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中表达诗人刚正不阿的诗句是哪一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就是诗人所炼之字。首先,“咬”字的使用使得竹具有了主动性。竹扎根山石之中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存在主动与不主动之说。而在本诗中诗人用“咬”字来刻画竹显然把竹拟人化了,拟人化后的竹从此就拥有人的主动行为——咬。因此,竹的主动性由此而出。它通过“咬”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这体现了竹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其次,“咬”展现出了竹根的力量感。“咬”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有力量感的字,尤其是联想到动物惊人的咬合力时。当把“咬”字和竹根联系起来时,竹根生长过程中有力的样子就能生动得以体现。这样有力的样子凸显了竹生命力的顽强和刚劲有力的特点。最后,“咬”体现了竹根扎入地下的动态感。因为“咬”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与动物捕猎的动态过程是一致的。如老虎捕捉猎物的一瞬间,它的牙齿由猎物的皮毛深入到内部肌肉,竹根也是如此。它想要获取充足的养分,就必须从地表逐渐深入地下,从地表逐渐深入地下的过程是动态的。这一动态过程同样凸显了竹生命力顽强和刚劲有力的特点。一个“咬”字赋予了竹如此丰富的内涵。而实际上,诗人通过这个“咬”字还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了竹的身上,从而表现自己刚毅的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定”写出竹目标的明确,表明竹有定力,而“青山”是竹“定”的地点。“不放松”一方面传递出竹自然的外在状态,这一自然的外在状态带有“咬”得紧的力度感,是对“咬”的补充;另一方面“不放松”还传达出竹意志的坚定,这是竹内在的品质。其实,“青山”除了是竹“定”的地点外,还是本诗的一个重要意象。郑板桥为什么要让他的竹长于青山而非其它处呢?在郑板桥的众多诗歌中,“山”常有隐逸的内蕴。在本诗中,他把竹的生存之所安排在“青山”,这显然表现了郑板桥自己对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可见,“青山”这一意象不仅是竹的生存之所,还是诗人郑板桥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在中国文化中,竹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超凡脱俗的人格品质的象征。郑板桥的竹也不例外,它和青山共同成为诗人超凡脱俗的人格品质的象征。那么,《竹石》中的竹长于青山就成为了必然,它们共同表现了郑板桥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常会参考教参中对课文的解读。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下册)》中并没有对诗人郑板桥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的解读,而仅解读出诗人“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这提醒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避免唯教参是从对文本做僵化解读的情况,而应该认识到教参只是解读文本的参考资料之一,可以利用的解读资源还有很多,例如,期刊论文、名家文本解读专著等,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多做积累。另外,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他们对事物的情感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也尚未形成,同时,他们情感的可塑性又非常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启示学生要学习竹有定力、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也符合课标中“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立根原在破岩中”属于对竹根部的特写。该句简洁地交代了竹根“立”的姿态、“立”的环境,并再次强调了竹的定力。首先,诗人用一个“立”字如画龙点睛一般把竹根“点”得灵动了。“立”字凸显出了竹根挺拔、挺立的姿态,也传达出竹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其次,“原”指出竹根原本、本来就生长在破岩中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竹根的定力,与首句写竹根的定力相照应。最后,“破岩中”道出了竹根挺立的环境。“破岩”由一些破碎的石头组成,它们不仅坚硬,而且贫瘠。然而,竹并不畏惧这样的环境。一方面,它一直在用自己柔弱的根“咬”比自己坚硬的石头。这一弱一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竹根坚强不屈、不惧困难的优秀品格。另一方面,“破岩”不如泥土肥沃,生长在肥沃泥土中植物不需要费力去“咬”就能得到足够的养分,而长在“破岩”这种贫瘠之所的竹根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吸收到养分。庆幸的是,竹根做到了。它不仅没有屈服于这恶劣的地下环境,反而笔直的挺立在破碎的岩石当中,生命力顽强。在教学中,对于“立根原在破岩中”一句要具体分析竹根“立”的姿态和“立”的环境。因为“立”的姿态和“立”的环境能够反映竹根生存环境恶劣、坚韧刚劲、挺拔的特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