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精彩固然重要,但是能有个完美的结局尤为关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读书码字的人总会有一种文字情节。我记得自己早些年没怎么看过小说,最早看的一部长篇,是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读懂里面的饥饿、贫穷,是因为自己是农村小孩,对那些所谓的苦难,毕竟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人往往身受才能感同。

为什么早年自己不读小说,是因为自己大多数看不太懂,总觉得小说里的情节很假,都是作者坐在家里一个劲儿地瞎编出来的。后来随着年龄增加,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所读的世间冷暖越来越多,有一天突然发现小说变成了一个宝贝,因为自己能从小说里找到生活的缩影,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所谓的共鸣吧。

活着活着,终于能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高深的道理。放眼望去,这世间哪个人的生活不是一部小说?只不过有的欢喜,有的悲催,有的被文学家浓缩后写到了作品里,有的可能因为个体生命的结束,永远被埋在了黄土里。

每个人所演绎的故事,情节固然重要,但是结局完美尤为关键。我所理解的完美,并不是说结局总是以皆大欢喜收场,而是这个结局要完全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还有要符合主人公的个性。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当中,结尾朱丽叶服了假死药,而罗密欧却不知真相,以为她死了便服毒而死,但朱丽叶醒来见罗密欧死去,便用匕首自杀了。这样令人心碎的结局,就是这个经典爱情故事最完美的结局。

并不是说朱丽叶和罗密欧真心相爱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孩子生了一箩筐,这才是爱情故事的完美结局。如果是这样的喜剧结局,只能说是一个平淡乏味、很大众化的结局。看小说读故事,人们从来就不待见欢喜结局。而是结局越悲惨,读者的心被戳得越痛,而且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感,才会更加经久不息地停留在读者敏感神经的最深处。

生活中演绎的故事,你我可能都是主角,谁开始上演一幕新戏,对于美好的结局都会充满向往,而且自己通过自己最精湛的演技,努力去达成那种心愿。一旦结局不令人欢喜,很可能主人公会呼天抢地,悲从心起,一万个不甘心,纠结会成为自己内心深处最伤的隐痛?她会想:为什么是我?是我这么命不好?

实际上,冷静想想,悲剧的结局又有什么不好呢?人活一辈子,能演一两场经典的悲情故事挺好的,那样活着才会有感觉。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骂我思想变态。可是不管你们怎么说,我真的就是这样想的。我对故事结局有一种完美主义情节,如果任何一个故事的发展,走到了那种出现悲情结局的节点,我内心会照单全收,而且事后不忍心去破坏那份顺其自然得来的完美。生怕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恰到好处最适格。

我喜欢震撼的故事,也喜欢演绎震撼的故事,不为别的,只为活得真实,活得有感觉。“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度,对我充满了极大的诱惑力,我愿意用尽全力去成全这样一个结局,在感觉最最良好的时候,“咔嚓”一下切断,让镜头永恒的定格在那个高度,一点点也不愿意再去破坏那种美感。那个时候的自己不会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轻松和痛快,内心窃喜:感谢上苍成全俺!

我不是一个懂艺术的人,但是我愿意用我生命的全部感知,去诠释人生中高雅艺术的永恒真谛。努力让人生所演绎的美好故事,长长久久镌刻在涉事主角的心尖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