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青年人就得不太靠谱】青年人在青年时期探寻的一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1
  赵宝刚的新戏《北京青年》,前十集讲的是都市年轻人和他们父辈的抗争与妥协,第十集年轻人豁出去离家出走,后面就是“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剧中,在离开北京的时候,有人问,离开北京去哪呢?回答是,先离开北京再说。人生一世,青春短暂,可别留下遗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宝刚的《北京青年》和他老朋友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在精神上达成了一致。
  “不靠谱”其一 辞职,出发
  这部剧在宣传时的 口号 是“公路电视剧”,其实和公路电影并没有太多内在联系,只不过和他“青春三部曲”的前两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相比,《北京青年》的外景拍摄大大增强,剧组从北京一路拍到丽江。不过,如果从赵宝刚品牌的延续性上分析,那么《北京青年》其实回答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问题:前十集是压抑的“我的青春谁TM都能做主”,之后就回到赵宝刚浪漫主义的大道上狂奔:“我的青春我做主。”
  故事从李晨饰演的伺家老大,在结婚登记的一刻突发奇想打算重走青春开始,这一想法出现后被家人迅速扑灭,他妈为了防止意外,甚至每天盯梢儿子上下班。这虽然是艺术夸张,但在赵宝刚这一代的大多数人看来,突然辞去研究所的铁饭碗,说要离开大城市去外地体验生活,确实是难以想象的叛逆。中国的年轻人大致生活在父母设计好的按部就班的人生道路上,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工作、相亲、成家,开始新的轮回。但在西方,大学毕业后或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先不急于投身新工作的旋涡,而是选择旅行一年,其实是很平常的现象,被称为“GapYear”。
  50后的父母不能接受这一点,有很多原因,比如政策导致城市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又比如“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以及中国以家庭而非个人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传统,还有在中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问题,就是说,“北京青年”(当然还有上海青年、广州青年等等)已经享有最优质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放弃这些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在50后看来,也是不理智的。这些力量都让Gap Year在中国难以被认同,就像剧中的何家老二,从出生到工作乃至可预期的死亡,都在同一家医院里。
  “不靠谱”其二 对父母说不
  代沟是代代相传的毒药,但50后的赵宝刚和他的电视剧里的80后主角,则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代际。50后从出生起,就接连经历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他们也离开城市去到陌生的农村,但那是半被迫地响应领袖“把地球管起来”的号召,所以便更加难以想象他们的子女主动逃离大城市。在他们的教育体系中,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的世界有标准答案所树立起来的绝对权威。
  因此,他们很容易用自己所受的教育模式,来教育他们在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子女,但是全球化的浪潮让80后和90后比他们的父母更轻而易举地推翻了上一辈人的权威。剧中,爸爸教育儿子,婚姻的牢固就靠两个字“忍、熬。”他语重心长:“我是过来人。”却遭到儿子白眼:“过来人就全对啊?”这是一个完全断裂的30年。
  让人惊讶的是,一直以来,赵宝刚都以一个50后的身份,真正试图贴近80后年轻人隐秘的内心想法,并且反过来挑战50后的权威,这样的导演并不多见,甚至这样的长辈也不多见。剧中吐槽长辈的台词太多,例如“我最讨厌我爸说,‘我这是为你好’。”“我觉得从小到大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爸妈有面子。”“他们是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但这让我有种窒息的感觉。”等等等等。
  虽然,一如既往的,两代人在剧中最终达成了和解,北京青年在逃离北京和家庭后,纷纷收获了真爱,北京的姑娘不远万里来到云南和他们结婚。但生活中,这样的男女一般会立刻被划为“不靠谱文艺青年”,首先,下决心辞职并—言不发地离家出走,很可能会(好吧是必然会)毁掉你最重要的亲情,接下来就算是文艺女青年愿意跟着你浪迹天涯,但不是每个文艺女青年也都有不靠谱文艺爸妈的好吧,踩上油门大声唱着“我想要怒放的生命”的那一刻是很爽,但是,你真的觉得每个故事都会像电视剧般美好?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为它叫好,人生难得不靠谱,为什么不呢?
  导演自述
  这次拍摄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最后了雪山,也挺好玩的,虽然稍微有点喘不上气。但嘴不上气这种感觉,是你在都市里边享受不到的。那场戏拍了两次,第二次有些演职人员上不去了,所以就补拍了一点点,其实第二次上去的感觉就好些了,你会享受月15个感觉了,反正生活的感悟会不一样。王石说远离都市,再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境界会不一样,拍完这部片子,我体会到了他说的意思。这部《北京青年》要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在年轻阶段要敢于挥霍—下自己的青春。但我说的挥霍不是瞎挥霍,是有点目的的挥霍,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有点保守了,固守在一个环境和空间,这对于自己未来价值的实现是没有益处的,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新的角度和眼光去审视—下自己,走出去看一看,是不是外面的世界有你想不到的东西?你算—下,你从1岁到18岁高考,之后只有三五年的青春期,接下来就是工作,工作没几年就30岁,结婚,有了家庭,就是你一辈子的责任。所以这当中那三五年的青春,你要想一想,是不是别固守在一种生活方式里?这部剧要讲的还有一点是,改变从自我开始,但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可能特别想改变他人,比如工作中出了什么岔子你要去怪别人,其实是自身改变不够,北京青年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希望能给年轻人一些启示。我那么多年拍片,都是希望给青年八一点文化的导向,哪怕只有几个人受益,我觉得我作为一个电视导演,也没有进错行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