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为啥把大臣穿的官服叫蟒袍?

明明就是长了脚爪的龙,为啥要叫“蟒”呢?比如叫“虬袍”、“蛟袍”、“鼍袍”这些都是长了脚爪而像龙的生物
叫蟒是不是有啥典故呢?

蟒袍

古代绣有蟒纹的官服称为蟒袍。蟒形似龙。明代的蟒形仅比龙少一爪,故蟒袍非经皇帝特赐不得穿用。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曾因抗击倭寇有功而被赐以蟒衣。与之类似的尚有飞鱼服、斗牛服、“牛”、“鱼”亦类蟒形,因而皆为较尊贵的服饰。

清代与明代不同,上自皇子下至九品文武小官甚至未入流者皆有蟒袍。此时蟒形皆为四爪,但服色与蟒数多少却因官职大小而有所不同。皇子用金黄色蟒袍,九蟒;亲王用蓝、石青色、九蟒;贝勒用蓝、石青色,九蟒四爪;文武一品至三品同贝勒;文武四品至六品用蓝、石青色,八蟒四爪;文武七品至九品及未入流者用蓝、石青色、五蟒四爪。

上面是查的资料。下面是我个人的看法。
人说龙生九子,皆不成龙。但是试着查了一下九子的名称发现不尽相同,说明由龙演化过来的“龙子”肯定不只九个。“九”在古代是个概数,泛指多。所以我觉得楼主提的虬呀,蛟呀,蟒呀,可能都是由原始的龙演化过来的。
又细查了一下有关九子的资料,发现这些龙子各有喜好,如赑屃(bìxì)好负重,于是驮石碑的重活给了他;狴犴(毕案)憎恶恶人,所以让他看监狱。所以蟒作为演化龙的一枝,也必有其特点,所也才被绣在衣服上吧?具体什么特点,我也不敢妄言,期待楼下的人给予更好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5
袍带戏,简而言之:穿蟒袍,系玉带的戏。而穿蟒袍系玉带者,即帝王将相也,故而多表现历史战争、宫闱斗争、民族矛盾、朝政变革、改朝换代等大型剧目。如以《三国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明英列传》、《楚汉相争》、《列国演义》等内容编排的《借东风》、《清官册》、《宫门带》、《将相和》、《穆桂英挂帅》、《追韩信》、《鸿门宴》等戏。凡演出袍带戏的剧种大多是活跃于城市的,历史悠久的,角色齐全的大剧种、大戏班。如京剧、徽剧、昆剧、秦腔、高腔等。

皇上的是龙袍,百官的是蟒袍。怎么区别呢?就在爪上。五爪为 龙,四爪为蟒……。 您说什么?仨爪?仨爪?那……是鸡,鸡爪子!没仨爪的。再就是颜色上分。 龙袍是正黄的,蟒袍是杏黄的

文绉绉点的解释就是:
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 ......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其实不尽然。因为人们在各个时期对蟒和龙的概念并不是固定的。龙不完全是五爪,蟒也不完全是四爪。到了清代,尽管在名称上将龙、蟒划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图像的反映上往往是一致的。地位高的官吏照样可穿“五爪之蟒”,而一些贵戚的到特赏也可穿着“四爪之龙”。至于,何时为龙,何时为蟒。主要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比较严格,龙被视为帝王的化身,除帝后及贵戚外,其他人不得“僭用”,所以同样是一件五爪龙纹袍服,用于皇帝的可称为龙袍,而用于普通官吏时,只能叫蟒袍。在颜色上,只有皇族可用明黄、金黄及杏黄。普通人一般为蓝色及石青色。本图为蟒袍展示图。
第2个回答  2006-09-18
其实很简单——“蟒”只比龙少一爪:蟒是四爪(四个脚趾),而龙是五爪(五个脚趾)的。
蟒不是龙,所以皇帝可以赏赐蟒袍给大臣穿着;而蟒最接近龙的特点,使得我们看到戏台上有资格穿蟒袍的大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像司马懿、严嵩等,一般官员是穿不得蟒袍的。
第3个回答  2006-09-28
他们有个区别:
仔细看看袍上绣的龙可以看出来的:
蟒是四爪(四个脚趾),而龙是五爪(五个脚趾)的,
而龙袍只有皇帝才可以穿,
大臣穿的就是蟒袍了.
第4个回答  2006-09-15
蟒袍一般是亲王和郡王穿的,颜色大多是蓝色或石青色.
古代绣有蟒纹的官服称为蟒袍。蟒形似龙。明代的蟒形仅比龙少一爪,故蟒袍非经皇帝特赐不得穿用。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曾因抗击倭寇有功而被赐以蟒衣。与之类似的尚有飞鱼服、斗牛服、“牛”、“鱼”亦类蟒形,因而皆为较尊贵的服饰。
清代与明代不同,上自皇子下至九品文武小官甚至未入流者皆有蟒袍。此时蟒形皆为四爪,但服色与蟒数多少却因官职大小而有所不同。皇子用金黄色蟒袍,九蟒;亲王用蓝、石青色、九蟒;贝勒用蓝、石青色,九蟒四爪;文武一品至三品同贝勒;文武四品至六品用蓝、石青色,八蟒四爪;文武七品至九品及未入流者用蓝、石青色、五蟒四爪。

蟒,中国戏曲服装专用名称,即蟒袍。

程式性:是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

款 式:齐肩圆领,大襟(右衽),阔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袖裉下有"摆衩子":周身以金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绣艺术纹样。女式蟒与男式蟒大致相同(另述)。

溯 源:蟒,源于明、清时代的"蟒衣"。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至清代,"蟒衣"则列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衬在补褂内穿用。衣上的蟒纹与龙纹相似,只少一爪,所以,把四爪龙称为"蟒",遂名曰"蟒衣"。戏曲服装中的"蟒"即是明、清"蟒衣"基础上,经过装饰和美化后所形成的。

特 点:蟒是装饰性极强的服装,它继承了中国历代服饰追求意境美,体现精神意蕴美的传统,即以服装来装饰人体。其长袍阔袖的服装造型,具有庄重感;华美的装饰图案,赋于象征意义。蟒的另一大特点是可舞性强,它摆脱了自然生活形态,不束腰,服装可任意摆动以表示人物情绪(玉带挂在衣上,仅起装饰作用);它借用夸张后形成的水袖,丰富表演动作,传达人物感情。
质 料:大缎。
纹 样:主要是龙及"蟒水"(海水江牙),陪衬纹样为日、山,流云、"八宝"、"八吉样"等。在封建社会中,龙是尊贵的象征,它符合帝王将相的高贵身份。龙的具体形状,有团龙、行龙、大龙等三种,有的端庄严谨,有的昂扬矫健,有的气势宏大。不同的龙形,在服装上各具特定的象征意义,分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蟒水"的具体形状,有弯立水、直立水、立卧三江水、立卧五江水、全卧水五种。蟒水的规范性也很强,使用何种蟒水,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

色 彩:主要使用十种纯色,分为"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红)、蓝、湖、香。京剧服装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的装饰色彩传统,大胆用色,色彩倾向鲜明,注重强烈对比。又因为它是一种"刺绣之服",金银线(复合色)具有调和作用,所以,服装色彩既有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并且光彩灿烂,极为富丽。对于具体人物,力求扩展服装基色(主色)的面积,造成"一人一色"效果。用色也具有特定的寓意,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
刺 绣:主要有三种。分为彩色绒线绣、平金平银绣、圈金绒绣。绒绣俊雅清丽,圈金绒绣富丽辉煌,平金平银绣光泽夺目、大方而有气派。对绣法的使用,也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
概括起来说,蟒的(类型化的)程式性、装饰性和可舞性,表现得很集中,很鲜明,可以说是典型地体现了京剧服装的艺术特点。各种类型的穿蟒人物在服装上使用特定的色彩、纹样,并且在绣法上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为观众所熟悉的艺术语汇,以表示其身份、品质、性格的综合特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