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们的节日》 寒假初中作文

1200字以上!!!

第1个回答  2010-02-16
我爱我们的节日
送走了牛气冲天的牛年,迎来了虎虎生威的虎年,天地又是一派新新的模样。
早晨天未亮,就听见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家家户户换了春联,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有了节日的味道。一早,我和妈妈挨家挨户的去亲戚家拜年,看着他们的笑脸,心里也觉得挺开心。
下午,我和姐姐一起跟着妈妈学包饺子。只见妈妈娴熟得将肉馅夹到皮子中间,再一滚,然后两边一粘,就大功告成了。看着妈妈轻而易举的样子,我心想:原来包饺子这么简单啊,接下来看我的了!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我拿起筷子加了一点肉馅放在面皮上,然后把面皮捏在一起。可是这个饺子肚子瘪瘪的,就好像没吃饱饭似的。我把它和妈妈包的饺子放在一起,只见妈妈的饺子昂首挺胸,笔直的站在那儿,就像几只斗志十足的公鸡;而我的却耷拉着脑袋,站也站不住,趴也趴不下,就像一只“瘸腿猫”。让我真不是滋味。再看看妈妈,她已经包好了五六个,和我孤零零的一个比起来,也太不好意思了。我又拿起一个,夹了一堆肉馅放在上面,使劲的捏着,忽然,我感到手黏黏的,仔细一看,呀!原来是肉馅挤破了皮,冒了出来,我立刻对它进行“紧急急救”,总算把洞补好了,再一看,它挺着大肚子,就像一个有着啤酒肚的“人”。唉,算了,包一个是一个!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包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饺子。我把我的“杰作”放在大家面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吃完年夜饭,爸爸他们又一起放鞭炮、烟花,我则坐在家里看着窗外五彩缤纷的烟花,颇有一番情趣。快乐的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哦,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

参考资料:个人完成

第2个回答  2010-02-22
我爱我们的节日 主题征文辅导提纲
主题及要求: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围绕“庆贺牛年、展望虎年”,组织未成年人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

本次征文活动以“我爱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围绕除夕、春节、元宵节三大传统节日,写感受、抒感情、颂传统,如叙写趣味经历、介绍民俗文化、抒写亲情友情等。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小学生征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中学生征文字数在1500字以内。

辅导提纲:

细读征文要求,同学们一定会发现征文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

1.写年趣,表感受。主要写过年时发生的趣事。只有两个要素:一是时间是过年时发生的,二是必须有趣好玩。有趣的事就是好玩的事,不一定非要写得有意义,那么深刻。富有童真、童趣、童乐最好,这样的事情一定很多的哟,同学们开动小脑筋吧。

2.写年俗,颂传统。各个地方的年俗不尽相同,切忌照搬硬套。就盐城本地而言,老师按顺序简单列给大家,年俗主要有送灶、蒸馒头、祭祖、敬菩萨(除夕早上)、贴春联、守岁、给小孩老人压岁钱、放关门鞭(除夕入睡前)、放开门鞭(大年初一早)、吃开口茶(大年初一早醒来时)、吃汤圆(大年初一早)、拜大年等。元宵节本地似乎不太重视,只是早上吃汤圆。不管写一项还是几项,写出一点点深度来较出彩。

3.写年情,抒感情。亲情、友情、乡情,团聚、分离等等都是征文的感情线索,从中选一种。选一件事情或者几个镜头串联起来形成组合。以平常的叙述,真实的情感动人较出彩。

以上三种情况,其实都离不开写具体的事情,发现不一样的素材,选取不一样的角度最佳,按照要求着手准备吧。祝大家成功!

这是网上资料,供参考,最好不要写进作文。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中国人过年热闹喜庆,还有一些很有讲究的风俗。马上又要过年了,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传统的四大年俗:

一、拜神与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二、团年饭守岁

据民间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临之际,便四出噬人。古人为防御“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既然“年”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南方人喜欢打年糕,楚地人喜欢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共叙亲情中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三、恭贺拜大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了。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辞。

四、压岁钱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当然,这也是长辈们希望孩子们在来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
第3个回答  2010-02-19
我爱我们的节日
仅供参考,不得抄袭
大年三十晚上,午夜的钟声刚刚响起,外面的鞭炮声便响成了一片。“噼里啪啦”震耳欲聋。
春节是我最爱的节日,它的历史悠久,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如:贴春联、放鞭炮等。关于这些习俗,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晚上,便出来残害生灵。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忽闻空中响起了“噼啪”声,吓得闻风而逃。迎头看见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是何物,又转头逃跑。人们因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的弱点,便想到了抵御它的方法。
你瞧,我们家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还是我亲手挑的呢!上联是:神州喜庆康平世。下联是:虎岁承欢幸福春。横批:春满人间。希望今年我们全家都能幸福安康。屋内张灯结彩,墙上贴有倒过来的“福”字……年味儿十足。
此刻,我点燃了焰火,五彩的火花一下子冒了出来。看着那些火光飞溅的焰火,听着震耳欲聋的炮声,我的心,暖融融的。真想放声大喊:我爱春节!
回到家,我久久不能入睡,外面的炮声还在响,我也还在憧憬着。今年是虎年,到处都虎气冲天,人人都说虎年大吉,所以我相信,在这一年,我一定会虎虎生威。想到这,我似乎看见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虎正在给我拜年,我不禁笑出声来。
第二天,我挨家挨户地去拜年,说着吉利话,也得到了不少红包。在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幸福的就是拿红包,红包里装着压岁钱。据说晚上把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邪魔鬼祟就不敢来骚扰了。于是我一回家,就把压岁钱放在了枕头下面,希望今年能有好运气。
春节很快就会过去,但我对春节的期盼和怀念永远都不会过去。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
第4个回答  2010-02-21
牛年已经过去,现在已经是虎年了.早上一起来,就听见鞭炮声大作.大街上,也是张灯结彩,把平时普普通通的大街装扮的绚丽多彩.

回想起去年除夕,那一幕一幕......

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来到老家,一切都没有变,那清澈见底的小溪,那一排排挺直的松树,那偶尔在空中飞逝过的鸟群,那朴素的庄稼农民......除夕的晚上,大家的脸上都洋溢这幸福的笑容.

傍晚,我们一个大家庭开始了”年夜饭活动”,我们都分工在先,所以,一开始我们便投入进了状态,大姑和面,妈妈切肉,我烧开水,爸爸负责品尝,只见大姑费力地用擀面杖左一圈右一圈地和着面,头上时不时流下了汗,而妈妈却在一旁边哼着小曲儿边跟着曲调的节奏切着肉,很是悠闲,但那些肉却切得十分均匀,哎呀,不好,光顾着留心别人,自己负责烧的开水都快烧干了!锅碗瓢盆撞在一起的清脆声,大家的欢笑声,奏成了除夕特有的联欢曲.不一会儿,年夜饭便上桌了,望着一大桌的可口饭菜,弟弟早就忍不住了,像饥饿的老虎般扑了上去,拿着筷子左夹一筷,右夹一筷,吃得满嘴流油,大家都被他这副贪吃样给逗笑了.

吃完年夜饭,大伯拎着一袋鞭炮走了过来,边走边说:”孩子们,放鞭炮啦!”话音刚落,我们便冲了出来,窜上窜下,东搞搞,西弄弄.终于,引线的火苗飞速地燃烧着,”嘭,嘭,嘭”朦胧的夜空开出了一朵朵灿烂的鲜花,大家在这美丽的绚烂的彩花下,尽情玩耍,夜空下,回响着那此起彼伏的笑声......

”喂,吃年夜饭了,还愣在那干什么?”弟弟拍了我一下,我终于从回忆中走了出来.

回忆牛年,展望虎年,希望一切都虎虎生威.

我爱我们的节日!

参考资料:抄的

第5个回答  2010-02-21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