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你的内在小孩(原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第一次听到“内在小孩”,是在12年前的心理咨询师考证的培训课上,我不记得当时我说了一些什么,有一位同学说:“你没有关心到你的内在小孩。”当时我懵了,心里想“内在小孩是个什么东西?”在后来的学习当中,模模糊糊对于这个名词有了一点点认知,再后来,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两年多的“积极自我养育练习”。在那两年里面,我经常被老师评论说:“你的内在小孩去哪里了?你写在右边的长篇长篇都是内在父母的话!”我当时还很不服气,那本来就是我的想法呀,你非要说那不是内在小孩说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隔离了自己大部分的情绪和感受(而内在小孩恰恰是情绪和感受的代表),似乎整个人都是被“内在父母”占领的,难怪那个老师干着急了!那是2011年的事了,直到3年前,我突然想起来这个积极自我养育的练习,去网上搜到了这本书《内在父母的觉醒》,买回来好好读了一遍,才终于清楚了,原来内在小孩指的这个!

      什么是内在小孩呢?简单地说,内在小孩就是代表了你的情绪、感受、欲望、热情的那个部分。再简单一些,无论你多大年纪了,你的里面仍然住着一个“小孩”,当你认为应该早起的时候,这个“小孩”觉得很困,不想起床 ;当你认为某某是个理想的结婚对象,这个“小孩”却很排斥,说“我不喜欢他”;当你想要和某个上司走得更近以获得晋升的时候,这个“小孩”却总是掉链子;当你要省钱买房的时候,这个“小孩”大声抗拒过拮据的生活......你有没有感觉到你内在有一部分并不是那么合作,听从你的安排,它时不时地闹情绪......但是同时,我们又会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像孩子一样开心”的人,那些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人,那些“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的人,那些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就辞去公务的人......

      我们先科普一下,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概念的来源。心理学领域最早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是荣格,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这个词汇的是Missildine,他认为通过引导案主感受到其内在小孩的存在,疗愈内在小孩过去所经历的创伤,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和自我安抚的能力。这个过程里还需要感知到另一个自我(内在父母)的存在,通过改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而达到治疗目标。简单地说,一个人的状态除了受他先天的基因、气质类型等的影响之外,更大的影响来自于他周围的人和环境。孩子最初所有关于“我”的概念来自于他的养育着对待他的态度,如果父母非常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给予他积极的关注、充满爱的照料,这个孩子就会认为“我是受欢迎的,我是可爱的”这就是最初的自尊和自爱。相反,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被嫌弃、被虐待、被忽略,他会产生对自己厌恶。最初的婴儿和养育者这两个角色,会慢慢地内化为“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角色,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年纪多大了,离他的养育者有多遥远,他都不可避免地带着他父母如何对待他的印记一辈子!因为他已经内化了外在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而变成了内在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这个自己就是他的内在小孩。这也正是现在心理学界经常有文章说“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将伴随你的一生”,听上去有些无力,但确实就是这样的。至于这个影响能否在成年以后被扭转,那就要看每个人自己的造化了。(我不得不使用“造化”这个词,因为成年以后的自我养育工作真的不是大多数人能够坚持的,这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毅力,需要颠覆许多从前的东西。)现在我们回到“内在小孩”这个概念吧。大家有没有发现,3岁以前的孩子看上去总是活力四射,没心没肺,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大哭,很快又会大笑,很少有3岁前的孩子“抑郁”的。慢慢地,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以后,需要面对更多的规则,在社交中学会协调自己的“欲望”,这个过程里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压抑,而压抑也是每个人成长所必须的技能,只是孩子被养育的方式决定了了他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的,孩子们的辛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试想他们从母亲的子宫出来以后,总是四处碰壁,再也不可能感受那种“与母亲合一”的感觉了,然后还要被骂、被打、被威胁、恐吓......所有这些外界给与的规则、“应该”、教导都会成为“内在父母”的一部分,而那个天真的、“我要这个、那个 ”、有着超强的直觉力(如果带孩子去挑玩具,越年幼的孩子能越快地发现自己喜欢地玩具)、充满活力和梦想的孩子,逐渐藏匿起来,成为我们的“内在小孩”。

      现在我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内在小孩”受到关爱和未受到关爱的不同生活状态。我的朋友A,她是我刚刚来深圳时的室友。每个周末,她都和一群驴友去户外,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每天早上她给自己做爱吃的菜,中午带到公司,下班以后穿过公园步行回家,偶尔我们一起吃去吃饭,大部分的时间她都会在家下厨,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后来她谈恋爱了,对方有房有车有钱,长得还不错,在我看来真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但是后来他们分手了,原因是,她觉得这个男的很无趣,除了赚钱之外没有任何生活的乐趣。后来她决定要出国读研,这是她未完成的梦想,然后她就开始为这个努力了,但依然保持给自己做饭、步行上下班、周末有一天出去玩的生活。一年以后她去了德国,后来和一个德国人结婚,生了两娃。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虽然她也经历过短暂的产后抑郁,和丈夫也因为诸多原因有过不合,但是我最佩服她的是她从不自怨自艾、自我贬低,而且从来都不忽略对自己的照顾。而那时的我身体不太好,情绪也很不稳定,经常因为外界的人和事失眠.....我记得她经常对我的话:永远不要亏待你自己,因为只有你,能陪你自己一辈子。我们曾经畅谈童年,她的母亲也同样是一位高自尊的女性,尽管和父亲的关系不太和睦,但母亲对她一直都是倾听、鼓励、支持,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母亲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支持她,反对她父亲的专制。我以如今的经验去看A,她吸收了许多母亲对待她的方式:倾听、鼓励、支持,她的内在父母在大多数时候都能倾听内在小孩(代表她的感受、直觉、喜好),她人生中的大决定都能尊重内在小孩的意愿,因此尽管她现在40多了,却仍然像20多岁时一样充满了活力。

      另一位朋友的朋友C,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关于她的大多数事情我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认识C的时候是几年前,她当时因为犹豫要不要结束一段婚姻而来咨询我(并非正式的咨访关系)。她的丈夫酗酒严重,厉害的时候会打她、打孩子,酒醒了以后又百般道歉。说起当时为什么嫁给这个男人,她说当时他对她很好,就像每次酒醒了一样好。她小时候因为是女孩被父母嫌弃,差点送人,才15岁就出去挣钱供养哥哥上学,童年时哥哥可以随意打她耳光,父母也不会阻止。所以遇到丈夫对她很温柔,她就觉得很知足了,很快就嫁了。我问她,你当时喜欢他吗?她有些麻木,说,没想过这个问题。在她后来屡次被家暴之后,她仍然没有想过离婚,因为在她的生命经验里,被打耳光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就像父母小时候说的,“你做的不对,哥哥可以教育你”一样,她觉得是她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老公才出去喝酒的。而老公比哥哥好多了,他只是在喝醉了才会打自己。直到后来,孩子也被打了,身为母亲的本能,她决定要保护孩子,才决定考虑离婚。但是每次丈夫一求情,她就心软了......朋友告诉我,C是个特别好的人,特别热心,也特别能干,就是对自己不太好。我说,怎么个不好法?她说,省吃俭用,一天忙到晚,老公和女儿的事都重要,就自己不重要......我想到了C麻木的眼神,和有些呆滞的表情......她是否意识到,自己里面住着一个被压抑的、隔离的、虐待的、忽略的“内在小孩”呢?

      无论你现在是多少岁了,你是否仍然还记得年少时的梦想?你是否还能满怀热情地生活、工作?你是否能够经常关注到自己的感受,哪怕就是为自己点一杯喜欢的饮料、买一件舒适的睡衣?你是否能够对别人说“不”,来关照到你“内在小孩”的感受?你是否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做决定时也考虑到这个声音的建议?你是否适时地给自己放假,做一些感觉有趣但可能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比如:读一本仅仅因为喜欢而读的书,临时决定去度假、仅仅因为喜欢而买下一件并不“实用”的衣服、午休时跑去吃一个喜欢的甜点、陪孩子爬树、捏泥巴?更简单一些,你是否在口渴时就给自己倒杯水、累时就坐下来休息、困时就上床睡觉、冷时给自己加衣服、不愿见人时就推掉约会享受独处、写写日记、和自己说说话?你是否把自己照顾得妥妥的?

    关爱你的内在小孩,就从此时此刻开始,从每天的日常开始,从觉察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开始,从停止批评指责自己开始......你需要好好教育你的“内在父母”,让它成为一个更合格的、更体贴的、更有智慧的“内在父母”,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就从“内在父母”的觉醒开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