岁纪年法。太岁纪年法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纪年的准确性,还丰富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和占星文化。综上所述,太岁的起源与古代中国对天体的观测、岁星纪年法的误差处理以及...

有哪些纪年的方法?
战国时期采用岁星纪年,岁星即木星,每年运行一个星次,大约12年完成一周天。12个星次分别命名为并悔、星纪、玄枵等,以此纪年。如:“岁在星纪”、“岁在析木”。2. 太岁纪年 为了解决木星运行与12辰方向不一致的问题,古天文占星家提出了太岁概念,即假想的岁星,使其与12辰方向一致。太岁纪年法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