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概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25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1. 夏朝: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 商朝: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在于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是同姓亲族。同时实行宗法制,目的在于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内容是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作用是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工具是礼乐制度。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 统一:春秋争霸和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2. 中央集权的确立:确立“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实行郡县制(地方)。加强皇权的措施包括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影响是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侯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影响是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但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分割相权,元实行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清朝的军机处: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设立军机处,特点为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影响是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 城邦时代:定义为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特点为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政治类型包括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 发展历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 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
3. 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限制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 政制发展:共和制和帝制。
2. 法律制度:《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大宪章》和《权利法案》。
2.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3. 民主化趋势:1832年议会改革法,扩大的选举范围,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正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的新体制)
1. 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2. 联邦制的巩固: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3.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 共和国的建立: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2. 政体的曲折发展: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3. 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
第11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1.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统一的背景、方式、标志和意义。
2. 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3. “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魏玛共和国建立,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第13课 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 清政府的变化:权力结构的变化和思想的变化。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1. 运动的兴起:背景、准备和开始。
2.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全盛时期的事件和《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3. 天国的衰败: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天京陷落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第15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 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2.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 辛亥革命
1.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兴起的背景、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发动武装起义。
2. 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 五四运动
1. 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2. 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3. 意义(五四精神)。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 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主要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 革命的前奏:二月革命和四月提纲。
3. 十月革命的过程:开始和结果。
4.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