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整合提升的教学尝试和“学教反转”的课堂掠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安徒生、泰戈尔、契诃夫……。他们的作品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小学语文第12册第四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组编写的目的,一是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著名篇;二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次案例,我想就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15课凡卡的教学拿出来讨论。

一、自己的实践课

        4月20日,上了课题课,关于单元整合的课题课,我把第四单元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15课凡卡统整到一起,上了一节整合提升课。

        需要说明,在单篇教学中,单元目标基本得到落实,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

        备课时我安排了两个议题:一、找一找两篇课文的相同点。二、小练笔: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凡卡这样的贫困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环节一】首先,我简要介绍了这一单元的单元要点,而后提出:我们刚学了14、15课,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下这两篇课文在内容上、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每找到一个相同点,要有依据来支撑。

        第一步,给学生一个框架,自己填写,至少写出3处,大概八分钟。

        第二步,共同体学习小组讨论,要求1.倾听2.应对3.礼貌,讨论后补批。

        反复强调:学生学着说:我不懂,能不能告诉我你的依据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一处我还不太明白,你能再讲一遍吗?……

        第三步,班级展示,每一组一位同学发言,相同的观点可以补充,但不重复,再补批。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一二: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我的板书最后形成是这样的:

【分析反思】

        首先,这一教学是有效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共学,找出了相同点13处,当然有几处可以归纳在一起。我罗列了一下,主要有几个方面:

(1)两个孩子现实生活都是悲惨的,家境贫穷,亲人很少;

(2)他们都幻想或者回忆了美好的事物,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

(3)现实和幻想(回忆)内容上相互穿插,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结尾,看似美好,但似喜实悲,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我们对小女孩、小凡卡的深切同情,对社会的愤怒;

(4)追溯到那个年代:19世纪,社会的不公平性,农民生活难以为继,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5)丹麦的安徒生和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伟大的作家,他们的一生处于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作品也是揭露社会现实,作品也反映出他们对劳苦大众的热爱与同情。……

        其次,学生会懂得了,一个单元,相同点的作品可以对比着阅读,这样更有利于体会人物个性,写作意图,表达方法的概括与提升。

【环节二】小练笔: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凡卡这样的贫困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第二个议题,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得以展开,就留到下节课去学了。也给我一个提醒,学习共同体课,议题不要过多,着眼点应在与学习的深入透彻,在与学习力的培养。

        最后,自己觉得,这学期学生通过共同体的学习,倾听、补批、发表见解等反面得到进步,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这不仅是自己在课堂上的一个体会。在绍兴市教研活动期间,莫国夫老师利用午歇时间走进我班,跟学生有一节课的交流,发现学生思维活跃,有些点子都超出老师预设范围,莫老师在我面前表扬了孩子。

二、周毅老师的共同体课

        绍兴秀水小学周毅校长借我班上了课(学习共同体课)——14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四月上旬,我上课的前一周做了观摩课。报告厅,100多人听课。学生不怯场,共同体学习展开,分组汇报精彩。分享几个镜头。

【学习单】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一个“幸福”是指——第二个“幸福”是指——

2.想象一下,小女孩还特别期待什么?再一次擦着火柴后她真的见到了什么?火柴灭了以后,等待她的又是什么?请你模仿第5、6、7自然段,把幻想和现实放在一起对比着来写一段话吧!(150字左右) 

        学习单上第一个任务是在第一课时上了之后,学生预习时试着解决,已经有自己的解答。

【课堂观察】

        图一,静静地阅读课文,哪些地方特别打动你?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并在一旁写下感受,8分钟自学。

        学生静静地阅读,划下感受深的语句,并在旁批注。

        然后四人学习组展开交流,老师提醒:倾听、回应、礼貌。

        我的观察:学生一个一个轮流交流,讲话轻声细语,还有生在一旁提醒,学生心理是安全的。

        图二:小组展示,一个组一个组轮流讲下去,学生能主动积极发表见解,大胆而坚定。老师不时点头肯定,不时竖起大拇指称赞,不时串连,学生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下学习,不发言的都做了补批,一直至12个小组汇报完毕,基本上完成第一议题的学习任务。

        图三,当周老师反刍:这个童话故事,如此凄美动人,那么在写法上有什么魔力使她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请你划出对比描写的语段,学生继续深入思考,聚焦到对比写法。接着发言,当小燃同学说到:作者把残酷的现实和幻想的美好对比起来写,现实写得特别痛苦,幻想又如此特别美好,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特别美好、特别痛苦,会场听课老师不禁为孩子的精彩见解而竖起大拇指。此时,文本的交流又深入了一层。我也暗暗佩服老师的引导,与孩子们的深入学习的能力。

        课后,我去看了这节课同学们做的批注(课堂笔记)

图四,这是学习力中上的孩子做的笔记。

        图五,这是小竺的批注,他是班级的“后进生”,平时一般不做笔记,这次着实让我吃惊,写了很多。

        图六,小燃同学的精彩发言受到周一贯老师的夸赞,并邀请一起合了影。从左到右:周毅老师、周一贯老师、俞舒燃同学、许晓英老师(本文作者)

【活动反思】

        “学教翻转的课堂”,曾经有幸参观过福四小,感受过走进共同体学习的氛围,亲历过林莘校长的课堂,在本校的“逸园之春学习共同体研讨会上”又亲身经历,感受颇深,但自己在课堂上要真正做起来,还是有困难,现在只是起步阶段,只学了点皮毛,需要再次研读《教师的挑战》。串连、反刍的课堂技巧,议题的确定,备课的深入,给学生安全的学习氛围,激活“不懂”儿童的学习原动力……要学的太多。

        美丽的五月,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