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纪时法有哪些?分别是什么?在哪些古诗文中有体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19
天色纪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中日,将近中日时叫隅日,太阳西斜叫做昃(zé,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bú)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半夜,半夜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旦辞爹娘去,暮宿黑头山。出处《木兰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出。 出处《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装。出处《孔雀东南飞》。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两个小时叫做子初、子正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