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苏省的地盘不大,方言却差距这么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我从两个方面答题。首先,江苏主要存在哪些方言?第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言。
第一,江苏省主要存在四大方言。
一是以南京、扬州为代表的洪巢片江淮方言;

二是以南通和泰州为代表的通泰片江淮方言;

三是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吴语方言;

四是以徐州,赣榆为代表的北方方言。
第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言呢?
首先,江苏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是它的南北跨度很长。

江苏最北面的丰县,纬度比山东台儿庄和河南许多城市还要偏北,距离黄河的直线距离也只有100公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北方的城市。最南边的苏州市吴江区,已经比邻浙江湖州,是非常典型的江南城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语言各异,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从地理差距分析。

其次, 历史 的积淀和多次人口迁移,让各地语言呈现巨大差距。

中华文明虽然发源于黄河流域,但是从汉朝开始,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汉朝,主要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到了晋朝,又有永嘉之乱,到了南宋,为了躲避北方金国的侵入,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北方人口的持续南迁,快速提升了南方的文明程度,也给南方诸多城市注入了北方的文化因素。比如杭州小笼汤包现在特别有名,实际上源自于南宋时期小朝廷从开封迁移到临安,带来了北方的灌汤包做法。拿江苏来说,永嘉南渡之后,东晋司马家迁都到今天的南京,北方世家豪门,带着北方的方言,来到了之前以吴语方言和江淮方言为主的南京地区,自然会产生融合和变化。直到今天,南京话里面既有吴语方言的特点,也有北方话的特征,身处南北交界的桥头堡,南京话成为研究南北文化语言的重要样本。

以苏州无锡为代表的吴语方言之所以能保留完整,也和 历史 有关系。吴语地区 历史 悠久,极少有外来文化入侵,永嘉南渡,北方人来到南京执政,吴语地区地方豪门望族势力雄厚,根本不给这些外来者立足的机会,所以那一批北方贵族,有的前往浙江会稽发展,有的盘踞在南京,还有相当一批北方人定居在了镇江。因此今天在镇江,还有很多村落讲北方方言,这样的现象在江苏并不少见,学者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方言岛”。
总之:江苏省方言多样的原因,既有一个地区长期演化的原因,也有外来人口迁入融合的原因。

江苏省的地盘不大,为何方言差异却如此之大?
其实,江苏地区的方言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分为三类。吴语区,江淮官话区和中原官话区。

其中,中原官话和吴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外省人听来感觉根本就两国的语言)。而江淮官话作为江苏省最流行,分布最广的方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甚至可以作为江苏省的代表方言。

江淮官话,又称下江官话、淮语,属南方官话,通常将南京话和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

江淮官话可分为洪巢片、通泰片和黄孝片,洪巢片的分布范围最广,涵盖大半江苏省和安徽省。而在江苏省内,主要以洪巢片以通泰片为主导。

那么。一个小小的江苏。为何会出现多种方言与文化的差别呢?

我认为是古代不发达的交通通勤导致的!
稍微了解一点江苏地理的小伙伴一定清楚,江苏省形成了一个被两条河流一分为三的格局。这两条河流就是淮河与长江。其中淮河又多次被黄河夺道入海。 现在大家都知道,过条江跨个河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开车交个过桥费就过去了。但是放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前,长江与淮河那就是两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资料链接

(江苏省内的长江)

长江与黄河。水面宽、水量大、水流急,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架桥技术,没有先进的渡江工具,没有火力强大的炮火下,对于长江黄河两岸来说,要想攻克对方城池势必登天。因此,长江南北多次形成两个对立的政权。

经典战役:赤壁大战

而长江与夺淮时的黄河最宽处都在江苏省境内,打仗都费劲,更别说百姓想要跨越了。

百姓的心声:

所以,这两道天然的屏障就把江苏分成了三个文化领域,也就是现在的三种主要方言区。

淮河以北,也就是现在的苏北大部分地区,主要是由徐州、宿迁西北部、连云港北部为主导的中原官话区。 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大部,长江以南西部,也就是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南通西北部、南京、镇江、常州西部为主导的江淮官话区。 长江以南东部,也就是苏州、无锡、常州东部南部为主导的吴语区。
因此,江苏省现在这种复杂的语言情况就不难理解啦!

在江苏生活快20年了,江苏的方言确实差别很大,有多大呢?拿南京来举个例子,城北老下关地区的方言,跟老城南地区不一样。最南边的高淳区的方言,大部分南京人听起来都像听天书。

江苏方言分布
江苏,通常被划分为苏北、苏中、苏南,方言也基本按照这种划分分为中原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和吴语区。另外,在靠近山东的地方还有一小部分胶辽官话区。

中原官话区,主要是徐州、宿迁、连云港,三个靠近山东的地级市,在饮食、语言等风俗习惯上受山东影响较多。其中,连云港部分地区受胶东半岛影响大,说的是山东方言中的胶辽话。

江淮官话区,重要包括苏北苏中部分区域,扬州、泰州、淮安、盐城、镇江以及南通、南京大部分区域都属于江淮官话区。语言上更接近安徽。

吴语区,也就是古吴国所在地,主要是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南京的高淳溧水、南通的启东、海门等地。风俗、语言上与浙江上海接近。

除了三大片区外,每个片区内还有错综复杂的小语种方言分布,就像开头说的南京城区的城南城北方言都不一样。南通市区跟海门、如东等地方言也不一样。扬州话内部也有区别。

方言差距大,是有原因的
语言差异的形成,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一般来说跟 历史 变迁关系很大。

江苏的中原官话区,在 历史 上就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是南方进入中原的枢纽之地。 历史 上对中原地区的争夺,往往都把这一区域牵扯在内。中国古代几次大的人口迁徙,像晋朝的衣冠南渡,明朝的大移民政策,徐州、宿迁、连云港地区都是缓冲区。本来就是南北方的边缘地区,再加上几次北方人大规模南下定居,这个区域说中原官话一点都不奇怪。

江淮官话区,在隋唐之前其实是不存在的,这一区域当时大部分属于吴语区。江淮官话是吴语与北方官话结合产生的。南京话可以算是江淮官话的代表,以南京为中心的扬州、镇江、南通部分地区都算是江淮官话区。

这一区域在 历史 上曾有过几次移民潮,最有名的就是东晋时期衣冠南渡,很多北方贵族从洛阳及周边的北方地区来到这里躲避战乱,带来了当时的北方官话。后来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发布了官方的语言标准《洪武正韵》,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国标。《洪武正韵》采用以南京周边地区吴语,参考北方官话的方式,这就是江淮官话了。

江淮官话作为全国普通话有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清朝末年鸦片战争事情,还有一些西方人以为南京的江淮官话就是中国的普通话。

吴语,有一句话叫吴侬软语,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吴语的发音。吴语是一种古老的方言,从周朝事情就有了,已经3000多年,最有代表的就是上海话。吴语的发展历程比较简单清晰,从夏朝开始就一直在吴越地区使用,至今仍有9000多万人群在使用。苏南的苏州、无锡、南通部分地区在 历史 上都属于古吴越地区,所以他们使用吴语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

江苏省的方言体系,基本上分为三大板块。而三大板块之下根据不同的地区又分为很多方言小片区。之所以形成三种方言种类,主要源于江苏的 历史 位置以及省份形状。

首先是江苏省的省份形状,我们都知道江苏省的设立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 历史 上很长一段时间与隔壁的安徽是同一行政区域,而这一区域恰好处在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之上。江苏省独立为一个省份之后,省份形状更加像一个长条状,东西较短,南北偏长,所以方言体系也是由北至南依次分布,分别是中原方言、江淮方言以及吴方言。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 历史 原因,我国的区域势力范围、人文文化经常是以江河为界限,比如长江和黄河。而古时候,长江与黄河的入海口都位于江苏省,所以江苏省内三大方言体系基本上也大致沿着这两条河流划分,古黄河入海口以北方言体系是中原方言,而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区域是江淮方言,长江以南地区是吴方言,当然有些许偏差,比如南通在长江以北,但南通大部分地区说的是吴方言。

江苏三大方言体系当中,以江淮方言的使用地区最广,这主要是源于其他两种方言的诞生地以及形成方式决定的。中原方言,更多的使用地区是河南以及山东的鲁西南地区,而吴方言是浙江大部分地区的使用方言,从这些方言的使用片区上,也能大致看出古代各诸侯国的势力范围。当然我们所说的江苏话,一定是包含有这三大方言体系,不能单独以江淮方言来代表江苏话。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江苏方言确实很多:高淳话(仅限高淳溧水),徐州话,盐城话,扬泰话,苏州话,常州话

从 历史 角度分析,据说是元朝蒙古人为了方便统治,把各地的人分散开来,语言不通也就不能团结,很难造反,时间一长融合后,就形成了各地方言。

江苏的方言差异确实是全国最奇异的,每个县城甚至每个镇都会有不一样的方言,主要以淮扬官话,吴语,徐州话,盐城话,南通话,安徽话等多种方言组成,很有意思和特色。

替太平天国有关,长毛杀人太多,金坛很多人死于太平天国,同治时苏北人来填补了。常州也是一样。因此金坛大多数人讲苏北话。有的地方这村本地话,傍边一村这是苏北话。

南通方言最特别,南通地区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讲南通话,而真正能讲标准南通话的人,确实范围很小,就通州区而言,就有多种方言,有的一路之隔,有的一河之隔,而方言就不一样了,有的甚至听不懂

作为江苏人,感觉跟其他省相比,是一个硬生生被拼凑出来的省,毕竟没有相同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也没有相通的语言。

江苏虽然方言很多,但其实就两种,一是吴语,一是江淮官话。吴语区的苏锡常彼此是可以听懂和交流的,江淮语区也只是略有差别,只是口音的细微差别,互相用各自乡音可以交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