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北冥有鱼》与《鲲鹏与斥鸩》对比阅读训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甲]北冥有鱼

[乙]鲲鹏与斥鸩

穷发①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垂天之运;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②南冥也。斥鸩笑之日:“彼且奚适③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高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穷发: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②适:往、去到。③适:适应。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怒:发怒) 

B.志怪者也(志:记载) 

C.绝云气(绝:穿过)

D.彼且奚适也(且:将要)

2.请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三处)。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高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分三个层次描绘鲲鹏展翅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先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再写大鹏俯瞰大地的景象;最后写鹏鸟迁徙南冥的活动。

B.乙文通过描写小鸟对大鹏的讥笑,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甲文中的大鹏体型硕大,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而乙文中的斥媒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

D.甲文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乙文则说明目光短浅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垂天之云。

5.大鹏形象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之一。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诗句,分析“大鹏”形象备受人们喜欢的原因。  

诗句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代·李白《上李邕》

诗句二: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宋代·李清照《渔家傲》)

【答案】

1.A(A.“怒而飞”的意思是“奋起而飞”。怒:奋力)

2.正确停顿为“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高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3.A(A .对三个层次的表述顺序错误。应该是先写北冥之鱼由能到鹏的变化;再写峭鸟迁徙南冥的活动;最后写大鹏俯瞰大地的景象。)

4.①山野中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②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

5.山野中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大鹏形象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有:①大鹏形体巨大。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②志存高远,对自由、光明有着执着的追求。“海运将徙于南冥也”。 ③大鹏力大无穷,“水击三千里”。 ④大鹏善借长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它并没有因为自身的伟岸强大而鄙弃一切,而是善于凭借长天劲风而展翅迅征。

参考译文

[乙]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