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57]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历代评价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58]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59]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60]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61]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62]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
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摧群雄而电击,举勍敌其如遗。
指八极以远略,必翦焉而后绥。
釐三才之缺典,启天地之禁闱。
举修网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
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
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辉。
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
[63]
潘安: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
[64]
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65]
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66]
裴松之:魏太祖机变无方,略不世出。
[57]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67]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
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68-69]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孙吴。
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
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
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70]
魏元忠:魏武之纲神冠绝,犹依法孙、吴,假有项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下哉![71]
朱敬则:①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
[72] ②昔魏太祖兵锋无敌,神机独行,大战五十六,九州静七八,百姓与能,天下慕德,犹且翼戴弱主,尊奖汉室。
赵蕤: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
[73]
张说: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74]
张鼎: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
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隐隐都城紫陌开,迢迢分野黄星见。
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
可惜望陵歌舞处,松风四面暮愁人。
[74]
穆修:惟帝之雄,使天济其勇尚延数年之位,岂强吴、庸蜀之不平![75]
司马光: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
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
雅性节俭,不好华丽。
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76]
何去非:①曹公逡巡独以其智起而应之,奋盈万之旅,北摧袁绍而定燕、冀;合三县之众,东擒吕布而收济衮;蹙袁术于淮左,彷徨无归,遂以奔死。
而曹公智画之出,常若有余,而不少困。
彼之所谓势与勇者,一旦溃败,皆不胜支。
然后天下始服曹公之为无敌,而以袁、吕为不足恃也。
至于彼之任势与力,及夫各挟智勇之不全者,亦皆知曹公之独以智强而未易敌也,故常内惮而共蹙之。
[77] ②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
[78]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79]
王安石: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80]
洪皓:长笑袁本初,妄意清君侧。
垂头返官渡,奇祸怜幕客。
曹公走熙尚,气欲陵韩白。
欺取计已成,军容漫辉赫。
跨漳筑大城,劳民屈群策,北虽破乌丸,南亦困赤壁。
八荒思并吞,二国尽勍敌。
四陵寄遗恨,讲武存陈迹。
雉堞逐尘飞,浊流深莫测。
回首铜雀台,鼓吹喧黾蝈。
[81]
钟惺: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82]
张溥:①孟德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材多艺,孟德诚有之。
②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83]
《三国志通俗演义》: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
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
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
豪杰同时起,谁人敢赠鞭?[84]
陈祚明:孟德天分甚高,因缘所至,成此功业。
黄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 :①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
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85-86] ②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7]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古人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评价请问谁有一些文
张溥:①孟德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材多艺,孟德诚有之。②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83]《三国志通俗演义》: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豪杰...
谁有一些文章是关于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评
问起三国中谁是最让人惋惜的人物,几乎每个人都会答出同一个人——周瑜。虽然他统帅三军,却没有战死沙场,倒是被人活活气死,留下千古笑柄。 自古江南多才俊,身居“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的他更是人中龙凤,有“王佐之才”,在江东的三分天下,羽扇纶巾的他领袖群伦,定格了儒将神化的形象。及至后来,那份谈笑间灰...
急求三国人物评价,刘备的,50~60字左右,快快!!!只发给我一个人
”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古人描写三国历史人物的诗句
关羽的形象同样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赞词中写道,"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渊。关公神算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 通过这些诗句,关羽的英勇和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陈元龙的《关公赞》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关羽的高尚品德,"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
历史上的人对曹操的评价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谭其骧:曹操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钱穆:曹操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黄仁宇:曹操,...
历史上的人对曹操的评价
陈寿《三国志》评价:汉末的时候,天下发生大乱,豪强并起,然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没有人能敌。太祖运筹帷幄,鞭挞天下,采取韩信、白起的良策,不念旧恶,最终能够总揽机要,成就大业的人,只有他的明略最为合适。也可以说他是非同寻常的人,当代最为杰出的了。(译文)王沈《魏书》评价:太祖率兵...
中国官方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对历史进程有哪些贡献吗?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孙胜、贾诩:“刘备雄才。”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别人我就不多说了。至于历史进程的贡献,东吴是很好的将外来...
三国历史上对张飞的评价
1、刘备: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译文:张飞忠诚刚毅,比得上召虎,远近闻名,因此特地颁布命令,增高您的级别,进封您 的爵位,兼管京都。希望您助长上天的威严,用德行来安抚百姓,用刑杀来讨伐叛逆,以...
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史功底,他不独对古典小说名著十分熟悉,并多有精辟的评论,且对《二十四史》、《昭明文选》等都很熟悉。他信手拈来的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评价,令人十分赞叹。然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批评中,他对曹操的诗歌似乎更为偏爱。不论是在生活中、会议上、行军中,还是在家庭...
历史上对曹操是怎么评价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译文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