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与精深,该怎么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0-23
‍‍博大与精深看似是一对矛盾,但是它们之间是高度统一的。博大的必然精深,精深的必然博大。小溪流没有河流那么博大,也必然没有河流那么精深。江河没有大海那么博大,也必然没有大海那么精深。‍‍
第2个回答  2018-10-23
‍‍其实已经点明白了,就是如何找到“博大”和“精深”的平衡,而不是强求既要博大也要精深。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学家们已经想的很好了。比如学政治的,主课是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下来是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再下来是文学概论、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设置上这样的主次结构就是要用更大的精力把专业学深学精,对和专业有相关性的学科也要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学理科的是一样的,而且“专”“副”的区分更明确。所以啊,“术有专攻,学有专业”,如果有能力的尽可能拓展知识面,那也是专业精深的条件。‍‍
第3个回答  2018-10-23
作为学医的,充分了解人体的每个细胞组织结构功能功用喻为博大,能充分掌握某处功能障碍生病并得到相应的高效治疗可言精深。博大是基础知识,精深是专业技能,二者相辅相成。治局部不忘全身,调全身重视病灶。正如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君臣佐使用药。因此博大与精深犹如人体的机体与器官,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一个人即要有广博的知识的一面,又要有精深的学术的一面,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成为栋梁之才。如果只选其一,只能是残缺不全,难有成就。
第4个回答  2018-10-23
博大精深应为一成语,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博大精深出 :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第5个回答  2018-10-23
‍‍当然,博大与精深是一对对立统一体。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时候,自己既不博大也不精深;当自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时候,自己博大不足,但精深有余。当自己能够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时候,自己不仅精深而且博大了。它们彼此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启迪,相互匹配的作用。就像前面所举的小溪江河大海之间的关系一样,博大必然与精深相联系相统一,狭小必然和肤浅相联系,相统一,相匹配。所以,在评价体系上重视形式大于实质的时期,那些职称上去了,却未必就是博大精深的大师。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有可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例如,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著名的例子。在中国连院士都评不上,但一下子就一鸣惊人了。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2015年10月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这意味着中国终于打破了中国人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魔咒,改写了中国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零”的记录。想想,屠呦呦坐了多年的冷板凳啊?屠呦呦如果不懂得中华传统医术中的知识,能够想到青蒿吗?能够发明抗疟新药青蒿素,并成为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