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相关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5

中书省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汉代的尚书制度。在汉武帝时期,为强化君权,设立了中书令和四尚书,负责管理机密事务,司马迁曾担任首任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包括中书令和仆射,其中宣帝末期的弘恭和石显,以及元帝时期的石显和牢梁,因专权而受到朝臣的不满。成帝时期,尚书增至五人,并废除了由宦者担任中书的制度,转而以士人为主。尚书台的地位逐渐提升,但封建统治者会通过各种方式防止臣权过大。


北宋前期,中书省名存实亡,仅负责例行公事,宰相办公在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元丰官制改革后,中书门下的职权被划归三省,恢复了唐代的决策模式,但效率受到影响,最终改为宰相在政事堂共同议定。南宋时,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中书令和侍郎的职位也有所调整。


辽朝和金朝,中书省作为南面官制度的一部分,官职名称虽沿用唐制,但中书令、中书侍郎等往往并无实权。金熙宗改革后,中书令地位下降,中书省徒有虚名。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中书省,源自大蒙古国的必阇赤机构,但中书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管理中原地区,未成为蒙古国的常规制度。


明初,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将权力直接归于六部,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清朝虽有中书科,但不具备中书省的实权,主要承担监察职责。




扩展资料

古代官署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置。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