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知道郑板桥为什么要审问那些石头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5-22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上面的文字是有“扬州八怪”之称郑板桥在做潍县县令时所写,是著名的“难得糊涂”的全文。说起这个郑板桥,人怪,做事更怪,至今在我们这一带还流传着郑板桥审石头的故事,我自小便听说过这个故事,因其内容妙趣横生,所以记忆忧新。
民间传说郑板桥(郑燮)在潍县任县太爷时,衙门前的大街上,常年有一对老夫妻靠卖粥为生。有一天,郑板桥出衙门办事,他的轿子在路过到这条大街时候,看到这对卖粥的老夫妻正坐在地下抱头痛哭,旁边盛粥的大缸被打成碎片,粥洒了一地,周围围着一些人指指点点的。郑板桥感到肯定事出有因,心想自己作为当地的父母官,可不能不管,于是,他便让抬轿人停下,走到这对老夫妻的前面和颜悦色地问到:”老人家为何在这里啼哭,你们卖粥的缸为什么破了呢?有什么难言的事情可以对我说,我给你们做主啊。”因为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经常在外体察民情,为官又清正廉洁,哪个老百姓不认识他啊,所以这对老夫妻抬头一看便认了出来,“哎呀,原来是县太爷驾到,父母官来了”,于是,便急忙叩头口称冤枉,要郑板桥为他们做主,并对郑板桥讲述了他们的遭遇:原来,在这条街上经常有一群泼皮混混到处胡闹,今天,他们在傍边的餐馆吃饭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打闹了起来,更是无缘无故的将这对老夫妻赖以生存的粥缸打破了,因为老夫妻俩惹不起这群混混们,只好无助的在这里伤心落泪。

郑板桥听说以后,马上派人将那几个泼皮混混找来,与老夫妻对质,但那几个泼皮混混哪里肯承认,其中一个还说:“粥缸是被旁边的那块大石头打破的,与我们无关啊”。郑板桥又问旁边围观的人众,到底有没有人看到事情的经过,但大家都都不吭声,谁也不愿意出面指证。郑板桥稍一沉吟,低头一看果然有旁边有一块大青石,他眼珠一转,命令手下人:“来呀,给我把这块大青石头绑了,押上公堂,我要亲自审问它”。旁边看热闹的人与那几个混混都感到很奇怪,他们虽然也知道县太爷平时断案如神,但也不相信一块石头会招供,于是便哄哄嚷嚷的跟到县衙们,看看县太爷到底怎样审这块不会说话的石头。却说郑板桥做到大堂上以后,把惊堂木往公案上一拍,怒目横眉高叫一声:“来人,将衙门的大门给我关上,老爷我要审个明白,看看打碎粥缸的到底是石头还是人,大家在这里作证,今天如果审不清楚谁也不用走了”。他说完后,大家都都面面相觑,暗自叫苦,心想这次可上了当了。郑板桥再也不管众人,开始审他的石头,一会儿要石头招供,一会儿又要用刑,板子打的噼啪乱响,还真象那么回事,折腾了半天,你想,石头哪里会招供啊,但没有凶手,谁也走不了啊。眼看时间慢慢的流过,天也越来越晚了,众人心中都非常的焦躁,心想,看来再不指认出凶手是无法脱身了。这时,郑板桥说话了:“各位父老,我审了半天,石头也没有招供,看来凶手不是它了,大家再想一想到底是谁打碎了老人家粥缸啊”。众人早就憋不住啦,便齐声说知道凶手是谁。那几个泼皮混混一看,也不用别人指证,都纷纷跪地求饶了!
郑板桥在潍县为官时廉政为民,一身正气,在他初到潍县时,恰逢当地连年灾荒,他冒着丢官的危险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当地人民感怀其恩德,对他极为敬仰,在民间留下了许多有关他的传说轶事,审石头的故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桩罢了,开头说的“难得糊涂”的来历也有好几种说法,其中的一种传说是郑板桥在外出查访时碰到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隐士,在两人交谈时有感而写下此“糊涂文”,却不想流传于世。“难得糊涂”看似糊涂,实则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正说明板桥先生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人。现在的潍坊博物馆对郑板桥在潍县的事迹有详细的记载,据说,他辞官离开潍县时两袖清风,身边只带了三头毛驴一箱书籍,另有一对书僮作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