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反映了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反映了什么问题?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又称为财政依存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GDP分配中,国家(或地方)所得占的比重。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家(或地方)财力越充足。作为一项监督指标,它表明财政收入的规模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扩大。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不仅与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受到国家财税政策、税收征管强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运行质量高、第一产业比重低、新兴行业、资源型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比重大的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涉农企业、福利企业等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企业如果在地方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高,也有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偏低。另外,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部分行业的增加值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构成,对GDP有贡献,但对财政收入却没有太大贡献,如果这些行业比重高,也可能使得该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其它地区。除上述原因之外,财政收入与GDP核算口径的不一致,也会使得地区之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不可比。

中国应降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吗

这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不仅超过GDP增速,也大大超过居民收入增速。2000-2012年,财政收入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增长高出同期GDP增速5个百分点。福布斯排行榜上,曾有“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的说法。有研究报告指出,如财政收入每年比实际增速降低一个百分点,可使GDP平均增长率略提高0.0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总额平均增长率增加1.03个百分点。这将使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另一观点认为,通过减少财政收入补贴全体居民并不是适当的办法,但有必要推进结构性减税。
而目前达成共识的是“营改增”。如果“营改增”试点推广至全国的话,每年能够再负3000至4000亿元。
营改增的实施,可以说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认可了税负结构性过重的观点。
而营改增,本质上就是降低税负,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中国2014财政收入占gdp多少比重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时约为13.5%,到2012年,该比重上升到22.6%,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财政部公布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增长10.1%。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39744亿元,增长10.9%。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反差之大说明了什么?求解

当前,由于国家财政面临很大困难,因此,经济界提出振兴财政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尤其迫切的是要尽快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作为一项监测指标,它表明财政收入的规模应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上升,为此,国家要求各级财政预算也应与GDP的增长相适应。近年来,区县级 *** 均不同程度地关注着这项指标。然而,当区县间做横向对比时却发现了许多问题,区县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数据差距悬殊。从1996年、1997年区县年鉴数据资料上反映,1996年这一比重高的达到410%,低的只有27%;1997年最高为452%,最低也只有40%。反差说明了什么?
邬春仙认为,目前区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出现巨大反差的现象反映出如下几个问题:
①区县在GDP核算行为上不规范。她说,市统计局对GDP核算制度是统一的,对方法及资料获取渠道等均有明确规定,但各区县并未完全按制度执行,从而出现了GDP核算口径、范围不统一的问题。②人为因素干扰。目前,各区县均将GDP增速作为一级 *** 的考核内容,比重反差过大,说明数据可能有水分。对此,丰台区统计局副局长李永福也认为,有的区县由于对GDP理解不甚了解,为完成考核而人为提高速度。③制度上不完善。比如对个体单位的核算问题,对中央、市属单位资料反馈的问题等。
宣武区统计局局长史象逵认为,反差大主要问题还在GDP核算质量上,目前包括这个比重、包括GDP,在地区间使用均不合适,尤其是横向比较更不可用。GDP核算质量有待提高,市局从管理上应加强领导,“反差”现象已持续了几年,该是统一的时候了。
许宪春说:透过“反差”,说明目前客观存在着一对矛盾。从GDP核算看,国家并不要求区县(地市)一级核算,但各级统计部门又限于地方 *** 管理的需要,尤其作为一级 *** 的考核内容,在地区间又必须要进行核算,加之基层的基础工作薄弱,必然出现核算中的许多问题。
北京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魏小真认为,“反差”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统计基础工作还十分薄弱,另一方面更暴露出多年来对区县统计数据管理上的问题。她说,现在讨论的这个比重是根据区县上报的年鉴资料计算的。从年鉴上报数据要求看,对GDP要求的是区县所属口径,财政收入是地方口径的,但至于区县上报的数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我们从未对其做过审核、检查,只是要求区县自己负责,可以说对这部分数据的管理是空白。以前,区县由于有横向对比的需要,发现过问题,也反馈过意见,但由于市里不直接使用区县资料,所以对这项工作也一直未抓起来。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有什么作用

一般债务收入不计入财政收入,前者经常要大于后者。1、前者比后者更能反映财政集中度。财政收入只是标示了财政可能使用和支配GDP的规模,而财政支出表现为对GDP的实际使用和支配规模。2、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分配的过程,财政支出反映的是财政在GDP使用过程中的活动。3、前者更能反映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是怎样的

国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105年为22.49%,这个数据在全球排在169位左右。美国约占17%,新加坡15%左右,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洲多国都在30%以上。

请教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多少

全国财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两万亿元,在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1691亿元(不含债务收入)。而在 *** 总理昨天的 *** 工作报告里,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1.67万亿。这样,我国200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了20%。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一般是25%,而发达国家的比例更高,所以我国20%并不算高。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意味着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增加,这是通过宏观调控的一种合理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一直希望增加这一比重。

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21715.3亿元占GDP136564.6亿元的比重为15.90%

92-95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什么么会下降

主要是那几年的高通货膨胀造成的,高通胀必然伴随资产价值的重估,资产价值的重估不是必然伴随税收的增加、或者不是同比例增加,前者要远高于后者,造成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收支不平衡。全国财政收支形成赤字是正常的,也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当年支出大于收入差额是8000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支出总量(全国公共财政支出+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 *** 债券还本支出)-收入总量(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财政调入资金)。在财政部网站的“财政数据”下面有《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和《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