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之争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5

在中国历史上,府院之争源于国民党与南方地方势力支持的黎元洪与研究系、进步党和北洋督军支持的段祺瑞之间的政治分歧。府院之争的核心议题包括国会制宪和府院权力划分,如府的权限问题。黎元洪一派倾向于扩大国会权力,以对抗段祺瑞的独裁行为,而研究系则主张削弱国会,倾向于建立一个更有利于军阀专制的一院制。由于国民党在国会中的优势,研究系的议案常常遭到反对。


1917年,美国与日本在对德态度上存在分歧,美国要求中国加入对德作战,承诺提供军费援助。黎元洪倾向于同意,但日本支持段祺瑞,愿意提供大量借款,这使得中国参战可能对日本有利。美国因此支持黎元洪和国会反对参战,而段祺瑞则试图胁迫黎元洪和国会支持他的参战计划。黎元洪利用民众对段祺瑞的不满,联合国会和美国公使的支持,免去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被罢免后,他聚集支持者在天津成立“军务总参谋处”,威胁要另组政府,加剧了与黎元洪的对立。


面对段祺瑞的逼迫和内外压力,黎元洪被迫同意张勋入京调停国事,但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张勋的北京复辟事件。府院之争的复杂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国内外势力的博弈。




扩展资料

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 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