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作者李叔同为什么会出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7-28
一个字:缘!
佛说:万发缘生。
有部电视剧叫《缘来一家人》,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曾是清末光绪朝的吏部主事,后引退持家,经营盐业和银钱业,因为乐善好施,李叔同的父亲在天津被人称为“李善人”,用现在通俗的话说是:“根正苗红”,这是前世修行多年得来的一种基因“缘”。
李叔同第一次有意识地与佛结缘是断食,当时李有神经衰弱症,想通过断食来根治它,于是就住进了杭州虎跑寺,谁知这一进一切都“缘”了起来,与僧人投缘,与佛经投缘,与菜蔬投缘,与寺院投缘,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新世界,新生活,于是李叔同新的生命也诞生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名叫——弘一法师!
因果的角度看,李叔同出家的缘分成熟了,李叔同的慧眼挣开了,李叔同的思想觉悟了,“绚丽之极归于平淡”,他终于放下了自己,教化众生,这一行,比哪一行都伟大。
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才子,佛国却多了一位圣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这首《送别》歌写的这么愁感,唱的这么动情,原来大师了断尘缘是向自己送别,是才子致圣者的骊歌。
这位圣者不在为了自己而活着,他觉醒了,他大彻大悟了,超越了自我,超越了一己世俗的情爱,超越了世俗的荣耀,对国家,对世人有了更大的担当。
出家后的弘一,孤云野鹤,弘法四方,慎独修行,以苦为乐。他的俗世好友夏丐尊说:“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破席子好,破旧的手币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这是何等的风光呵!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悄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
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境界:物质,精神,灵魂。大师有缘层层走遍,年少时花天酒地,年青时艺天文地,终于在39岁时脱离了“人生欲”,过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日子,宗教修心明性,悟道归真,升华了他的灵魂。
的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满足,不在于现实功业的建立,而在于理想人格的完成,弘一大师以一个践行家的方式体验纯粹的灵魂世界,已经完成了他至高无上的追求。
第2个回答  2014-07-28
这个要慢慢讲
人从基本的物资需求到精神需求有这么几个层次,基本的衣食需求、安全需求、得到尊敬、得到关爱和归宿、自我突破和挑战。
弘一法师出生比我们普通人家庭殷实、聪明过人这比我们起点要高,在最高的层次上屡次突破自己最后看透选择出世,而不像我们普通人出家是逃避。举一个反面例子,张国荣自杀就是因为人生达到顶点后不知道怎么突破了,一时想不开得了抑郁症跳楼了。所以佛法常说万事皆空,可这个空可不是随便就能说的,没有一个历经证法的过程是不行的,弘一法师放弃世俗最高的层次去选择出家这才是一种实至名归。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