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怜之姿行控制之事:当父母放弃尊严时,也剥夺了孩子的尊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控制”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形的。

今日看到一个视频,阜阳的一个妈妈因为与孩子发生了矛盾,当街给孩子跪下了,一边磕头一边说着什么。

看完之后,很心痛。

既为孩子,更为妈妈。

这是“秒闻视频”发布的44秒片段,时间不长,却足以让人感慨万分。

很多网友感慨:“只有做了母亲才能体会到的崩溃。”

我也是一个母亲,可是我却难以认同这种“崩溃”的方式。

试问:这样的崩溃,会起到什么作用?带来什么益处?

无论我是母亲还是孩子,我都看不到这件事的意义。

有人或许会说:不到迫不得已,谁会当街给孩子跪下?

可是,你跪下之后,想过会有什么结果吗?

在我想来,结果不外有三:

(1)孩子无动于衷

在视频上看,这个孩子确实无动于衷,就那么淡定地站在母亲面前,看着母亲给他下跪磕头,听着母亲说着话,却没有任何表示。

既然如此,为何要跪?

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为了这样的孩子如此作贱自己,不值得。

(2)孩子感觉很尴尬,同时因被 社会 指责带来心理压力。

如果孩子还没有麻木到“冷眼旁观”的程度,如果孩子还能懂得反省,那么孩子会因为母亲这么做而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他会自责,思考:

同时,母亲这一跪,就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 社会 压力。有来自同学的、亲朋好友的,还有来自生活环境的。

有个网友就分享了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他就是在这里母亲和 社会 双重压力之下,从此再也不敢和母亲理论任何事情,把什么话都憋在了心里。

面对这样的孩子,母亲这一跪,无异于“道德绑架”。

孩子会因为母亲的这个动作,产生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他会因此妥协。而且,他还会因为担心母亲故技重施,而不断减少和母亲发生冲突的机会,尽量远离这个行为偏颇之人。

母亲可能傻乎乎地以为孩子被她“这一跪”变得懂事了,她却不知道孩子是彻底把“心门”关上了。

(3)孩子更叛逆,对母亲更加颐指气使。

如果孩子以为让母亲为他弯腰,意味着他打赢了这场亲子战争,那么母亲越跪,就越将孩子往这条错误的路上推得越来越远,无法回头。

一个人的价值感(优越感)是如何的,决定了他所有的言行。

当孩子看到你为他如此妥协,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耀时,那么你每一次下跪,都会增强了他的价值感,并以此行为推着他越走越偏。

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为并不能证明妈妈有多委屈,或者多伟大,为了孩子能牺牲到什么程度。而且,即使我们崩溃,也不该用这种方式来呈现。

这个行为,不该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它给父母、孩子包括 社会 带来的都是伤害。

孩子从呱呱坠地,我们就是他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我们的一切言行,我们渗透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当中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所以,当我们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时候,孩子不但会不尊重我们,他们也学不会如何正确的尊重自己,如何尊重周围的人。 包括:同学、同事、伴侣和他将来的孩子。

当父母放弃自己尊严的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的尊严。

那么,当孩子不配合我们的时候,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者叛逆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

(1)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小问题,才不会积少成多造成崩盘

当一直懂事的孩子突然间行为有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与孩子沟通,问问孩子最近遇到了什么事。

当每一件小事都能及时疏导解决,若每一团小火苗都能及时熄灭,那么就没有熊熊大火燃烧的机会。

所以,不要把你以为的小问题,真的当作小问题。只要孩子在意的问题,都值得我们重视,都值得我们花时间与孩子深入沟通,帮孩子释疑。

(2)持续的不良行为,需要向深处挖出孩子的“本质需求”

如果孩子长期持续不良行为,那么意味着孩子内心深处一定有没有满足的需要,是那个一直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在那里持续地推着他用“不良行为”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往后退一步,不再仔细聚焦在孩子某一个不良行为上,而是要综合孩子这个阶段的表现,尝试找到孩子内心深处那个没有被满足的“本质需求”。

比如,我儿子如果持续好几天都在给妹妹找茬,惹妹妹生气哭闹的话,我就会反省自己是否在前段时间对女儿过于偏爱、陪伴过多了。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把天平刻意向儿子这边倾斜,多陪伴他,多公平处理兄妹间的冲突,甚至周末还会单独带着儿子出去玩上小半天……儿子对妹妹很快会恢复友好和谐的状态。

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源于什么,他只是根据心情做事。

但是,虽然孩子意识不到他的错误目的,但是“错误目的”(具体可以参考正面管教中的四个错误目的)就在那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然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孩子表面上的不良行为就会停止。

(3)永远不要企图控制孩子,无论用强硬的手段,还是用软弱的道德绑架。

无论父母用哭还是用跪的方式,无论我们表现得多么柔弱,多么可怜,背后都是想要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让孩子因为我们如此悲惨,而做出让我们满意的行为。

同理,父母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听他们的话,更是直接的控制行为。

只要我们的目的是“控制孩子”,结果一定不会让我们如意。 哪怕我们如意了一小段时间,长期下去,最终失败的人一定是父母。

只有我们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人,我们对孩子的爱不是为了让他听我们的话,成长为我们希望的样子,而是尊重他的感受和成长规律,支持他拥有自己的人生。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我们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爱和引导。

育儿 路上,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且,行胜于言,行为比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具有渗透性。

如果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先做到那个样子。

——这句话不是抬杠,而是 育儿 的最佳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我们不用刻意说什么教什么,我们自身的言行就在时刻引导着孩子朝着我们所在的方向前进。

——END——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