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力的作品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亲和力》出版于一八零九年,比《少年维特的烦恼》晚三十五年。歌德也是在按捺不住的狂热和创作冲动中,仅仅用七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部篇幅比《少年维特的烦恼》多一倍的小说。写作的动因,同样是为了克服一场无望的爱情在作者心中造成的巨大痛苦:一八零七年冬天,年已五十八岁的歌德对十六岁的少女米娜·赫尔茨丽卜一见倾心,但自知年龄悬殊,好事难成,只得强忍伤痛不辞而别。而且《亲和力》一问世。也和《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样,在当时的德国掀起了轩然大波,以致书店门前“热闹拥挤得简直像灾荒年的面包铺”。社会反响和品论也莫衷一是,甚至各走极端,爱它者称之为“一件含义无穷的艺术作品”,“只有歌德才写得出来”;卫道士们却骂它是“一部不道德的书”,“有伤风化”,等等。《亲和力》和《少年维特的烦恼》相比较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后世所受的重视和在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却难以与之相比。
《亲和力》的内涵丰富深刻,我们可以从深浅不等的多层面上去理解它,对它作出从爱情小说到伦理小说乃至命运悲剧等种阐释和界定。仅仅说它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制度,实在肤浅;它事实上更多地探讨了人生的局限,表现了人——不是个别的人,而是人类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带有宿命色彩的命运悲剧。歌德用化学里的亲和力现象作比喻,书名也题做《亲和力》,就意在强调婚姻与爱情的矛盾和由此造成的无法避免的悲剧。尽管如此,作者所肯定和颂扬的确是爱德华似的“无条件的在爱”的人,那种既藐视当时的婚姻制度也敢于抗拒命运的人。相反有的学者认为《亲和力》宣扬的是“节制”和“断念”,则似乎有所偏颇,缺少真正的依据。年近六旬的歌德比起青年时代确实有所节制,但这种节制反映在《亲和力》的艺术表现中,即多了冷静的叙述描写和理性的思辨,少了维特式的激情澎湃和痛哭流涕。至于作品中的思想观念,应该是一点也不节制,倒是大大地超前于它的时代,超出于大多数德国读者的理解。它之所以不能像《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样引起阵阵热潮,原因也在这里。因此到了现代,《亲和力》才备受重视。
歌德曾经说“至少要读三遍”,才能看清他藏在《亲和力》中的许多东西。如果能细心阅读,并且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比较阅读,就能发现这部作品的奥秘。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