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杀朱棣,朱棣让人给他带了封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公元1388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高丽发生兵变。李成桂推翻原朝鲜皇帝自立为王,5年后,李成桂政权正式与大明建立关系。在古代,藩属国是需要向父国进贡的,李成桂派遣使者带着上千匹骏马来到大明。

马是古代很重要的军事、生产用力,在没有机械的年代,马可以说是军队的命根。观察地图可以得知,朝鲜从陆地进入中国,就会路过北京一带,而那里是当时朱棣的封地。

朝鲜使者为了讨好朱棣,便让朱棣先见到了进贡的骏马,朱棣本人戎马出身,见到了马更是爱不释手,使者趁机透露了可以让朱棣先挑选的意思。

话说,由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并不想传位于其他皇子,对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喜爱有加。但是朱允炆毕竟是小孩子,朱元璋担心在日后的政治斗争中,朱允炆处于不利地位。

尤其是开国元勋和各位藩王,这些人都是追随朱元璋起事的,经历过尸山血海和火的教训。为了保障皇位的传承稳定,于是朱元璋早早就创立了锦衣卫,负责监视各位藩王和重臣的生活以及所为。

言归正传,朱棣见使者暗示自己,也不掩饰自己对骏马的喜爱,上手挑选了起来。经过自己的挑选,留下了六匹马,而朱棣的所有行为,都暴露在锦衣卫的视野里,锦衣卫立马向朱元璋禀报此事。

前文有所介绍,马是古代组织军队的重要物资,朱元璋在听到了锦衣卫的报告后,不由得龙颜大怒。一方面是怀疑,朱棣其实在扩充私兵,暗中积攒力量等自己去世后好造反。

另一方面则是觉得,朝鲜国的心术不正,在刚刚和大明建交之时,就想着如何拉拢自己身边的藩王。 如果有一天,朝鲜对朱棣说了什么谗言,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可能会就此分裂。

朱元璋暗示锦衣卫,对此事进行彻查,朱棣本人也很冤枉,路过自己的封地,只是挑选了几匹自己十分喜爱的马,就被人怀疑自己想扩充军队,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朝廷内一定有对自己不利的人,想通过对朱元璋的挑拨,离间父子之间的感情。在朱元璋的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和自己一定是先君臣后父子,所以朱棣打感情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锦衣卫到达北平后,一直在跟踪监视朱棣,并且随时向朱元璋进行汇报。朱元璋在经过思考后,让锦衣卫把朱棣带离封地,前往都城南京。

朱棣得知消息后万分焦急,自己到南京后,兵权封地还有没有都不提,人身自由是一定没有了。前面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血洗,就是朱棣的前车之鉴,由此朱棣下定决心绝对不能离开封地北平。

朱棣慢慢悠悠地整理东西,心里也在思考着办法,锦衣卫催促朱棣尽快出发。在收拾好行李后,刚走出王府,朱棣一下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甚至撒泼打滚全然不顾自己的藩王身份。

也是碍于朱棣的身份,锦衣卫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只能愣愣地看着。朱棣看到锦衣卫不知所措后,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对锦衣卫说:

“这是我前几日,在廖永忠那里得到了一封信,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只能委托你们交由父皇处理。”锦衣卫面面相觑,他们也不能处理这件事,只得快马加鞭带着信件回到京城。

朱元璋心想:无赖

朱元璋见到此信之后,刚开始竟是十分疑惑,但是打开看后竟然笑了起来。朱元璋向来喜怒无常,众人见他一会生气一会开心,十分不解。待众大臣上前询问时,朱元璋说“算了,由他去吧,我的儿子比我还像无赖。”

廖永忠是明朝初期的名将,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廖永安,兄弟二人作战十分勇猛。廖永安作战阵亡后,廖永忠接替了其兄的位置,在明朝统一天下的作战当中,经历了鄱阳湖之战、平定广西、广东两省。

耀眼的作战经历背后,其中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话说,朱元璋最初起义时,是在小明王韩林儿手下的,自己平定天下后,派遣廖永忠去将韩林儿接到应天。

朱元璋对外宣称,想让韩林儿做天下的皇帝,自己则退居幕后。好巧不巧,在船队经过瓜州之时,小明王乘坐的船只突然漏水。在场的很多军士,也没有将小明王从水中救出,于是小明王就此死亡。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悲伤,对随行的人员都进行了处罚,自己本不想争夺皇位,但是天意如此,坐上了皇帝的坐位。按理说,廖永忠经过此事,应该在日后的封赏中受到处罚。

不过,廖永忠不仅没受到处罚,还是根据军功被封为德庆候。了解了这件事情,再来看看朱棣带给朱元璋的信件,所写的就是这件事。他借助廖永忠的口吻,让自己的整个信件更有可信度,信件很有可能是朱棣伪造的。

只不过,朱元璋也是投鼠忌器,若是朱棣会将此事公之于天下,那么自己的名誉就没了。古代皇位的继承,讲究的都是一个“合理”,朱元璋谋主篡位对自己统治是十分不利的。

后来,朱元璋吩咐锦衣卫,让他们转告朱棣,自己没有下令让朱棣返回京城,他可以继续在北平做他自己的藩王,经过调查整件事情已经十分清楚,是有人陷害朱棣。

朱元璋随便拉了两个替罪羊,当做诬陷朱棣之人,在得知结果后,朱棣只是无奈地笑了笑,父子君臣之间的默契也就是如此吧......多年后,朱元璋去世,朱允炆依旧没有保住自己的江山。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朱元璋屠杀功臣,导致能领兵作战的将领出现了断层。另一方面是,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步子迈得太大,导致众多藩王纷纷不满,最后被朱棣取而代之。

总的来说,朱棣在朱元璋在世时,并没有谋反的意图,尽职尽责为大明戍边。只能说朱允炆,并没有得到父亲和爷爷的真传,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逼得多位叔叔反对自己。

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成功登上帝位,成为明成祖,也算是众望所归。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