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朝统一的主要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9-11
我是这样理解的:简单点说,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那种分裂,并且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到唐代继续沿用,同时加上经济的繁荣,民族之间的融合,才使得唐朝实现了高度的民族,国家统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隋朝以前,自西汉至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综合前代各种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内史省是决策机构,长官叫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长官叫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处理全国行政事务,长官叫尚书令,副长官叫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史、礼、兵、都官(后改为刑)、度支(后改为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的长官等于秦汉的宰相。把宰相之职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专权,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补充。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省。

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长官叫中书令。

门下省负责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长官叫侍中。

尚书省是最高执行机构,长官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等。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六部与地方诸州联系,必须通过尚书省各级长官。

唐初,以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共议国政,行使宰相的职务。因李世民即位前曾任尚书令,以后此职虽设而不任人,左、右仆射遂为实际的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后因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中书令、侍中也不再常设。官虽不设,宰相却不可缺员,唐太宗特置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高宗以后这些名号逐渐统一、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以本官加带此类头衔的官员,即为宰相。但这些作宰相的人本官品位都不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唐朝宰相平时讨论军国大事的场所是政事堂,即宰相的总办公处。政事堂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决策国家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人开始为三省长官,后来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行使宰相职权的人,以本官加“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衔,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

宰相权力分于三省,宰相又由品位较低的官员充任,并且协同议事;各省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封建统治机构日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2个回答  2006-09-07
是建立在隋朝统一的基础上。
这仿佛是一个历史怪现象,每个强大王朝出现之前都会有一个统一的短命王朝为它铺路,强大的汉朝之前是仅仅15年的秦朝,强大的唐朝之前是仅仅30年的隋朝,强大的明朝之前的元朝统治也不过八、九十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9-11
当时经过了南北朝之乱,隋殃帝时期的对朝鲜的连年征战,民风是十分的争强好战的。

就跟春秋时期连年征战,到最后秦朝统一时,国力极其强盛是一个道理。

乱世出英雄啊
第4个回答  2006-09-11
用人之明更不用说
想想李靖的战绩 很多人就认为近乎神奇
政治 武功 战略之高于众太多了
第5个回答  2006-09-10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全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 巩固关中。关中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又有关河之险,可攻可守。李渊一面采取措施争取民心,一面派兵扩大领地,先后攻占南阳、安陆、荆襄等地。李渊在关中站稳脚跟后,首先对威胁关中的薛举、李轨和刘武周采取武力征讨与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个击破。薛举据有陇西之地,拥兵 13万,自称秦帝,早与李渊争夺关中,未得逞。唐武德元年七月, 薛举派兵大败唐军于浅水原,正欲攻占长安时,突然暴卒。其子薛仁杲(搞)继位。李渊乘机派使赴凉州( 今甘肃武威)封李轨为凉王,以孤立薛仁果,同时派李世民率军进攻薛仁杲军。 唐军采取坚壁疲敌战法,在浅水原一举歼敌 10万之众,迫使薛仁杲投降,唐占陇西地。二年二月, 李渊又派使联络吐谷浑击李轨,策反其大臣安修仁发兵攻城,擒李轨,唐又占河西五郡。这时,马邑(今山西朔县)刘武周发兵南下,连败唐军,二年九月攻占太原,继派大将宋金刚挥军南下,关中大震。李渊想弃河东,被李世民劝止,遂派其率军渡河进击,与宋金刚对阵于柏壁(今山西新绦西南)。李世民以主力坚壁不战,以少量兵力扰敌.最终达到了---结果不用说了吧,明白了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