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奉铁路的修建始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随着日本在甲午海战中取得胜利后,日本想独霸东北亚的野心也日益膨胀起来。1904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两个老牌帝国主义的怂恿下,于2月8日,在俄军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袭了沙俄在大连旅顺口的海军基地;2月10日,俄国对日本正式宣战。此刻,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宣布保持中立,并把辽河以东的地域作为日俄两国交战的战场。
为了尽早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日本军方和日本铁道总监部在未得到清朝政府的同意下,紧急从朝鲜半岛征调正在修建“京釜”铁道的日本铁道大队,并同辽东日本兵站一起,以运输作战物资为借口,擅自铺设了从安东(今丹东)至奉天(今沈阳)的一条手压式军用轻便铁道。整个工程共分两期,第一期工程于明治38年(1905年)3月结束,铺设安东(丹东)至下马塘轻便军用铁道。在第一期工程结束之际,正赶上“日俄奉天大会战”,日军再次以运送作战物资为名,修建了第二期工程,即下马塘——奉天(今沈阳)的军用轻便铁道,第二期工程于明治38年(1905年)12月3日结束,从安东至奉天的军用轻便铁道全线通车,“安奉”(今丹沈)线铁道的基本雏形初步构成。
1905年,日俄两国在美国的调解下,于9月结束了为争夺我国东北权益而进行的历时20个月的日俄战争。战后双方签定的《朴茨茅斯条约》第六条规定:俄国政府允将由长春(宽城子)以南,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路,并在该地方铁道内所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以及在该处铁道内附属等,均移让于日本政府等等。根据这些规定,日本于1905年11月2日,任命外相小村寿太郎为全权大使前来北京,同清政府会谈,清政府也任命庆亲王奕劻、外务部尚书瞿鸿机及直隶总督袁世凯为全权代表。双方经过近5个星期的谈判,于12月22日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此约共3款,另有附约12款。其中条约第三条内容是:“日本得继续经营战时擅自铺设的安东(今丹东)至奉天(今沈阳)的军用铁路至1923年,届期估价卖给中国。”在此之前,清朝政府也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拆除安奉(丹沈)线军用轻便铁路的要求,但都遭到日本政府无理拒绝。不仅如此,就在《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刚签订不久,日本就强迫清政府同意日本“改良”安奉(丹沈)军用轻便铁道线,并由他们来掌握安奉(丹沈)线铁道的一切经营活动。
明治40年4月1日(1907年4月1日),日本政府及满铁株式会社同时下令由日本“铁道提理部”负责改良安奉线铁道工程。在此命令下,日本铁道提理部用偷梁换柱方式,将“改良”铁道工程方案换为“改筑”铁道方案,并于明治42年8月(1909年8月)开始动工,修筑安奉线铁道。1909年12月,日本政府又强逼清政府签订了架筑鸭绿江铁桥协定,从而实现了安奉铁路与朝鲜铁路的接轨,构成从东北纵贯朝鲜半岛直达釜山的一条运输线。到明治44年(1911年)11月1日,工程宣布结束,至此,一条从安东到奉天由军用轻便铁道改筑成宽轨商业性铁道的工程(即安奉线铁道工程)全部改建完毕,客货列车畅通无阻。由于鸭绿江大桥也将要在明治44年10月(1911年10月)底落成,所以,安奉线铁道改筑工程和鸭绿江大桥落成工程几乎是同时竣工的。
明治44年(1911年)11月1日,由日本满铁株式会社组织的“安奉线铁道改筑成功”和“鸭绿江大桥落成典礼”及“安奉线铁道与鸭绿江大桥铁轨对接仪式”庆祝活动在安东举行,一条从奉天(沈阳)经安东(丹东)、再由安东(丹东)到朝鲜半岛釜山车站经水路到日本本土的、以掠夺我国东北资源为目的的运输线全线贯通,安奉线(丹沈)铁道至改筑起,一共花了22530370余日元,工期2年余3个月,总共开凿隧道24个;架设大小桥梁200多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