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学概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8

在1917年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一场文学革命在《新青年》杂志中悄然兴起,这就是被称为新文学的白话文学运动。这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首次提出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将其确立为文学语言的主流。两个月后,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主义”,进一步探讨了文学内容的革新路径。


1918年,胡适在多篇文章中,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进一步论证了白话文学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鲁迅在《渡河与引路》中强调,只有思想的革新才能推动文学形式的真正变革,他指出:“思想照旧,换的只是形式,而非实质。”这表明了思想革新在白话文学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这场革命的早期成果体现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白话诗,它们的成功展示了白话文学的可能性。随后,散文和小品文的繁荣,如鲁迅的《小品文的危机》所言,“旧文学自认为的特长,白话文学并非无法企及”,进一步证实了白话文学的威力。经过理论倡导者们的不懈努力,白话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主导力量,标志着文学表达方式的重大变革。




扩展资料

白话文学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言文书写的作品而言的,是用当时的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一种书面语形式的文学。白话文学最初是在唐朝时形成的,主要以当时民间的讲唱文学为代表,称之为变文,后来叫做白话。明清以后,四大名著的产生,正式奠定了白话文学的地位。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学和官话结合,并导致开始使用国语,也就是现在中国的普通话,形成了现代汉语。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