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5-06
从字形结构上来看——“射”,从身从寸,即一寸之身,实际上就是指人身材长的“短”,即“矮”;“矮”,从矢从委,矢是箭,而委有放之义,故应表示射箭的意思。据说这种说法缘于武则天,相传武则天是一个喜欢别出心裁的人,特别喜欢乱造字、乱改字。有一次她对大臣们说:“射字由身字和寸字组成,一个人的身高只有一寸,应该是指矮小的意思;而矮字由矢和委组成,委有发放之意,把箭(矢)发放出去,应该是射箭的意思。所以这两个字应该掉换过来使用才是。”
此种说法不顾汉字的演变历史,望形生义,主观臆测,大有泛滥成灾、贻误万民之势,故笔者不揣浅陋,冀通过对“射”、“矮”二字作一训释,藉以辟谣,以正视听。
。《说文解字·矢部》说:“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食夜切(小篆体),‘’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由此可见,其实“射”字本来是个会意字,其本义就是射箭,古文字的“射”字象一个人用手拉弓发箭,但是到了小篆,弓箭之形讹变成身字,右边的手变成了寸,原来的形象完全消失,已经无从会意了。而《说文》又据小篆的字形作了不正确的解释,致使“射”字在形体上与其本义越来越远了。
“射”在古文献中的用例很多,也可以证明“射”一直就有射箭的意思,较早的用例如: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射箭。(但是当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那一种竞赛是很有礼貌的。”)

2、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同上)(译文:孔子说:“比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为各人的气力大小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

3、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译文: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归巢的鸟。)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译文:其中有个人虽然耳朵听着弈秋的讲解,但是一心想着有鸿鹄飞来,想着拉弓射下来它,尽管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不如人家学的多。)

5、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诗经。齐风。猗嗟》(译文:哎呀,好漂亮啊,美丽的眼睛那么清澈。美丽的仪容已经成就了呀。整天射箭靶,不出那个箭靶的中心,真是我的好外甥啊!按:侯:箭靶子)

6、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与赞者。《仪礼。大射仪》

7、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译文:射那个驾车的人,那是个君子。)

查检“射”字的义项,射自古也没有指人身材“矮”的意思。王力〈古代汉语词典〉3对射的解释如下:

①用弓放箭。〈孟子。告子上〉:“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又引为射箭的技术。〈礼记。射义〉“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②用压力或弹力送出。鲍照〈苦热行〉“含沙欲射影,吹蛊痛行晖。”陆龟蒙〈练渎〉:“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

③照射。马祖常〈琉璃帘〉“月华远射离离白,灯影斜穿细细红。”

④指责,攻击。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三国志。蜀书。孟光传〉:“吾好直言,无所回避,每弹射利病,为世人所讥嫌。”

⑤追求,逐取。〈宋史。种师道传〉:“今射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

⑥猜测。〈韩非子。难三〉:“人有设桓公隐者,曰:‘一难,二难,三难,何也?‘桓公不能射。”

⑦打赌,比赛。枚乘〈七发〉:“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

⑧姓。

⑨读yè, 射干,多年生草本植物。

⑩读yì通厌,厌弃。〈诗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引可射思?”

再看“矮”字,《说文解字·矢部》说:“(篆文),短人也,从矢委声,乌蟹切。”矮不是会意字,而是从矢、委声的形声字。

古人认为量长短的工具必须正直如矢,故矮字从矢。有段玉裁为“短”作的注为证:“有所长短,以矢为正。……矢者,其中正也,正直为正,必正直如矢而刻识之,而后可裁其长短,故《诗》曰:‘其直如矢。’《韩诗》曰:‘如矢斯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做标准。”所以许多从“矢”的字有短或直的意思,如短、雉、矬、矫、矩等。

应该指出的是,古代用来说明人矮最早好象不是用“矮”字,而是用“短”,“矮”是后来才产生的,具体产生年代还有待进一步查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