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9-11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快速变化的社会将给人类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文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蔡华俭研究员对心理学视角下的针对中国社会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整理。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基本变化趋势,更展示了这一变化的复杂性。

本文从十余个方面对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系统梳理,廓清中国人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具体脉络;最后对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总结。

01、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中国社会在过去半个世纪经历了,且仍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Yang,1996);以此相应,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和人格等心理变化则表现为:从传统性(遵从权威、孝亲敬祖、安分守成、宿命自保、男权优越)到现代性(平权开放、独立自顾、乐观进取、尊重情感、男女平等)的转变。

虽然中国人的传统性不断衰落,现代性不断增强,但二者并不必然对立,传统性的很多方面在现代社会依然广泛存在(高旭繁,杨国枢,2011;Yang,1996)。

经济发展、城市化和教育是传统性衰落、现代性增强的主要推手(郭享杰,夏元,1997;许燕,曹雪,2000;张兴贵,郑雪,2002)。

通过多项研究表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个体主义在上升,而集体主义的很多方面则在不断衰落。这和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文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antos et al.,2017;Cai et al.,2019)。

02、自我的变化

中国人的自我的变化,现有研究涉及了认知(比如,自我概念)和情感(比如,自尊、自恋)两个侧面。

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结果: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中绝对单性化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有双性化特点的人越来越多。

关于自尊的研究结果:从1993年到2017年间,中国人的自尊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同时存在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拐点大概出现在2008年前后。现代化和中国人自尊的上升关系密切。就不同群体而言,中学生没有明显变化,大学生和非学生群体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Lietal,2020)。

关于自恋的研究结果:Cai等人发现,中国人的自恋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为年轻人、城市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独生子女、个体主义水平高的人具有更高的自恋水平。但是,最近一项元分析发现,在2008年到2017年的9年间,中国年轻人(14-24岁)的自恋有下降的趋势(Gao et al.,2019)。

03、人格的变化

中国人“现代人格”正在逐渐形成,具体表现为对他人更为包容,多元化取向增强;而反映传统文化影响的人际关系维度在减弱,具体表现为和关系、人情、面子等系统文化的核心元素相关特质水平在降低。

04、情绪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负面情绪体验显著增加,而积极情绪变化不显著。2009-2015年间大学生共情能力有所提高。2000-2014年间,男大学生情绪智力下降,而女大学生相对稳定;而且,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变化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05、动机的变化

社会变迁研究目前主要涉及了两类动机:追求成就的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和追求独特性动机

追求成功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驱力,通常包括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方面)。1999-2014年间中国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到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不同侧面,结果显示追求成功的动机没有显著变化,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在上升。

独特性动机: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人的独特性动机呈现日益增高之势。

06、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变化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和个体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相比,集体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人们会有更多的回避或自我抑制行为(Elliot,Covington,2001),这在儿童阶段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害羞。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当代的中国儿童越来越少表现出害羞行为,而且害羞对社会适应的价值也越来越低。

07、幸福感的变化

中国人幸福感在90年代有所下降,2000年后开始回升并延续至今。2001年-2010年间的城乡居民幸福感差距在逐渐减少(张军华,2012)。2003年-2015年间,不同群体间中国人的幸福差异有日益扩大的趋势(Yanf et al.2019)。

08、心理健康的变化

心理健康主要对中国近现代对于scl-90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a、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总体稳中有降

b、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稳中有升

c、教师群体稳中有降

d、军人群体稳中有升

e、农民工、矿工、铁路职工群体稳中有升

f、女性群体稳中有降

g、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整体上稳中有升

09、信任的变化

中国人的信任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不过,也有个别研究显示,中国人的信任水平近年来有逐步提升的迹象。信任下降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传递两条途径发生。

10、关系及其作用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关系既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也可以服务于实用目的。关于关系越来越重要还是越来越不重要,目前学术界存在所谓“Yang-Guthrie”之争

Guthrie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和社会都将变得越来越理性,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关系的重要性将会日益下降。

Yang认为,关系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基本元素和重要资源,在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适应价值其重要性不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减弱,只是可能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11、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a、中国人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进入婚姻,更可以决定是否离开婚姻,离婚率逐步上升。

b、中国人的性意识观念或者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贞操观念日益淡薄。

c、2005-2015中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有所降低。

d、中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体在下降,但不同地区的趋势不同。

e、中国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也在下降。

f、新一代的中国人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政治的兴趣更高,更希望与政府进行沟通并亲自参与到政治中去。

整体研究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倾向

(1)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注意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

(2)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日渐衰落,但其部分仍在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

(3)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

未来的研究应在广度(内容、领域)和深度(原因、机制和过程)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努力建构同时解释心理和行为变化一般规律及中国人的变化独特性的理论。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与心理变化”(17ZDA32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提取自《心理科学进展》2020,Vol.28,No.10,1599-1618,如需请查阅原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