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总是用不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知道不能荒废时间,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但就是坚持不了。每次追剧、睡懒觉、打游戏,都会有一种负罪感,但一到周末,却总是克制不住自己。

我知道要考到好成绩,一定要认真复习,理解知识点。于是,反复告诉自己要尽可能复习所有的知识,结果坐下来几分钟,就开始其它事情,最后复习任务都没有完成。

你可能很多次告诉自己「要自律」,不能再荒废时间,但这样的想法,往往都会无疾而终。

每天告诉自己要完成这个任务,想要做这些事情,结果任务却总是延迟到最后一刻,想做的事情要么忘记,要么记在备忘录却从未打开,晚上睡前,发现自己又浪费了大半天的时间,结果在杂乱的想法中失眠。。。

你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心中曾有多少次感慨,这些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当我们停下来思考时,就会发现:我们和道理的理想效果背道而驰,生活依然没有规划和秩序,按照道理尝试去做,却常常没有任何显著的效果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听过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为什么我即使理解了道理,却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谈论的「道理」,指的基本上是 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或者是由先人的经验总结形成的结论。

它的基本模式可以定义为,通过完成事情A,或者经历过程B,能够达到对应的结果C。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普遍性」,也就是说,适用于大部分人的生活,易于大众所理解,符合我们原有的认知。因此,我们才会有「听了很多道理」这样的感触。

一般来说,我们所认识的「道理」可以分为主要来自于:

第一,通过特定领域的专家和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根据自身成功的经历,所总结出来的普遍性结论。

第二,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朋友和亲人由自身经历所总结出来的结论;

第三,在信息时代中,由各类自媒体根据社会现象所提炼出的普遍共识。

前两类道理,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适用性,因为这些内容大部分是由传播者的亲身经验支持的,如果与他们有相似的特质,这些道理理论上就能够成立。

对于第三类来源,即自媒体精心加工过的「道理」,也许会存在一些逻辑谬误,引导我们往错误的方向思考。

比如:所有的「能力问题」,本质上都是「态度问题」;没有执行力,再好的工作都没有用处,诸如此类

如果把「能力」定义为工作的努力程度,工作效率,将「态度」定义为按照既定的标准执行的表现,那么它确实可能会成为影响付出的关键因素。

但如果将「能力」进行拆解,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天赋,经验,对工作的兴趣程度,愿意不断学习的热情,高效沟通的技能,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由天赋,兴趣程度,学习热情或者沟通技巧所决定,而不仅仅是所谓的「态度」。

倘若将好的工作,定义为一个广大的平台,没有执行力也许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个平台的价值,但却能收获到来自各个领域的人脉,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用正确的方法和努力达成目标,将它放在理论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在大部分人身上,可能并没有考虑到个体的独特性,是否有充分的精力,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等等条件。

为了能够让观点得到广泛的转播,自媒体倾向于将普遍性最大化,忽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多样化的可能性。

以上属于典型的 虚假两难谬误 ,运用简单的二分法,表现一个非黑即白的观点,来掩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当我们进一步分析时,我们总会提及一个概念:「知行合一」。

我们总是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种种「道理」无法运用到生活中的情况,但通常提及了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我们不知道要如何运用所谓的「知行合一」,因此,它反而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当然,在现实中,还存在其他原因在扩大我们「知」与「行」的距离。

其一, 高估自身的理解能力

让我们回到理解道理的那一瞬间,我们会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感觉一切都豁然开朗,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

但实际上,我们倾向于记住所听到的结论,容易忽略形成这些结论的过程,以及重要的前提条件。

比如在听某些演讲内容时,我们总是能够记住一些演讲的金句,尤其是演讲者在最后总结的观点,而不是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是依据个人经验,还是有数据支持。

而且,虽然我们都有更新自己「未知」的冲动,但由于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阅读过的信息,学习过的技能,经历过的事情,导致我们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原有认知的内容阅读。因此,我们在理解上的不足,也来源于 缺乏更新自己原有认知的动机。

这种动机上的不足,继而会养成习惯性厌倦,也就是说,一看到自己看过的东西就厌倦,然后跳过。因为这样认知偏见的影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初始理解准确性比较高,但实际上我们难以看到更好的认知方式的可能性。

即使抛开自己的偏见,让自己最终理解的「道理」是有充分理据的,这个理解的过程带给我们的,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短时记忆。

从生物学上来说,短时记忆只会在突触功能上发生改变,也就是加强或减弱突触之间的联系,而这样的效果在持续几小时后就结束了。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一种更加深层次的大脑结构性改变,即大脑产生了新的蛋白质和突触,从而形成的长时记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记不得最近做过的琐事,又或者高中学了三年的知识能说忘就忘,却能对童年时的某些场景记忆犹新。

我们的行为是大脑无数神经元的综合计算的结果。如果在某方面上的神经突触越多,那么作出这种行为的倾向权值就越高。

执行力只有内化成更加优秀的大脑结构才能给与我们实质上的保证,明白任何短暂的道理,都不足以产生长时的记忆。 因此,企图用几分钟明白或理解道理,达到行为上的改变是不现实的。

其二, 关注短期收益,价值判断失误

我们是否能够完成一件事情, 本质上是「动力」和「阻力」二者之间的博弈 。当我们能够从一件事情中,获取确切的收益时,我们就会去做;反之,当我们觉得做一件事情的付出超过了收益时,就不会去做。

「动力」包括哪些呢?物质奖励,精神上的满足感,成就感,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感,对不良状态的规避,对预期的乐观信念和强烈需求,诸如此类。

「阻力」包括什么?自己的体力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其他事情的即时反馈、感官愉悦,等等。

这个奖励模型也可以用利润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如果某件产品的收入大于成本,那么它就会产生利润,反之,如果成本大于收入,那么就会造成亏本损失。

因此,我们选择不去做一件事情时,本质上,一定是因为去做的收益比不上成本。

对于大部分逻辑完备的「道理」来说,我们所投入的各种成本,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相应的收益,不存在亏本的情况。

但为什么还是存在难以运用道理的情形呢?

原因就在于,这里面的时间因素, 扭曲了我们对收益和成本的判断。

大部分的道理,都需要长期的实践,这些长期信息,往往隐含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而我们的大脑,不擅长与处理长期的信息。所以,我们会倾向于把「长期」的权重调低:无论是收益还是成本,只要时间足够长,我们都会倾向于认为它「不太重要」。

这就是心里学中的「时间贴现」现象(Delay Discounting)

它来源于经济学中的双曲线贴现模型(hyperbolic discounting)

时间贴现是指个人对事件的价值估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根据结果的价值抉择行为,但我们对价值的认知会受到时间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一个经典的两级实验:

在实验第一阶段,人们可以选择今天得到100美元或者明天得到110美元;第二个阶段,他们可以选择一个月后拿到100美元或者一个月零一天后拿到110美元。

这两个选择在本质上是完全等同的:多等一天,就可以多拿10美元。然而,很多人在第一阶段选择立即得到数目较小的那笔钱,而在第二阶段则更倾向于多等一天而得到那额外的10美元。

报酬较多但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报酬较少但却能较早或获得,人们往往表现出即时倾向,不理智地选择快而少的报酬,也就是说人们偏好尽快获得报酬。

由此可见,我们之所以不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实践有理据支持的「道理」,是因为它们的收益被时间所扭曲了。

如果我们要将道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要客观地评估我们的理解能力,将短期记忆转化为行动,形成长期记忆,还需要要克服「时间贴现」,理清楚收益和成本,让自己看到每一步的前进和成长。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道理」真正转化为行动呢?

1.定点思考,绘制图景

我们的思维是无法「落空」的,它必须要有一个焦点。

当我们的思维缺少焦点是,我们就容易产生各种联想,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的片段和事情开始侵袭我们的大脑,比如我们走神是的状态。

举个例子,经典的白熊效应。它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Daniel Kleppner的一个实验。

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当我们刻意转移注意力时,思维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事情的关注)

比如说,失恋的人努力想忘记伤了自己的恋人,结果发现对方的形象在脑中愈加清晰,内心苦不堪言。

所以,我们只能控制自己想某件事情,但没有办法要求自己不想某件事情。

我们原有的不良习惯(特指倾向于娱乐的本能行为),本质上是因为这些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正在在产生动力,促进我们去执行。

改变这些行为的最好方法,是用一个新的行为去代替它,并持续不断地产生动力。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确定了一个道理之后,想象它对应的愿望(目标)满足,实现后的图景。

我们总是对生活抱着有着某些期待,也一定有某些需求不能满足。

比如,我们想要「做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

那么,不妨想象一下这个目标实现之后的情景,不要仅仅停留在「批判性思考的人」这样缺乏实际图景的字面意思,尽量把它具现化出来。

比如:批判性思考的人有怎样的能力?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怎样的见解?

这个图景越具体、明确,对自身的激励作用也就越大。当我们描绘出这个图景之后,紧接着就是对其进行分解,去找出:要实现这个图景,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需要阅读那些书籍?需要在阅读文章前进行怎样的思考?需要避免哪些思维的误区?

这些就是促进我们前行的新动力,也是有具体执行指向的方案。相比于之前,我们会发现,自己相比于漫无目的地做事,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方向。

2.梯度化行动

复杂的行动计划,往往是阻碍我们实践目标的重要原因。

比如:每天要读一小时书,背100个单词,读2篇英语文章,复习5个知识点等等。

这类行动计划,除了缺乏可行性以外,还会给我们带来不良的生活体验。

我们会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疲于奔命,由衷感到不安。因为自己每天所看所想的,都是「今天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我要去完成它们」。

偶尔有一两天没有完成任务,就会成为压力,挫败感当即涌入大脑,很容易就「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难以坚持下去。

那么,合理的行动计划是怎样的呢?那就是:从最简单的方案开始,通过一点点的积累,慢慢对其进行优化、改造,最终实现一开始规划的蓝图。

也许这么做会耗费更长的时间,没办法在短期内实现目标,但我们需要规避的难道不就是这样获取的短期收益的思维吗?大部分的理想化目标,又怎能在短期内实现呢?

因此,不要给自己设定过度复杂,缺乏可执行性的计划,而是从简单上手完成的动作开始。

比如,如果目标是学习英语,不要仅仅给自己设定「读100个单词」的任务,而是以20个起步,然后告诉自己,吃完午饭和晚饭以后,可以用app背一些单词。

在此之前,可以将你的手机app打开到相关界面,降低触及这个行为的成本和阻力。

而且,我们都有「保持当前状态」的倾向,对于开始但未完成的事情,我们会尽可能地将它做完。所以,打开app之后,你多半不会直接关掉,而是开始进行一些练习,这其实就起到效果了。

此后,再慢慢加大剂量,比如一次25个,30个,一直找到自己合适的学习数量,并养成一吃完饭,就背单词的习惯性动作为止。

这样梯度化,不断升级的行动,就能够将我们的行为转化为习惯,进而接近心中的愿景。

3.复盘获取反馈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游戏中获得快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戏的即时反馈机制,每局游戏后的等级提升,数据对比,都能够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胜利」。

同样,在设立完愿景,执行完计划后,我们需要对当天的事件进行针对性的检视,思考,进而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运用到复盘。因为如果没有复盘,经过一天的行动计划,我们并没有获取积极的反馈,相当于没有给予大脑实际的提升。该犯的错下次还是会犯,该绕的路下次还会绕,该遇到的坑下次还会遇到。

经典的KPT复盘法,能够为我们的复盘提供一个参考模型

Keep(保持): 描述今天的生活,自己所做的重要事情,寻找有哪些做的好的内容,值得明天继续保持。

Problem(问题):今日所遇到的问题,或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

Try:(尝试):设定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规避某些情况发生的方案,进行简单的测试,看能否解决问题,如果不行就再次调整

通过让自己的生活清晰地呈现在眼中,进而找到当天问题所在,如此一来,就能够直观地看到时间贴现中的成本和效益,从中收获积极的反馈。

Ray Dalio在《原则》写道: 拥抱现实,应对现实

愿我们能在面对现实的路上,深度思考,提升自我!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