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10-23
周敦颐,字茂淑。

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他是当时宏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

在周敦颐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

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太极回·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儒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颐、程灏两兄弟。

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

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颐、程濒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回答者:coconing - 助理 三级 10-22 12:29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回答者:失眠瞌睡虫 - 魔导师 十级 10-22 12:30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谥号元,称元公。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年少的周敦颐随其母从营道到京师开封,投靠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在郑的抚育下成长。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到任后,该县有一疑案久不能决,周敦颐在解决此案中便初次显示了他的才能。
庆历四年(1044年)调南安军(现大余)司理参军,第二年,南安有一狱四,法不当死,而转运使王逵却决定严加处理,众官虽觉不当,但他们慑于王的权势,不敢出面讲话,惟敦颐独能据理力争,王逵不听,他便弃官而去,气忿地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宋史?道学一》本传)王逵终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意图,囚犯免于死刑。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响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同他结为朋友,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敦颐为师受业。
是年冬,移郴州郴县(今湖南郴县)县令,宋仁宗皇v二年(1050年)改任桂州桂阳(今湖南桂阳)令。因其在郴州和桂阳皆有治绩,得到了达官们的赏识和推荐,于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到任时,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分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就高兴地说:“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同上)
仁宗嘉v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共计五年。
嘉v六年(1061年),迁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转虞部郎中,擢提点广南西路刑狱,次年移知南康军。
纵观周敦颐的政治生涯,其官阶并不显达,始终是地方官吏,如主簿、县令、州判官、知州军等,主要是做司法工作,其政绩亦表现在司法工作之中,在当时算得是一位清官。周敦颐在精神生活上是一光明、正直的清高的君子儒,在物质生活上确实是比较清寒的。
在30年的政治生涯中,周敦颐一面做官,一面潜心于儒家学说的研究和传授,他既是一个官员,又是一位出色的儒学大师。据《年谱》说,他在郴县为县令时,“至县,首修学校,以教人”;在合州五年,与士大夫广为交结,“士之从学者甚众”。在代理邵州时,更是大开讲学之风。当时的荆湖北路转运史孔延之在《邵州新迁学记》中赞颂他说:“周君好学博通,言行政事,皆本之六经,考之孟子,故其所设施,卓卓如此。异时宋史书周君之善,以为后世法,未必不以邵学为先”(《周子全书》卷17)至此,周敦颐已被看作是一位应当青史留名的儒学大师了。
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因堂前有一溪,乃以其家乡濂溪为之命名,又将其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熙宁五年(1072年)定居于此,次年六月病死于此,终年57岁。故后人又称他为濂溪先生,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濂学”。湖南道县人,“因家居庐山莲花峰下,所居曰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清同治赣州府志),以志清白。
周敦颐为宋理学之开山祖,史载:“豫章理学节义,为海内师表,而赣郡尤著”,则完全得益于周敦颐。他在南安即与兴国县令程大中相识,大中二子程颢、程颐因此皆从学于周敦颐,以致后来成为中国理学史上著名的“二程”,被世人夸耀“二贤讲道之地,庶几与邹鲁并”,而邹鲁乃孔孟之所指也。可见二程之伟大,又可见其师周敦颐之伟大。传说周敦颐的四世传人——另一位理学大师朱熹也曾慕名而来,欲追寻周敦颐的先风。十八滩头之天柱滩边,当时演绎着“清明上河图”的下釜(现赣江北岸赣县湖江乡夏府古村),留下了他“忠孝廉义”四个手书大字,至今痕迹尚存。
周敦颐曾在江西九江任星子军知军(宋朝,赣江流域商贸繁荣后,为加强赣江水道军事管制,沿赣江设了南安军、星子军、临江军)。周敦颐与当时造章贡台的赣州知府赵\是忘年之交,赵\尚在虔州任知府期间,周敦颐调任赣州府通判。赵\虽年长九岁,又曾于周敦颐有举荐之恩。因此,两位学者早已有了惺惺相惜的情怀,赵\钦佩周敦颐“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之风范,周敦颐则敬重赵\“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之秉性。赵卞对周敦颐的到来,热情有加,亲自陪同周敦颐四处游览虔城,几乎所有的名胜景点,如马祖岩、廉泉、通天岩、章贡台、郁孤台……都留下了赵\与濂溪先生联袂漫步的屐痕。
主要成就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人物,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通 书》都是对《周易》的解释。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依据阴阳哲 学的原理,立足于儒家的文化价值理想,提出了一个与佛教相抗衡的宇宙生成论。在《通书》中,周敦颐结合《中庸》论诚的思想, 把《周易》推崇为“性命之源”,为理学建立道德本体论、重新解释 《四书》奠定了一个以易学为依据的理论基础。
回答者:刀具烟 - 举人 五级 10-22 12:49

.《宋史》有关周敦颐的记载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回答者:cc9393 - 魔法师 四级 10-22 12:50

周敦颐(1017~1073)

中国宋代思想家。字茂叔,原名敦实,亦称敦颐、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和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广南东路判官等职。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他提出“主静”、“无欲”的道德修养论,认为“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对程朱学派“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很多学者认为二程是他的学生,他开启了宋明理学。这一点,现在也有人表示怀疑,但是其精粹的思想是人所共知的,主要在《太极图说》和《通书》中。
《太极图》源于道教,周敦颐将其融入《易传》之中,写出了《太极图说》。在《太极图说》中将《易传》的天地人三方面,演化为天地人三极。对于《太极图说》中的首句现在还有很大的分歧,其中以朱熹和杨方两个为代表。朱熹《濂溪传》中为“自无极而为太极”,杨方九江本《周子全书》中为“无极而生太极”。但是在《太极图解》和《近思录》中为“无极而太极”。当时胡广仲、张栻、吕祖谦与朱熹讨论《太极解义》,就没有提到“无极而太极”有误。所以我认为“无极而太极”也便是《太极图说》的首句。
“无极而太极”。“太极”是什么哪?《易传系辞上》中说的明白,八卦生四象,四象声两仪,两仪生太极。《老子》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这样的“太极”我认为是一个无穷的,不变的,如同朱熹说的“理”。由于它的动静变化而引起世间万物的变化,物物都有太极之理。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矣。”(《正蒙太和》)有一点与这个相似,就是物质的原始状态,但是太极是不会聚散的,而是动静变化。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静极复动,说明太极是运动着的,由于这个变化使得五行变化。五行由阴阳变化而生,《太极图说》中讲:“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实际上就是说这个道理,太极和无极有什么关系哪?可以这样说“太极”还是有形的,而“无极”是无形的,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但是在逻辑上是有先后的。阴阳动静变化的不同,使得生成的五行也不同,所以说:“五行之生,各一其性。”(《太极图说》)“阴阳接而万物生”,阴阳组合的比例不同,使得五行运行而生成的四时和万物不同。怎样才能生成四时等周敦颐没有说明,只是讲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同上)
在万物中,人最有灵气。周敦颐认为:“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物出矣。”(同上)形体生成之后,人所赋有的精神也就有了,五行既成感天地之气,便使人也有善意的本性,万物也具有了自己的特性。周敦颐继承了《周易》里面圣人学说,认为圣人行仁义中正之道,是上承天地之义,所以圣人主静也形成了一极就是人极这里也要顺便说一句就是这个主静。周敦颐讲阴阳动静,这个动和静,他认为是先有静,而后有动的,静极生动就是这个道理。于是就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同上)
这就是说圣人和天地的意愿相同,天地万物的变化运行都是“天”所定的,上次我在解释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说,孔子认为的“天”有两种,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主宰之天。这里的这个“天”就是主宰之天,只有圣人与他相感知。“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同上)就是这个道理。在心性论上,周敦颐强调,无欲主静。“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焉。”(《通书》)周敦颐用“无妄卦”中的含义说,“无欲主静”去其祸的道理。程颐说,在周敦颐门下学习,要求寻孔颜乐处,就是要注意从“乐”中来,怎么样达到“乐”,就是“无欲主静”。
返回来说,周敦颐的“主静”,理学家都重视“静中体验”。“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太极图说》)就是要去杂念,依中正仁义来上体天心,在静中修性,故又说“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通书》)这说明圣人还是可以学的,与孔子主张无异,但是他强调要在“静中体验”,“无欲故静”。理学家和其他儒家一样,其根本主张就是如何成为圣人,故又称为“圣人之学”。成圣人之后,可以教化民众,进入到大同世界,故而他们总是修己安人的。周敦颐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将这个“静”,转化为“纯一”,也就是“无”,这个“无”也不是纯佛道的“无”,主要是“无欲”,无我生来的杂念,清除杂念,追求纯粹的东西。于是这个静成了内心的标准,而动则是外界的,表现为公而无么。这里就要说到周敦颐所讲的一个“诚”字了。
周敦颐从《易》说诚,从诚之源,诚之立,诚之正,诚之用和诚之位五个方面来谈。他在《通书》中系统地说到这个问题,认为万物本来由天而生,万物的真实无妄源于天的真实无妄;天道生生不息,万物各有其性命之正,所以是纯粹至善的,于是他便是如此(可见其是主张性善论的);引《系辞》说用,诚体是静是明,诚用是动是行,能通敢天下事物,具有感之作用;最后说明成圣贤以诚为基,注重道德修养。 另外,周敦颐也提出“几”、“德”、“无为”、“神”等概念,实际也便是由“诚”这个概念而来的,“无极而太极”,“无欲故静”,这些思想一直影响到二程、张载、朱熹等后世理学家
第2个回答  2006-10-22
周敦颐(1017~1073)

中国宋代思想家。字茂叔,原名敦实,亦称敦颐、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和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广南东路判官等职。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他提出“主静”、“无欲”的道德修养论,认为“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对程朱学派“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很多学者认为二程是他的学生,他开启了宋明理学。这一点,现在也有人表示怀疑,但是其精粹的思想是人所共知的,主要在《太极图说》和《通书》中。
《太极图》源于道教,周敦颐将其融入《易传》之中,写出了《太极图说》。在《太极图说》中将《易传》的天地人三方面,演化为天地人三极。对于《太极图说》中的首句现在还有很大的分歧,其中以朱熹和杨方两个为代表。朱熹《濂溪传》中为“自无极而为太极”,杨方九江本《周子全书》中为“无极而生太极”。但是在《太极图解》和《近思录》中为“无极而太极”。当时胡广仲、张栻、吕祖谦与朱熹讨论《太极解义》,就没有提到“无极而太极”有误。所以我认为“无极而太极”也便是《太极图说》的首句。
“无极而太极”。“太极”是什么哪?《易传系辞上》中说的明白,八卦生四象,四象声两仪,两仪生太极。《老子》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这样的“太极”我认为是一个无穷的,不变的,如同朱熹说的“理”。由于它的动静变化而引起世间万物的变化,物物都有太极之理。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矣。”(《正蒙太和》)有一点与这个相似,就是物质的原始状态,但是太极是不会聚散的,而是动静变化。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静极复动,说明太极是运动着的,由于这个变化使得五行变化。五行由阴阳变化而生,《太极图说》中讲:“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实际上就是说这个道理,太极和无极有什么关系哪?可以这样说“太极”还是有形的,而“无极”是无形的,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但是在逻辑上是有先后的。阴阳动静变化的不同,使得生成的五行也不同,所以说:“五行之生,各一其性。”(《太极图说》)“阴阳接而万物生”,阴阳组合的比例不同,使得五行运行而生成的四时和万物不同。怎样才能生成四时等周敦颐没有说明,只是讲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同上)
在万物中,人最有灵气。周敦颐认为:“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物出矣。”(同上)形体生成之后,人所赋有的精神也就有了,五行既成感天地之气,便使人也有善意的本性,万物也具有了自己的特性。周敦颐继承了《周易》里面圣人学说,认为圣人行仁义中正之道,是上承天地之义,所以圣人主静也形成了一极就是人极这里也要顺便说一句就是这个主静。周敦颐讲阴阳动静,这个动和静,他认为是先有静,而后有动的,静极生动就是这个道理。于是就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同上)
这就是说圣人和天地的意愿相同,天地万物的变化运行都是“天”所定的,上次我在解释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说,孔子认为的“天”有两种,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主宰之天。这里的这个“天”就是主宰之天,只有圣人与他相感知。“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同上)就是这个道理。在心性论上,周敦颐强调,无欲主静。“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焉。”(《通书》)周敦颐用“无妄卦”中的含义说,“无欲主静”去其祸的道理。程颐说,在周敦颐门下学习,要求寻孔颜乐处,就是要注意从“乐”中来,怎么样达到“乐”,就是“无欲主静”。
返回来说,周敦颐的“主静”,理学家都重视“静中体验”。“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太极图说》)就是要去杂念,依中正仁义来上体天心,在静中修性,故又说“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通书》)这说明圣人还是可以学的,与孔子主张无异,但是他强调要在“静中体验”,“无欲故静”。理学家和其他儒家一样,其根本主张就是如何成为圣人,故又称为“圣人之学”。成圣人之后,可以教化民众,进入到大同世界,故而他们总是修己安人的。周敦颐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将这个“静”,转化为“纯一”,也就是“无”,这个“无”也不是纯佛道的“无”,主要是“无欲”,无我生来的杂念,清除杂念,追求纯粹的东西。于是这个静成了内心的标准,而动则是外界的,表现为公而无么。这里就要说到周敦颐所讲的一个“诚”字了。
周敦颐从《易》说诚,从诚之源,诚之立,诚之正,诚之用和诚之位五个方面来谈。他在《通书》中系统地说到这个问题,认为万物本来由天而生,万物的真实无妄源于天的真实无妄;天道生生不息,万物各有其性命之正,所以是纯粹至善的,于是他便是如此(可见其是主张性善论的);引《系辞》说用,诚体是静是明,诚用是动是行,能通敢天下事物,具有感之作用;最后说明成圣贤以诚为基,注重道德修养。 另外,周敦颐也提出“几”、“德”、“无为”、“神”等概念,实际也便是由“诚”这个概念而来的,“无极而太极”,“无欲故静”,这些思想一直影响到二程、张载、朱熹等后世理学家
第3个回答  2012-03-05
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第4个回答  2006-10-28
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太极说>><<通书>>等,谥号周元公,世称濂溪先生
第5个回答  2006-10-22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谥号元,称元公。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年少的周敦颐随其母从营道到京师开封,投靠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在郑的抚育下成长。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到任后,该县有一疑案久不能决,周敦颐在解决此案中便初次显示了他的才能。
庆历四年(1044年)调南安军(现大余)司理参军,第二年,南安有一狱四,法不当死,而转运使王逵却决定严加处理,众官虽觉不当,但他们慑于王的权势,不敢出面讲话,惟敦颐独能据理力争,王逵不听,他便弃官而去,气忿地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宋史?道学一》本传)王逵终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意图,囚犯免于死刑。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响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同他结为朋友,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敦颐为师受业。
是年冬,移郴州郴县(今湖南郴县)县令,宋仁宗皇v二年(1050年)改任桂州桂阳(今湖南桂阳)令。因其在郴州和桂阳皆有治绩,得到了达官们的赏识和推荐,于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到任时,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分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就高兴地说:“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同上)
仁宗嘉v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共计五年。
嘉v六年(1061年),迁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转虞部郎中,擢提点广南西路刑狱,次年移知南康军。
纵观周敦颐的政治生涯,其官阶并不显达,始终是地方官吏,如主簿、县令、州判官、知州军等,主要是做司法工作,其政绩亦表现在司法工作之中,在当时算得是一位清官。周敦颐在精神生活上是一光明、正直的清高的君子儒,在物质生活上确实是比较清寒的。
在30年的政治生涯中,周敦颐一面做官,一面潜心于儒家学说的研究和传授,他既是一个官员,又是一位出色的儒学大师。据《年谱》说,他在郴县为县令时,“至县,首修学校,以教人”;在合州五年,与士大夫广为交结,“士之从学者甚众”。在代理邵州时,更是大开讲学之风。当时的荆湖北路转运史孔延之在《邵州新迁学记》中赞颂他说:“周君好学博通,言行政事,皆本之六经,考之孟子,故其所设施,卓卓如此。异时宋史书周君之善,以为后世法,未必不以邵学为先”(《周子全书》卷17)至此,周敦颐已被看作是一位应当青史留名的儒学大师了。
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因堂前有一溪,乃以其家乡濂溪为之命名,又将其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熙宁五年(1072年)定居于此,次年六月病死于此,终年57岁。故后人又称他为濂溪先生,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濂学”。湖南道县人,“因家居庐山莲花峰下,所居曰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清同治赣州府志),以志清白。
周敦颐为宋理学之开山祖,史载:“豫章理学节义,为海内师表,而赣郡尤著”,则完全得益于周敦颐。他在南安即与兴国县令程大中相识,大中二子程颢、程颐因此皆从学于周敦颐,以致后来成为中国理学史上著名的“二程”,被世人夸耀“二贤讲道之地,庶几与邹鲁并”,而邹鲁乃孔孟之所指也。可见二程之伟大,又可见其师周敦颐之伟大。传说周敦颐的四世传人——另一位理学大师朱熹也曾慕名而来,欲追寻周敦颐的先风。十八滩头之天柱滩边,当时演绎着“清明上河图”的下釜(现赣江北岸赣县湖江乡夏府古村),留下了他“忠孝廉义”四个手书大字,至今痕迹尚存。
周敦颐曾在江西九江任星子军知军(宋朝,赣江流域商贸繁荣后,为加强赣江水道军事管制,沿赣江设了南安军、星子军、临江军)。周敦颐与当时造章贡台的赣州知府赵\是忘年之交,赵\尚在虔州任知府期间,周敦颐调任赣州府通判。赵\虽年长九岁,又曾于周敦颐有举荐之恩。因此,两位学者早已有了惺惺相惜的情怀,赵\钦佩周敦颐“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之风范,周敦颐则敬重赵\“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之秉性。赵卞对周敦颐的到来,热情有加,亲自陪同周敦颐四处游览虔城,几乎所有的名胜景点,如马祖岩、廉泉、通天岩、章贡台、郁孤台……都留下了赵\与濂溪先生联袂漫步的屐痕。
主要成就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人物,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通 书》都是对《周易》的解释。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依据阴阳哲 学的原理,立足于儒家的文化价值理想,提出了一个与佛教相抗衡的宇宙生成论。在《通书》中,周敦颐结合《中庸》论诚的思想, 把《周易》推崇为“性命之源”,为理学建立道德本体论、重新解释 《四书》奠定了一个以易学为依据的理论基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