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朱元璋的优秀之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因为最近一本不是那么枯燥的书对明代历史的简述,让大家对明朝这个王朝有了更全面的看法,按道理来说大家对朱元璋的印象应该变的更加全面,更加丰富,但事与愿违,大家对朱元璋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那个杀人如麻、残酷血腥之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朱元璋的血腥形象那么的深入人心呢,以至于大家看完较为客观的书籍也不能对其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呢。

其实大家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当初的清朝历史学家对朱元璋的片面的评价"靠功臣打下一片天下,天下平定之后就开始杀天下人,他的残暴是违背儒学思想的,应该受到谴责"。但今天我们就要来为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来正名。大家知道的都认为朱元璋是乞丐起家,所以他也就一直是乞丐。但其实不然,朱元璋小时候还是跟家人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的,他们家一家人在一起还是开心的,他也去给地主家放牛来补贴家用,可是后来自然灾害爆发,他的家人都死了他们家就只有他一个了,他就做了和尚,后来才走上了乞讨之路的。在他还没参加义军之前,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中,不光有外族侵犯,皇帝对人民的压迫也到了极致。人民在这样的社会下生活的格外艰苦,所以这段时光对他留下的印象最深,也是影响他最深的一段经历。他深知要想国家强大就必先统一,所以在他登基之前,就提出了要大败胡人统一国家的口号,这在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然后他以身作则带领大军收复了北方,建立了明朝。统一中国是多么伟大的成绩,但在人们提及朱元璋时却总是被忽略掉。

朱元璋小时候的农民生活让他深知农民的不容易,也知道农民才是国家的主体。所以他在建立了明朝之后以及他在位的整个期间一直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来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提倡农民都要有地可种。不光如此他还动员农民不光要种粮食,还要种一些桑树和棉花等。为了利于农业的发展,他还用国库的资金来修建水利工程,方便农民。为了使人民的日子过的更好,不再因为温饱问题而烦恼,他竟然在建国之时就降低了农民的税收。总之朱元璋做了一系列利于农民发展的事情,这才为明朝的强大打下基础。这样一个心系群众的好皇帝怎么能被评价的那么恶劣呢。

朱元璋知道光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不行,得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处境,于是他开始在朝廷实行改革。打击贪官污吏,惩罚乡绅恶人,为了有威慑力他还曾经在上朝时在文武百官面前打死了不少名门贵族里面的有罪之臣。他还为了获得更多的能人志士而大兴科举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不少朝堂之中的贵族守旧势力。

除了在农业和政治方面朱元璋有所作为以外,他还整改了文化教育方面。他重整了礼仪修订了礼俗。他废除了蒙古和胡人的礼仪习俗,恢复了汉人的礼仪,比如说叩拜方式。不仅仅如此,他还禁止使用胡人的姓氏等等,但这也使得许多汉人的复姓遭到了惩罚。他对文化颁布的措施使得汉人彻底的成为了汉人,摆脱了蒙古及胡人的影响。

总之朱元璋在位期间无论是从政治还是文化亦或者是经济,都让明代成为了一个开明及经济强大的大国。但由于他的措施威胁到了以前贵族的利益,那么他就势必会遭到非议。没有什么改革能顺顺利利的进行,改革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的。贵族在朱元璋整治朝廷之时就受到了莫大的威胁,他们的权利既然不能跟朱元璋抗衡,那他们只能靠舆论取胜,于是民间就有了朱元璋一些不好的言论,这些言论可能就是一直影响我们对朱元璋的评价的言论,穿越千年,一直影响着朱元璋的形象。不光如此,朱元璋对文化和教育的一些改革还触碰到了一些胸无大志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动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些不满在当时可能微不足道,但在今天却是人们对朱元璋认识的可靠的一个证据,所以大家也就会觉得朱元璋并非明君。

其实朱元璋的残酷多疑也是有原因的,他小时候颠沛流离的生活造成了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性格,也培养了他弱者就要被消灭的意识,所以对于他的一些残暴行为我们应该给予剖析解读,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而他在执政前期的残暴可能大多数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生计,这难道我们也要给予怪罪嘛。至于他在执政后期的暴虐则是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的继位而打下基础,毕竟他的孙子是一个比较仁慈,不是很能压得住奸臣的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